新闻报道与新媒体运营
疫情中的南宁教培机构
吴丽欣
受疫情影响,教育部门发布延迟开学的相关政策,各类培训机构也按要求取消各类线下课程。随着聚集性的教育活动逐一被叫停,广西南宁市的教培机构正在经历一个漫长的寒冬。
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的口号把线上教育推上年教育行业的第一个风口。困境中,南宁教培机构面临被动坐等和主动尝试的艰难抉择。
困境:停工停学
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的一所重点小学旁,“创雅教育培训中心”的招牌格外醒目。据机构负责人介绍,这是一所集学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创客教育等课程于一体的线下教培机构。因课程齐全、规模较大、选址优越,创雅机构在青秀区教培行业中小有名气。然而,在疫情发生之后,它因全面停工停课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疫情停课期间,机构在营收减少甚至毫无营收的情况下,仍需支付固定的人力成本、场地租赁和维护费用,让机构现金流面临严峻的挑战。”创雅教育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昔日充斥着欢声笑语、朗朗书声的教室,如今却空无一人。突如其来的疫情暂时带走了教培机构里的生机与活力,留下了困境与考验。
(创雅教育培训中心受访者供图)
在创雅教育培训中心的周边,分布着好几家教培机构。附近的另一家教培机构——爱尚舞艺术团也面临相似的困境。该机构的舞蹈老师唐老师独自一人在工作室里练舞。宽敞的教室、明亮的灯光、优美的音乐、娴熟的舞技,却唯独少了一群学生。
寒假及开学初期本该是学生报名最火爆的时候。如今,疫情的发生却让收入成了泡影。“我们舞蹈机构本来计划着今年寒假期间在南宁兴宁区开设一家分部,地址都选好了。突然疫情来了,机构全面停课,没有学生,没有收入,房租、老师的基本工资又要支出。别说开分部了,这个本部能不能开下去还是一个问题。”唐老师在谈到机构现状时,流露出满面愁容。
(爱尚舞艺术团舞蹈老师独自练舞受访者供图)
疫情之下,像这样陷入困境的线下教培机构不在少数。唐老师表示,教育培训是一个强现金流行业。在他与同行交流时发现,因全面停课,南宁市的各类中小型教培机构或多或少也面临着现金流周转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大、担负着高额场地租赁费的机构而言,停工停学给他们带来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尝试:线上复课
“停工停学”给教培机构带来危机,“线上复课”又给它们带来了一线生机。在采访如何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困境时,得到最多的回答是尝试线上。
智远教育是青秀区的一家专门辅导高职单招考试的培训机构。原计划于二月上旬开学,为学生参加春季单招考试而做最后的冲刺准备。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开学时间一拖再拖。然而,学生的学业在这关键的冲刺阶段却不能被拖延。
在智远教育任课的李老师表示,“学生本身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任务又比较重,再加上开学的日子无法预计。所以,机构就决定从2月11日开始严格按照课表借助第三方平台进行网上复课。”
与此同时,李老师在采访中也提到了尝试背后的新挑战:“因为之前都没有这样的教学经验,对第三方授课平台也不熟悉,所以刚开始有一半的时间耗费在调试设备或者网络卡顿上,讲课效果也不如线下好。”
以舞蹈课程为主的海洋艺术教育也在疫情之下进行了线上复课的尝试。采访时,该机构的胡老师正在通过直播平台给学生“云授课”。通过网络视频,学生们正在家里展现着自己的基本功,而胡老师则通过语音讲授基本的动作要领。
(线上授课时学生向老师展示基本功受访者供图)
“其实在疫情停课期间,孩子们很期盼能够返校复课。因为能坚持练舞的都是热爱舞蹈的孩子,而且基本功长时间不练水平就会倒退。这疫情又迟迟没有结束,所以机构就决定线上授课。这不仅仅是对孩子的一种满足吧,其实也是在这个特殊时期里我们的一种尝试”。
胡老师还介绍,为了把网课的效果发挥出来,舞蹈工作室专门购置了直播专用的器材。虽然一开始老师和学生都不太习惯,但是这也许会成为日后的一个教学新常态。
(舞蹈工作室为线上授课布置的场地受访者供图)
疫情造成的困境倒逼着教培机构从业者进行新的尝试。但是,对于中小型教培机构而言,由于缺乏线上基础储备,将教学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平台并非易事,其中面临着“技术”和“效果”这两大挑战。这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挑战。
探索:线上线下结合
疫情之下,教培机构对线上复课的尝试让教培机构从业者们认识到:关于教育,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
创雅教育的负责人在提及教育模式探索时表示:“疫情期间教师拍摄了讲课视频,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