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研究:哈萨克斯坦语言文化政策中的俄语因素
戢炳惠
上海外国语大学
自18世纪起,哈萨克斯坦就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与俄罗斯语言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哈萨克斯坦所处的重要战略位置,沙俄帝国开始蚕食哈萨克斯坦,直至吞噬掉其广袤国土。沙俄在征服哈萨克斯坦的过程中,逐步推广俄罗斯文化,迫使哈萨克斯坦各民族俄罗斯化,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大力推广俄语。俄语一方面充当了殖民统治的工具,一方面成为文化沟通的桥梁,使哈萨克斯坦精英分子接触到俄罗斯先进文化,拓宽了视野。苏联时期,苏维埃政府由初期推行的语言平等政策,逐渐转向强制推广俄语,到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初,全国七成以上的人能流利运用俄语,而只有不超过三成的人掌握哈语。哈萨克斯坦独立时,俄罗斯语言文化是哈萨克斯坦社会的主流语言文化,所以政府亟待复兴哈萨克斯坦主体民族—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一是如何提升哈萨克族政治地位;二是如何增加哈萨克族的人口数量,使之在哈萨克斯坦占多数;三是如何弘扬和发展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使其成为国家的主流文化并顺利传承下去;四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哈萨克语成为哈萨克斯坦的正式语言并为国民所接受。哈萨克斯坦独立20多年来,国内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顺利,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俄罗斯、美国和土耳其三国在哈萨克斯坦展开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俄语仍对哈萨克斯坦有很大的影响,充当着哈萨克斯坦与后苏联空间国家间沟通的纽带。这都使得哈萨克斯坦弘扬民族文化困难重重。本文通过对俄语在哈萨克斯坦生根发芽,到其成为主流语言这一历史进程的研究分析,探析哈萨克斯坦语言文化政策中的俄语因素,总结归纳了哈萨克斯坦发展本民族文化、不断提升国家实力的历史经验,以期对俄语研究、俄罗斯问题研究以及哈萨克斯坦问题研究有所贡献。
随着中国新疆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日益加强,并且中央也提出从战略层面扩大中国新疆内外开放,努力打造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形成我国“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并重的新局面,需要加强中国新疆与中亚的紧密合作。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新疆的邻国,两地区关系比较密切,由于在地理和文化方面,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有着经济合作的地缘优势和人文环境等原因,哈萨克斯坦已成为中国新疆的最大贸易伙伴。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产业比较优势,对于把握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双边贸易发展趋势,促进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了研究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在三次产业领域的比较优势,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出发,依据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数据,利用产业结构相似度、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分析中国新疆对于哈萨克斯坦的优势产业,以扩大出口。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概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以及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并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比较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资源禀赋,包括自然资源、人文状况和地缘优势等比较。第三章,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分析,通过分析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的GDP总量、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以及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对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现在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做一个判断。第四章,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贸易与经济合作问题分析,分别分析中国新疆对外贸易现状和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现状,然后再分析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的现状,提出现在经贸合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为后面的产业比较优势分析打下基础。第五章,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产业比较优势对比,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分别从产业结构相似度、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对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第六章,对策,通过以上五章的比较分析,得出中国新疆相对于哈萨克斯坦的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以促进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的经贸合作,进而促进中国新疆经济跨越式的发展。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语言文化;俄语;
导师: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