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危险物品的保存和运输,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氯气泄漏时喷洒石灰水
B.在放射性物质污染区域佩戴防毒面具
C.用泡沫灭火器扑灭钠、镁等活泼金属火灾
D.用铁罐储存和运输浓硫酸
2、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发酵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以下没有用到发酵工艺的是:
A.酱油B.醋
C.蔗糖D.味精
3、下列现象中,其本质与其他三个现象的本质不同的现象是:
A.在水平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要停下来
B.人走路被石头绊倒会向前倾倒
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锤头就能紧套在锤柄上
D.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虽然不再受到火药的推力,但是仍然向前运动
4、年11月,习大大在出国访问发表演讲时,引用了一句古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来表明两国关系的亲密不因地理上的距离而疏远。习大大当时访问的国家是:
A.柬埔寨B.哈萨克斯坦
C.秘鲁D.马来西亚
5、最早创造数字的是:
A.印度人B.希腊人
C.阿拉伯人D.罗马人
答案解析:
1.C2.C3.A4.C5.A
解析:1、A项,氯气可与石灰水发生反应,溶解于水,所以在氯气泄漏时可以喷洒石灰水。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B项,防毒面具能够防止放射性物质的伤害,所以在放射性物质污染区域佩戴防毒面具。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C项,泡沫灭火器是用产生二氧化碳隔绝氧气的方式灭火的。但金属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能够生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会放出氧气,氧气能够助燃,加大火势。选项表述错误,当选。
D项,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铁发生钝化反应,使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氧化膜,可阻止铁进一步氧化。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2、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现在发酵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工程学科和独立的工业,涵盖了食品发酵(如酸奶、干酪、面包、酱腌菜、豆豉、腐乳、发酵鱼肉等)酿造(如啤酒、白酒、黄酒、葡萄酒等饮料酒以及酱油、酱、醋等酿造调味品等)、近代的发酵工业(如酒精、乳酸、丙酮、丁醇等)等。
ABD三项都用到了发酵工艺,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不需要发酵获得,符合题意,当选。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3、A项,足球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的作用。
B项,人向前倾倒是因为人走路的时候已经有了向前的惯性。
C项,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时,锤头也跟着一起运动,是因为当锤柄撞击停止运动时,向下的惯性会使锤头继续向下运动进而与锤柄套紧。
D项,子弹脱离子弹壳的瞬间,受到火药爆炸产生的向前推力作加速运动,脱离枪膛后由于惯性作初速度不为零的减速运动。
由此可见B、C、D三项都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只有A项是摩擦力在起作用。
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4、年11月,习大大在秘鲁国会发表题为《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在演讲中,习大大引用了古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表明对中拉实现亲密合作的信心。且由“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可知,此国与我国地理位置相距较远。A项、D项是东南亚国家,B项是中亚国家,距离相对较近。C项是南美洲的国家,距离较远,符合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C。
5、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发源于古印度。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
故正确答案为A。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