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讯息西部边疆研究中心教师学习贯彻

西部边疆研究中心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系列之三:

确保边疆安全和建构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指导

谢贵平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思想的论述对于我们研究边疆安全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第一,边疆安全是一个综合、系统安全场域。从层次上看,有边疆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区域安全、国际安全和人类安全;从领域上看,既有“高政治领域”的军事、国防、政治与外交领域的边疆安全问题,也有“低政治领域”的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科技、生态、网络、教育、人口等诸多边疆安全问题,这些“低政治领域”的安全问题与边民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也边疆非传统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安全威胁应引起边疆安全研究的高度重视。这些新安全问题主要有:一是非传统战争,如经济战(含金融战、汇率战、贸易战、质量战)、生化战(含基因战、细菌战、物种战)、信息战、资源战(含“水战”、“石油战”、能源战)、宗教战、毒品战等;二是非常规灾害,如跨国外来生物入侵、海啸、飓风、传染病、水污染、洋垃圾、土壤污染、交通安全威胁等;三是非常态危机,如中东北非一些国家的“颜色革命”曾引发一些国家的认同危机,导致一些政府垮台,国家解体。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并非是“领土之争”或“主权之争”,而是利益安全场域和社会心理安全场域中“软边疆”上的利益争夺与综合国力上的力量消解。其特征是“非武力、非军事、甚至是非杀伤、不流血”,但是能给受攻击国带来深重的各类生态环境破坏、人道主义灾难以及民族国家解体。

第三,边疆发展与边疆安全密切相关。发展与安全互为依托,融为一体。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科学、不可持续等都会带来诸多安全问题。

安全像空气一样重要,并且无处不在。我们在研究边疆问题时也应多增加一个安全维度。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凸显,各种新安全威胁越来越多,边疆传统安全应对模式面临诸多困境和难题,这就需要边疆安全研究的学者针对新形势下边疆面临的各类热点、难点与焦点安全问题,转变理念,创新思维,推进边疆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探究边疆安全治理新范式、新方略与新路径,建构中国语境、中国范式、中国特色的边疆安全治理理论体系,推动“边疆安全学”的建设和发展。

李昊副教授从外交政策的角度分享了心得体会。他认为,中国外交政策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也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而不断更新完善。十九大对于对外战略的定位,反映了这种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全球化遭遇挫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外交定位对于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全球治理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中国全面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做出的重大国际承诺,有助于稳定国际秩序,有助于全球化的推进。

朱晶进助理研究员从“反分裂工作”看十九大的新要求。他对比了十九大报告与十八大报告,认为对“反分裂”的阐述更多,更为强调。十九大报告第二部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一种崭新的话语阐述,“反分裂”是这一历史使命之一,指出要“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这是建立在对实现伟大梦想的艰巨性的角度提的。十九大报告认为,要“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这表明党中央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有着极为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国家分裂的风险,就是实现伟大梦想道路上的重大挑战之一。十八大报告在总论中没有对此予以如此重要的强调。

“反分裂”的重要概念“一国两制”,在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也有表述上的区别。十八大报告说的是“丰富一国两制”,而十九大报告说的是“坚持一国两制”,两个动词的区别体现出形势的变化。从执行层次上讲,首先要“坚持”,其次才是“丰富”,“坚持”是“丰富”的前提。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四不”:“方针不会变、不动摇,……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都同样将一国两制问题作为一级标题单独论述,所不同的是,十九大报告还把一国两制问题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一部分进行强调,这是对写入党章的新概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阐释。

关于台湾问题,十九大报告相比十八大报告,具体地明确了对“九二共识”的坚持,十八大报告对台湾问题立场表述较为概略,而十九大则较为具体,并使用了感叹号表明反“台独”的决心,用“五个任何”把话说得很重:“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对于民族分裂活动,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我国国家安全得以立法,因此相关表述也更为详尽。反对民族分裂活动,在十九大报告中是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说的是“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可见国家安全体系已经形成,关键在执行力,要用一个体系来统筹国家安全工作。此外,两个报告对“社会治理”的动词表述没有变化,都是“加强和创新”,表明这一工作是长期的。总的来说,十九大报告把“反分裂”问题说得比以往更为明确和具体,使我们涉及边疆安全的科研工作的目标更为明确,也因此对下一步科研项目的申请理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陈超助理研究员提出,十八大报告36次提到“安全”,其中4次是“国家安全”;十九大报告55次提到“安全”,其中18处是“国家安全”。可以看出,十九大报告更加重视国家安全。比词频提升更重要的是,十九大报告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并作了集中、全面和系统的论述。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统筹外部和内部、国土和国民、传统和非传统、自身和共同这四对安全。在我国广袤的边疆地区,涉边、涉外、涉恐因素不同程度的存在和相互交织,如何统筹这四对安全是关系到我国边疆地区安全稳定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问题,也是边疆学需要回应的重要议题。从反恐法的视角来看,推动国际反恐法律合作、构建反恐法律共同体或是保障四对安全的有效途径。

霍仁龙助理研究员认为,党的十九大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表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决心。

年,随着“洞郎事件”的发生,中印领土纠纷再度成为人们







































白殿疯初发是什么样
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manz.com/htsc/7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