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今日丝路》报(3月25日发)
记者:古丽米娜
会说中文的留学生,已经不新鲜了,但是会说一口新疆话的留学生是不是听起来更新鲜呢?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华侨班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伊利亚尔,就是这么一位爱说新疆话,爱吃新疆菜的“新疆娃娃”。
被当做“新疆娃”的留学生“哎呀,佛个撒呢?(哎呀,说点啥呢)……”伊利亚尔的这一句,让前来采访的记者们感到惊讶。
带着严谨,喜欢开两句玩笑的伊利亚尔,在留学生中显得格外突出。
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不停地用手机刷着微博,从他手机壳背后的切尔西队的标志上来看,这个男孩也是个足球迷。
▲伊利亚尔认为乌鲁木齐是一座非常美丽而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受访者供图
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伊利亚尔偶尔出来插两句话,再继续埋头刷着微博。当大家谈到新疆美食的话题时,才打开他的话匣子。
“丫头子们喜欢吃凉皮子,我喜欢吃大盘鸡,如果没有,辣子鸡也行呢。”伊利亚尔的这句话逗笑身边的同学们。
每次返校,伊利亚尔都会按照个人菜单里的顺序,先用“大盘鸡、烤包子”等新疆本土美食填饱自己的胃。对新疆美食产生无法自拔的依赖,让他在吃的过程中结交不少朋友,结下深厚的友谊。
对“中国式”生活着迷今年即将毕业,伊利亚尔用4年的时间,汉语从“0”提高到今天的水平,还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去了北京、上海、西安和成都等城市,在新疆南疆看沙漠,北疆看草原,深入了解了“中国式”生活。
“我登上长城了,那里很棒;我很喜欢在成都生活的感觉,那里非常有味道。”伊利亚尔说着参加“寻根之旅”的经历,也在当下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过着高效便捷的生活,“买东西有淘宝,看电影有美团,打车有滴滴,付钱有支付宝和丹芪胶囊白殿疯北京哪里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