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00公里,地形平坦,俄罗斯为何开战

自年2月24日燃起的战火,已经将俄乌两国拖入了旷日持久的冲突泥潭。这场原本被外界预估为闪电战的军事行动,如今已演变成一场残酷的消耗战。双方深陷其中,比拼着人员和物资的储备,仿佛在进行着一场血条厚度的大比拼。

虽然俄罗斯在战场上仍然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一个问题却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为何坐拥地利优势,距离乌克兰首都基辅最近距离仅有区区公里的俄罗斯,却无法在战争初期迅速拿下这座战略重镇呢?

事实上,攻占基辅,一直是俄军在战争初期念兹在兹的目标,其军事行动的部署也始终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

相信许多人对那一幕仍记忆犹新:年2月24日,俄罗斯第31近卫空中突击旅对基辅北部郊区的安东诺夫机场发动了突袭,试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这座距离基辅仅15公里的战略要地。

在名全副武装的俄军空降兵搭乘着10架米-8直升机和8架米-24直升机,在16架卡-52武装直升机的空中掩护下,从白俄罗斯戈梅利市的军用机场起飞,直扑安东诺夫机场。

此时,距离俄罗斯总统普京下达全面进攻的命令仅仅过去了不到一个小时。凌晨5点,俄军火箭军和炮兵部队率先发起了攻击,乌克兰境内的机场、指挥所、雷达站等重要军事目标遭到了猛烈的炮火覆盖,就连纵深目标也未能幸免,成为了俄军远程火力的打击目标。

6点整,普京的攻击命令传达至每一支作战部队,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战舰也驶向了预定海域,发射巡航导弹,对乌克兰的港口设施进行精确打击。与此同时,俄罗斯空天军也加入了战斗,他们驾驶着战机,对乌克兰的防空体系和指挥节点进行着毁灭性的打击。

而在地面上,俄军精锐的装甲部队则兵分两路,一路从东部边境向苏梅和哈尔科夫推进,另一路由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发动攻势,向乌克兰腹地挺进。

从俄军的行动部署不难看出,他们试图通过一场出其不意的闪电战,彻底击溃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尤其是要打垮其指挥中枢,使乌军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从而迅速结束战斗。

在这一战略构想中,俄军空降兵对安东诺夫机场的突袭无疑是整个作战计划中的点睛之笔,而其他所有的军事行动,无论是空袭、炮击还是地面推进,都可以被视为是为这次行动打掩护,吸引乌军注意力的疑兵之计。

尽管俄军地面部队的推进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仅凭这些地面部队的力量,想要一举拿下戒备森严的基辅,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俄军将赌注押在了这支空降奇兵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出奇制胜,为俄军打开通往胜利的大门。

安东诺夫机场作为一座货运机场,距离基辅只有短短的15公里。这意味着,只要俄军空降兵能够成功控制这座机场,俄罗斯空天军就能将大批部队和重型装备通过运输机运送到这里,而在乌克兰防空体系基本瘫痪的情况下,这样的空中运输行动几乎不会遭遇任何阻碍。

届时,不仅精锐的俄军空降兵能够长驱直入,直捣基辅,就连配备着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的装甲部队也能够迅速抵达战场,在乌军腹地形成合围之势。可以预见,在俄军精锐部队的雷霆攻势下,基辅的沦陷将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俄军统帅部的如意算盘,却在安东诺夫机场遭遇了顽强的阻击。

熟悉军事历史的人都知道,这种通过空降部队夺取敌方重要目标的战术,对于俄军而言并不陌生。无论是当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还是年初俄罗斯出兵平定哈萨克斯坦内乱,俄军都曾使用过类似的战术,并且取得了成功。

因此,当俄军试图故技重施,利用空降兵奇袭安东诺夫机场时,乌克兰方面并非毫无防备。事实上,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安东诺夫机场就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一场决定着基辅命运的战斗即将在这里打响。

俄军的直升机编队沿着第聂伯河一路向基辅方向飞行,在抵达基辅水库后,他们突然转向,朝着安东诺夫机场的方向飞去。尽管在途中遭遇了乌军“毒刺”防空导弹的袭击,损失了两架卡-52直升机,但俄军空降兵还是顶着炮火,成功地降落在了安东诺夫机场。

面对突如其来的敌人,驻守在机场的乌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短时间内就失去了对航站楼、塔台等关键设施的控制,两百多名乌军士兵在战斗中阵亡,机场失守。

这是战争初期乌克兰面临的最危险时刻。因为俄军空降兵在控制机场后,立即与后方取得联系,呼叫位于俄罗斯境内的第76空降师前来增援。一旦这支增援部队抵达,基辅的命运就将岌岌可危。

危急时刻,位于基辅的乌克兰军方高层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定,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安东诺夫机场。他们紧急下令,调遣原本就在安东诺夫机场附近进行演习的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第4快反旅火速赶往机场,阻击俄军。

就这样,俄罗斯空降兵和乌克兰国民警卫队在安东诺夫机场附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俄军空降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都是俄军中的精锐力量,而且拥有8架卡-52和4架米-24直升机构成的空中支援力量,火力强大。而乌克兰国民警卫队虽然在武器装备上处于劣势,但他们人数占优,而且配备了BTR-4步兵战车和“毒刺”防空导弹,战斗力不容小觑。

经过一番激战,人数占优的乌克兰国民警卫队逐渐控制了局面,将俄军空降兵压制在了航站楼和机场附属建筑内。

随后,乌军第45特种作战旅也抵达了战场,他们带来了“山毛榉”防空导弹系统,以对抗俄军的空中优势。为了支援地面部队,乌克兰空军甚至不顾俄军的空中威胁,强行起飞了一架米格-29战斗机,飞往安东诺夫机场进行支援。

在乌军立体攻势下,兵力处于劣势的俄军空降兵被迫放弃了对机场的控制,他们仅剩下百余人,不得不撤往机场附近的森林中躲避。而俄军的直升机编队也因为地面部队失利而被迫升空北撤。

虽然俄军地面部队在第二天清晨一度夺回了安东诺夫机场,但乌军为了阻止俄军利用这座机场运送增援部队,调集了BM-27火箭炮和毫米榴弹炮等重型火力,对机场进行了猛烈的炮击,摧毁了机场的跑道和设施,使之彻底失去了运作能力。

至此,围绕着安东诺夫机场的争夺战以俄军的失败而告终,他们试图通过闪电战快速拿下基辅的计划也宣告破产。

安东诺夫机场的争夺战,是俄乌战争初期最具戏剧性的战斗之一,它充分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双方士兵的勇气与牺牲精神。但这场战斗的结果也提醒人们,战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胜利的天平不会总是向着一开始就占据优势的一方倾斜。

俄军在战争初期之所以未能如愿拿下基辅,除了低估了乌克兰军民的抵抗意志外,自身在战略战术和后勤保障方面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而安东诺夫机场的失利,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倒塌,最终导致了俄军闪电战的失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qz/13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