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大西北,让我们更加理解中国一点也不

最近在台湾金马奖发生的很不愉快的事情,想必很多朋友都发表过自己的看法

彭导也不做过多的赘述

只是这件事让彭导想起了带团途中的很多往事,想起了曾经发生在大西北的很多刺痛我们的事件,更让彭导深刻理解共青团中央发表的“中国一点也能少”这句话。

今天我们走在大西北,不论是新疆,还是甘肃,青海,亦或是宁夏、内蒙古额济纳旗,很多人的出发点都是苍茫大地,戈壁沙漠,丝绸之路等自然景观。或许除了敦煌外,没有人能够想到在祖国的大西北,保留有我们民族深深的自豪感和抹不去的苦难。

彭导在带团过程中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种事情,就是因为曾经有个朋友讲过你说的话,不清楚会对你的游客产生怎样的影响,那么尽量说点事实,尽量讲点正能量。我不清楚这个正能量该如何定义,只是知道讲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丝绸之路,本来就是令我们骄傲自豪的地方

张骞奉命出使西域,13年的磨难无意间凿空了大汉与西域的通道,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

骠骑将军霍去病,21岁的年龄,两次河西之战,让匈奴人无奈的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武帝设四郡,据两关,开疆拓土,让我大汉天威响彻西部大地。后期更是在今新疆轮台屯垦,为我中华塑造了超强的民族自信心,今天我们说的汉语、使用的汉字、还有汉族、汉语拼音、汉服等无一不是两千年前的丰功伟绩。

自从战狼2大火之后,我们学会了“明犯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而原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西汉名将陈汤、甘延寿在西部斩杀郅支单于后,写给汉元帝的

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书写的《满江红》中提到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也是发生在西部,只是故事的主角——东汉名将耿恭和他那十三勇士归玉门的事迹已经少被人提及。

虽然魏晋三百年动乱,五胡纷纷入主中原,给我们的民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西部接纳了陇右河洛地区的世家大族和饱学鸿儒之士,他们滋润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随后又反哺中华文化。

短命的隋朝并不是我们认为的一无是处,想成就一番大业的隋炀帝率十万大军征讨吐谷浑,后来到数百年前令匈奴伤心的焉支山举办了有27国国君、使臣出席的万国博览会,将我中华之名散播远方。

隋之后的大唐,将丝绸之路发扬光大,成为西方人眼中最渴望前往的地方,那一句“来自东土大唐”更是世界的通行证。以至于今天我们还在穿唐装,逛唐人街。

还有古城武威,当年汉武帝就是要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后改名凉州,曾经也是中国第三大城市,来往于丝路的西域客商,操着各种口音融入在了中华文化之中,给唐朝的诗人们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灵感。

到了蒙元时期,萨迦班智达和蒙古王子阔端的凉州会盟成为了青藏高原融入中华大家庭的美好开端。

不过,明清以来,西北不再让我们骄傲,而是成了一个个伤心的理由

明朝建筑的嘉峪关,虽是雄关,却让明朝的疆域和汉唐比,少了很多很多。直到左宗棠收复新疆,题匾“天下第一雄关”才让人们认识到西部的重要。

敦煌自从改名沙洲之后,就少了大而繁盛的景象,在颓败中莫高窟不再是香烟缭绕的妙香佛国,看门人竟然是个道士。且不论王道士出于何种心情和目的,只看结果,敦煌艺术最精华的部分已经陈列于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等世界各地。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就这样被我们自己人给出卖了。

还有到额济纳旗的朋友们,你们以为过去就是看看黄叶那么简单吗?那里有一个必去的景点,叫做黑水城,它的命运比敦煌更悲惨,却更难以被人们所熟知。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将神秘王朝——西夏的珍贵资料全部运到了圣彼得堡的东方研究院里。今天我们还要到国外去恳请合作研究我们自己的文物。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地也——陈寅恪先生可能当时没有能及时知道黑水城的事情,如果知道了,可能会吐血。

最后还想说一点,彭导上学那会的历史课本讲,到清朝时,我们的领土西边到巴尔喀什湖,而今天巴尔喀什湖是哈萨克斯坦的领土。为什么?就是因为那个特殊的时代,我们不够强大,我们不够团结,我们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条约,我们守不住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个国家。

但今天的我们已经觉醒,是因为历史通过一件件事情告诉我们,我中华之领土必定要完整,一点也不能少。

为涂们、巩俐、段奕宏点赞

为我中华崛起而自豪

我是在西北带团的彭导,希望朋友们能在大西北之行中感受穿越千年的历史,了解祖国的文化积淀,我在西北期待着您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qz/13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