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经济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新疆的影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哈萨克斯坦经济金融发展及其对我国新疆的影响

李承鑫, 周 慧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

摘要:哈萨克斯坦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三大经济体之一,中哈双方在产业结构、能源、市场和资源禀赋上有极强的互补性。中哈两国应尽快筹备相关的协调机制及政策配套措施、开展能源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我国应尽快完善业务银行服务体系、对哈国出口商品结构快速升级、优化人民币流入、回流渠道及人民币清算系统。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GDP增长率;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引言

哈萨克斯坦在中亚五国中(以下简称为“哈国”)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作为中亚目前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哈国的经济形势对未来中亚地区经济运行影响重大而深远。哈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与其经济政策是紧密相关的:保持宏观环境稳定、国家不干预经济运行、努力实施自由贸易、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保护国外投资及个人私有财产,这都是吸引其他国家前来投资的必要因素。

中哈两国的边界线达到公里左右。地理位置独特、少数民族跨界而居,促使两国在政治、经济上往来比较密切,尤其是与中国的新疆地区。[1]新疆是中国边境区域面积最大的地区,与哈国之间的口岸有7个,使之成为中哈两国重要的贸易窗口。哈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新疆地区产生重要影响,通达的口岸、便捷的地缘位置有助于哈国与新疆经济往来。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描述哈国经济金融的运行现状,通过对哈国经济金融现状的分析来考虑其对我国新疆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采取恰当的策略巩固中哈之间的贸易往来。

二、哈萨克斯坦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

最近几年在经济发展上哈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IMF年初步统计的数据显示,哈国GDP为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到第46位。[2]年前两季度GDP增长1.7%,前五个月的的投资总量达到2万亿坚戈,6月的通货膨胀率为3.9%。哈国中央银行于年9月设定的基准利率为12%,有助于实现6%-8%的中期范围内的通胀目标。截至年7月1日,哈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至9.98%。截至年6月,哈国国家基金资产达到.28亿美元;黄金储备稳定在77.69亿美元;国际储备总量上升到.91亿美元,其中国际净储备占97.3%。哈国央行计划于年后向自由浮动汇率制转型。

(一)经济形势分析

1.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趋势。在金融危机期间哈国经济增长率仍旧保持正增长。于年哈国经济实力再次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同比增长了7%。从图1可以看出哈国GDP增长率在年到年期间保持较高的增速。哈国在-年期间的经济年均增速降低为5%,经济增速放缓,基本面向好。[3]

图1 -年哈国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走势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哈国通货膨胀率从年的7.8%降低为年的4.8%。年由于哈国国内食品价格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率反弹至7.4%,相对于年而言增加54%。从至年通货膨胀率的走势可以看出与GDP增长率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哈国经济快速增长阶段,通货膨胀率稳定波动;而在哈国经济衰退时期,通货膨胀率变动幅度明显变大。2.原油价格走低。由于哈国经济形式相对单一,长期依赖能源出口获得收入,其原油出口占哈国出口总收入的60%~70%。[4]因此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会很大程度影响哈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原油价格从年6月的的每桶美元以上跌至每桶55美元左右,此次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全球原油量供给过多。自从年美国进行页岩气能源革命,很大程度的影响全球石油市场的供给平衡。美国的石油供应增多,加上中东的石油输出国不减产,以及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实体经济减少能源需求,最终导致原油价格持续下跌。

图2 年7月份以来OPEC原油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如图2所示,年7月份至年6月份原油价格一直稳定在每桶美元左右。从年7月开始原油价格出现持续大幅度下跌,截至年9月跌破每桶45美元。能源价格持续低位震荡对于哈国石油出口上来说是个不小的损失。

(二)金融形势分析

1.金融机构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加快,金融一体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核心,其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近年来,哈国银行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比较迅速,自哈国独立以来,一个比较完备的银行体系已经建成;哈国国内的直接融资相对落后,融资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伴随着私有化改革的进行而设立的证券市场起步相对较晚,最先只服务于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哈国保险业主要业务指标逐渐增长,保险公司实力也不断扩大。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经济转型国家相比较而言哈国保险业的发展程度仍较为落后。(1)银行体系。与哈国接近的俄罗斯和亚洲(东南亚)经历了历史上影响非常深远、波及面最为广泛的金融危机。因此哈国在银行体系构建的过程当中,十分注重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构造了分业经营、混业监管的监管体制。哈国经济主体对银行业信任的增长促进了银行资金来源和存款规模的扩大,改善了银行资产质量并提升了银行的信贷积极性。于年银行贷款为11.3万亿坚戈,居民法人的存款为10.1万亿坚戈。[5]截至年1月7日,存款与贷款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9.3%和36.6%,存贷比(除了银行间贷款)为80.6%。

图3 -年哈国银行不良贷款率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哈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最近5年急速上涨。在年末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率不到6%,而在年就增长到21.2%。如图3所示,银行系统在年末的不良贷款率高达31.2%。5年期间的不良贷款率最高时为33.7%,不良贷款增加了3.7万亿坚戈。(2)证券与保险市场的发展。年哈国上市公司有74家。年哈国证券交易所(KASE)前九个月的股票交易额共计亿坚戈,较上一年同期亿坚戈增长了9.1倍。哈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是相比而言哈国的资本市场仍旧缺乏活力。年哈国保险公司的数量较之前的35家减少1家;在年年初26家保险公司拥有机动车民事责任强制险牌照、7家保险公司拥有寿险牌照以及包括72名保险精算师和14家保险经纪公司。但哈国大多数保险公司难以积累养老金保险储户、不能为银行存款提供担保、也无法实现推进养老保障体系,难以达到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条件。这就需要哈国保险市场逐步扩大其服务范围、完善主要市场指标来改变这种落后的局面。2.坚戈汇率的变动。自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能源价格大幅下降对哈国能源出口造成严重的后果;再者是哈国金融体系与欧洲金融体系联系较为紧密,同样受到较大的影响。图4所示,至年期间在哈国国内的经济萎靡不振、外部宏观环境低迷、进出口遭受严重阻挠的前提下出现了坚戈贬值。自年以来受美元退出QE、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低及俄罗斯卢布持续贬值的影响,坚戈存在较大的贬值压力。年坚戈具有贬值趋势,到年11月,出现了从年2月1美元兑坚戈跌落至1美元兑坚戈,贬值幅度超过50%。自年8月开始,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缩减持有债券的规模。全球金融市场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发生较大的震荡。新兴发展中国家所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哈国中央银行为应对美元对本国金融体系造成的威胁,于年9月宣布选择参考一揽子货币,坚戈汇率不再紧盯美元。其中,卢布、欧元和美元分别占的权重为10%、20%和70%。[6]

图4 年~年美元兑坚戈走势图

数据来源: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

三、哈萨克斯坦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哈国经济现状的分析得出,哈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即: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哈国金融体系仍旧较为脆弱;原油价格低位震荡,石油出口面临较大亏损;坚戈贬值压力一直存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大幅下降。

(一)哈国金融体系十分脆弱哈国银行业并没有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完全走出来,其中有8家银行年处于亏损的状态,收不抵支的银行占25%左右。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年到年期间对哈国银行体系信用实施了7次评级:穆迪对其银行信用给予了“负面”评价;标准普尔给予其银行体系脆弱、风险缩小的结论;只有惠誉给予大部分银行“稳定”的评级。再加上哈国的证券与保险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局面,哈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显而易见。[7](二)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不利于哈国能源出口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全球石油需求不足。而沙特等OPEC主要产油国产量不减,另外由于页岩油与页岩气革命及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使美国从石油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便于能源供给局面。[8]自年6月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直下跌,对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而言无疑是个大难题,这些国家正因为低油价而背负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对于长期依赖能源获得收入的哈国而言,能源价格持续低位震荡使哈国石油出口遭受很大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本国经济的健康运行。如此一来哈国势必要从长期以来单方面靠能源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为重点发展轻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汽车制造业。当前,完善工业体系并提高制造业水平已成为实现哈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急切问题。(三)坚戈的贬值预期导致融资能力下降

自年以来哈国经济受美元退出QE政策、俄罗斯卢布持续贬值以及国际能源价格走低的影响,坚戈有着较大贬值压力。随着哈国近几年的外债不断增加,坚戈贬值将会导致其偿还压力加大。因为哈国银行业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外部杠杆特别依赖,所以坚戈的贬值将直接降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能力,由于银行体系受金融危机冲击尚未完全恢复,融资能力降低很大程度上会对其造成重创。

四、哈国经济金融现状对我国新疆的影响

(一)对我国新疆的影响

1.哈方进口力度减弱,中方利润减少。坚戈贬值后,哈国进口商购买能力减弱,迫使中国出口商降低产品价格。由于上级供货商管制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主要为附加值不高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通过降低出口价格的空间非常有限,导致很多出口商不愿再签订新的出口合同。也有一部分企业采取降低出口价格的对策来维护国际市场,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缩小。2.贸易结算的汇率风险增大。中哈贸易结算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结算形式是由哈方承担所有的汇率风险,双方按照事先约定的美元价格所签订的贸易合同进行结算。由于坚戈贬值所带来的汇率损失由哈方承担,导致已签订合同会出现违约现象。例如在年,阿拉山口博中远贸易有限公司与哈国出口企业以美元作为结算方式签订了钢管出口合同,当时双方约定美元对坚戈以1:的汇率来交易。由于坚戈大幅度的贬值而无法就降低商品价格达成一致,最终造成中止合同。第二种与坚戈汇率的涨跌密切相关,双方事先没有规定好的贸易合同,等到结算时先收取坚戈,之后再将坚戈兑换成美元支付给中国贸易商,坚戈贬值直接减少中国企业实际外汇收人。在中哈双方以边贸方式进行的交易结算中后者较为常用。因为边贸是新疆与哈国进行贸易的主要方式,年在哈国所有的贸易中边贸占86.2%,其它贸易只占其中的12.7%。3.不利于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到目前为止,只有新疆地区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能够实现人民币对坚戈现汇、现钞挂牌交易职能。有些银行机构已经暂停柜台兑换业务,以此来防范坚戈进一步贬值带来的汇兑风险;民间坚戈现钞兑换的主要地区为与哈国边境接壤的霍尔果斯口岸,以国际货运司、进出境人员和机口岸地区个体商户为主体提供兑换服务,于年在口岸的坚戈月均兑换量达到2.1亿坚戈。受到此次坚戈突然贬值的影响,个体兑换者须承受由此带来的汇率损失。据相关调查,民间个体兑换者由于不看好坚戈预期,终止了坚戈现钞兑换的相关业务。[9]

(二)新疆的应对措施

中哈两国应尽快筹备相关的协调机制及政策配套措施、开展能源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中方应尽快完善业务银行服务体系、对哈国出口商品结构快速升级、优化人民币流入、回流渠道及人民币清算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中哈银行机构间的合作力度有待加强。充分借助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哈国设置的分支机构的优势,双方银行在现钞调运、头寸平盘和货币兑换方面的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以此达到提高境内银行坚戈兑换业务的经营水平,并满足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要求。另外,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髙国内金融研究水平,为各经济社会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建议。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中方商业银行在哈国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这样就可以采取与哈国银行合作的方式推进人民币业务代理。2.立足新疆本土经济发展。中央政府部门应时刻观察中亚地区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及时引导中方贸易商做好相关准备。新疆的周边国家近来的经济形势变化较为迅速,而且影响较为广泛。涉外经济部门应该及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ly/5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