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作文支配的我们,都说过哪些瞎话?
几乎所有人具有绞尽脑汁“编”作文的经历
尤其是考试时
还没写到一半,就在愁还要有多少字要编
这种经历每每想起都不免要心酸一番
若是能够顺利凑够字数也就罢了
要是琢磨半天还是达不到规定字数
你还记得当年那种无奈的感受吗?
为作文而生(编)的名句
作文里最常见的胡编乱造
是那些真真假假的“名人名言”
众所周知
引用名人名言是非常好用的提分技巧
即能迅速提升作文的档次
又能让文章看起来华丽饱满
还有凑字数的神奇功效
简直就是“作文神奇”
只是,引用名人名言
需要一定的文学量和阅读素养
要是作者的肚子里没有存货
那么引用便成了无米之炊
不过这都难不倒胆大的朋友们
本着“人有多大胆,文有多大产”的信条
在作文里肆意放飞自我
编造了一系列名人名言
然后甩锅给李白、托尔斯泰等
及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
有些谨慎的同学
可能觉得甩锅给鲁迅等不太合适
便开始胡编偏远地区的名人
于是我们便在这些同学的作文里
看到了来自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
毛里求斯、新几内亚等
很少听说的国家的名人名言
其实也很好理解这样做的同学
他们是在赌概率
万一老师的知识面没有那么广
认不出自己在胡编乱造
把这些当成真的名人名言了
那自己的作文就可以一飞冲天了
若是赌错了也不要紧
反正字数凑了
为作文而生(编)的名句作文里常见的雨天看病情节
还不能是开车或坐车去看病
一定得是家长背着去才行
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感同身受
领略父母后背的温暖
为了树立高大的形象
在他们笔下
爷爷徒手可劈狼,奶奶拳上能走马
爸爸喉咙可顶枪,妈妈胸口能碎石
再比方说描写老师的作文里
一定会有老师生病却不请假
强忍着不适为学生上课的情节
不仅是老师,很多人更是在作文里
为至亲好友安排了各种悲惨遭遇
要么遭遇车祸,断胳膊折腿儿
要么被病魔偷袭,整个人形销骨立
总之,怎么惨怎么来
若是狠的下手,拿自己开涮
没准这作文还能一鸣惊人
取得不错的分数
然而这还不算最离谱的
为了胡编作文情节
甚至做出了卖队友这种恶略行为
比如揭露姐姐早恋
曝光爸爸偷藏私房钱等
......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自己胡编的情节,早晚要反噬自己一位知乎网友就有这方面的惨痛记忆他在作文《我的母亲》中突然戏精上身成功将母亲塑造成了一个满头白发、瘦弱不堪、衣衫褴褛、弯腰驼背为了家庭奉献一生的伟大母亲他的老师因这篇作文而感动决定要亲自见一见这位辛劳的母亲但当熊小陶的母亲抹着口红踩着高跟鞋穿着风衣走进老师办公室的时候一切就变得十分尴尬了
全国统一的作文套路
说起来也是有趣
全国各地在写作文上面也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套路
就拿人名来说
相信每一个人的作文里都出现过
“小红”“小明”“小亮”......
在天南海北的作文里大家都扶老奶奶过马路公交车上给老爷爷让座阻止不良人士随地吐痰......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让胸前的红领巾变得更加鲜艳
最有意思的是作文里的“拾金不昧”这个会根据当前居民的生活水平波动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文里大家都是写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到了90年代大家开始写捡到一毛钱、一块钱21世纪,随着通货膨胀和移动支付的普及大家的作文也紧跟时代潮流不写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改为写捡到手机
由于套路太多一些经常用到的事例型人物也因此有了固定片场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发现但凡涉及家国情怀的作文里总有“屈原”的事例涉及友人、洒脱的作文里也少不了“李白”的身影像那些有关热爱学习、不怕失败的作文我们也能发现“陈毅”“爱迪生”的踪迹
然而问题在于套路用得好,如虎添翼用得不好,则东施效颦毕竟作文还是讲究真情实感若是为了字数而不动脑子、刻意胡编那可太贻笑大方啦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