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的语言状况及语言互通对策研究

哈萨克斯坦的语言状况及语言互通对策研究

高航周巍

(黑河学院黑龙江·黑河)

摘要:哈萨克斯坦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政策沿线12个原独联体国家中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世界第九大内陆国家,在这次的中国振兴经济发展政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国哈萨克斯坦的俄语背景为俄语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就业平台,蕴含了新的经济潜力。但是以哈萨克语作为本国国语的哈萨克斯坦的语言现状是怎样的呢?哈萨克语是不是也应该被重视起来呢?俄语在哈萨克斯坦的地位是不是有所改变呢?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语言现状语言互通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古代的丝绸之路在今天又在世界经济中重新唤起了自己那曾经照亮世界的辉煌,现在在中国“一带一路”的政策下再一次把这条路上的各个伙伴联系在了一起,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五国中实力最强,面积最大,自然资源最丰富的世界第九大的内陆国家在“一带一路”的经济链条中一定是最重要的一环。了解哈萨克斯坦,深入哈萨克斯坦,已经刻不容缓。

1哈萨克斯坦国情简介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语:简称哈萨克斯坦。是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族。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在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与俄罗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接壤,并与伊朗、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16世纪之前,哈萨克斯坦境内生活的是游牧的突厥民族,直到18世纪初期,俄罗斯帝国将哈全境吞并,哈萨克斯坦开始沦为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哈萨克斯坦近年来加强了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一体化,年1月1日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国家成立欧亚经济联盟。

该国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截至年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煤、铁、铜、铅、锌产量丰富,被称为“铀库”,此外里海地区的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年产煤万吨,商品铁矿石万吨。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万亿立方米。森林和营造林万公顷。地表水资源亿立方米。耕地大部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还产棉花、甜菜、烟草等。

2哈萨克斯坦的语言现状

2.1关于哈萨克语

想了解一个国家,必须要懂这个国家的语言,语言就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文化历史的最完整的写照。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是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语言和全球哈萨克人所使用的语言,与其他属突厥语族的民族语言相当接近。使用人群除居住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之外,还有大量哈语使用者分布在中国、蒙古、俄罗斯和其他中亚国家,总使用人口在万左右。各地哈语虽有差异但不影响互通。

哈萨克语在苏联统治的影响下,书写已经改成使用西里尔字母,与俄语相同,俄语学习者可以基本无阻碍地阅读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语。哈萨克语是黏着语比俄语的六个变格还多出一个呼格的变化,单词在变化上与俄语的难度不相上下,笔者在学习完俄语之后接触过哈萨克语的语法,但是在能使用俄语交流的前提下很难再静下心来研究哈萨克语的千变万化了。

2.2哈萨克语现状

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因为是前苏联的加盟国,所以在语言上是一个以哈萨克语为国语,通用俄语的双语国家。但是在前苏联的强硬政策下,很多哈萨克斯坦人在小时候并没有接受过哈萨克语教育,仅仅受过传统的俄语教育,在长达70年的苏联统治下,哈萨克斯坦境内能够使用哈萨克语交流的人数很少,会使用哈萨克语的人当中,大部分来自山区农村等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哈萨克族,因为在大城市的教育是被俄语所垄断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苏联时期的大部分哈萨克斯坦人的母语就是俄语,作为本民族语言的哈萨克语基本被扼杀。笔者年去哈萨克斯坦留学时,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教授俄语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地道的哈萨克族,他们的俄语纯正地道,其中很多人在学生时期都有过在圣彼得堡或莫斯科的学习经历,对本族语言(哈萨克语)的掌握程度仅仅停留在日常口语交流,书面语法都会出现拼写错误,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以使用俄语为主。这是大多数受前苏联俄语正规教育的哈萨克斯坦人的共性。真正能正规使用哈萨克语的人数很少,并且在哈萨克语课上通常仍然使用俄语开展教学。

哈萨克斯坦虽然规定哈萨克语为国语,但是因为哈萨克语的窘境,自解体以来俄语一直都是哈萨克斯坦的通用语言,在哈萨克斯坦不懂哈萨克语的哈萨克族人仍有很多,但是没有不懂俄语的人群。可以说在哈萨克斯坦使用俄语是可以畅通无阻的,哈萨克语除了能带来亲切感之外,在流通上并不能达到俄语的高度。

2.3哈萨克斯坦对哈萨克语的推行政策和阻力

自脱离苏联以来,哈萨克斯坦一直很注重本民族语言的发展和扶持,强大的自尊心驱使着这个新独立出来的国家一直信心十足地走在恢复哈萨克语为国语这条任重道远的路上。

自独立以来,总理纳扎尔巴耶夫一直鼓励国民学习使用哈萨克语,并且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开设大量用哈萨克语教学的学校,开办哈萨克语电视台、广播电台,并且逐渐在官方文件中恢复哈萨克语的使用,要求国内官方文件必须使用双语。

但是语言是一种工具,想要在大多数人群不会哈萨克语的哈萨克斯坦恢复哈萨克语使用范围的广度和深度是困难重重的,在苏联将近70年的统治下,哈萨克语基本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失去了继承的环境,并且一直没有进化、更新,新词的引进不能及时与世界接轨,大量外来语仍使用的是俄语外来语,其他地域的哈萨克语也在吸收着大环境中的外来词汇。笔者就知道“充电器”一词在哈萨克语中,中国的哈萨克族与蒙古的哈萨克族使用的是汉语和蒙古语的“充电器”一词,而在哈萨尔克斯坦的哈语中就被叫做,与俄语一致。民众家里从老到小基本都是俄语的学习者,哈萨克语仅仅在口语中存在,规范程度未被重视。

哈萨克斯坦的大学教学基本都是用俄语完成的,因为越是专业学术性的词汇,其俄化程度就越高,大学里面的教师年龄越大资历越深,受前苏联教育的影响也就越深,他们不能使用哈萨克语讲课,因为不会。如果是俄罗斯族的教师,那就更不要期望他能讲出哈萨克语了。哈萨克斯坦有三分之一的外族民众,哈萨克语的普及很难覆盖到这一类人群,因为很少有非哈萨克族选择就读哈萨克语中学,他们的母语就是俄语。

即使哈萨克斯坦已经脱离苏联的统治已近30年,但是两国在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上的往来频繁,哈萨克斯坦有一半的文化基础是前苏联建立的,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同样使哈萨克语的独立变得更加困难,现在哈萨克斯坦的电影译制片全部都是从俄罗斯引进的,流行音乐也受俄罗斯影响,互联网、网络游戏基本都被俄语所垄断,哈萨克语想要完全占领这些文化高地,普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似乎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努力。

3中哈语言互通对策

哈萨克语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门陌生的外语,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本土的哈萨克族同胞来说,却是他们的母语。

3.1保护和利用中国的哈萨克语资源

中国新疆是一个有11个少数民族聚集生活的地域,中国本土的哈萨克族的母语就是哈萨克语,中国并不缺少哈萨克语翻译。中国本土哈萨克族的哈萨克语的造诣和规范程度是很高的。所以现在中国的少数民族的本民族语言基本和汉语一样都是少数民族同胞的母语,乌鲁木齐哈萨克语学校的数量都是很充足的。

这样就造成了差距,很多中国哈萨克族同胞在哈萨克斯坦使用纯正流利的哈萨克语时,并不能被哈萨克斯坦的本民族同胞完全理解,并且在哈萨克斯坦还有大量的俄罗斯族和其他民族公民是不懂哈萨克语的,所以会看到很多的中国哈萨克族人在哈萨卡斯坦继续学习俄语来解决沟通交流问题的场景。

3.2主推俄语,适当学些哈萨克语

在哈萨克斯坦的语言现状下,学习俄语的性价比要高于哈萨克语,因为在哈萨克斯坦没有不懂俄语的,而不会哈萨克语的人数则不少。即使在哈萨克斯坦母语政策的推行下已经出现了会说哈萨克语的俄罗斯族,但目前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俄语学习者完全不用担心俄语在哈萨克斯坦的通用程度,俄语造诣的深浅可以直接影响个人发展,普及哈萨克语现在还是哈萨克斯坦人的一个强国梦。但是如果能使用哈萨克语与哈萨克族人交流,会有更多的收获。而且中亚五国的语言都是突厥语系的语言,相差无几,使用哈萨克语就可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交流。在掌握俄语的基础上学习哈萨克语还是有必要的。

4结束语

语言的更新换代是复杂漫长的历史过程,哈萨克斯坦这个正在崛起的国家已经注意到了恢复母语,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语言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又是语言的载体,民族素质的发展与本民族语言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哈萨克语需要在国语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发展进化,来适应当今日新月异的国际化发展,这需要大量语言学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如今中国丝绸之路上的这个老伙伴正在等待机会展翅腾飞,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一带一路”政策会给中亚、给我们自己带来多少机遇和挑战。哈萨克语和俄语的学习者又能在这个机遇中如何找寻自己的发展机会。

本文系年度黑河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原独联体国家的语言状况与语言互通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RWY0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ly/5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