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拥有多个一流的滑雪场。刘栋摄
“吉林市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
哈国媒体团聚焦吉林市冰雪旅游产业
本文首发于第60期哈萨克斯坦《今日丝路》报
文/羽翼
夏末的吉林市,白天气温仍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哈萨克斯坦《坚戈观察报》《新时代报》以及哈电讯社等媒体与《今日丝路》报记者走进吉林市冰上运动中心、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和松花湖度假区,一探吉林市四季冰雪运动的魅力。
运动福利打造出的城市精神当采访团走进冰上运动中心采访时,正值吉林市的青少年冰球队的训练赛,冰面上角逐的小“选手们”从动作和神态上不亚于专业运动员,这让采访团的注意力被转移到比赛的紧张气氛中。
吉林市冰上运动中心每年都有前来训练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等4个项目的20支训练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出征-赛季VHL俄罗斯超级冰球联赛和-赛季VHL-丝路杯高级冰球联赛的吉林市城投冰球队,将此地作为训练场地及比赛主场。
哈电讯社记者克玛尔·玛莎洛说:“这里不仅是专业的训练场地,也为吉林市的民众提供了冰雪运动的训练场地。”
在参观冰上运动中心的运动员休息室、裁判员休息室、医疗室、新闻发布厅等四十余个功能厅时,采访团记者们还走进面向全民开放的健身俱乐部,体验动感单车、椭圆机和滑轮器械等设备。
克玛尔·玛莎洛说:“吉林市民可以在这里享受一流的健身设备,我觉得这对当地百姓来说是一项宝贵的福利,也是城市精神的体现。”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媒体代表团在吉林市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合影。
冬雪夏滑全季运动除了在冰上运动中心观看冰球运动的训练赛,采访团的记者们还身着厚厚的羽绒服,走进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的采访滑雪项目来体验反季运动的刺激感。
“在夏季滑雪,这话听着就很新鲜。”《新时代报》记者塔里哈提·嘎利莫夫吹吹被冷气覆盖的镜头,对记者说。
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是世界上首个利用人防工程改建的室内滑雪场。
采访团的记者们跟随工作人员绕着米的雪道步行一圈,室内滑行道有着8米的净宽和4米的净高。
沿着蜿蜒曲折的雪道,踩着脚下咯吱咯吱的积雪,时不时会有一些“选手们”从身边“滑过”,塔里哈提·嘎利莫夫不想错过一闪而过的瞬间,边走边回头等着拍照。
这组滑雪队由吉林市的小学生组成,他们利用暑期训练滑雪,据介绍,滑雪运动目前已成为当地孩子们普遍热衷的运动项目。
“这些孩子们从小就在专业赛道上练习,起点非常高。”看到滑雪归来的孩子们,塔里哈提·嘎利莫夫竖起大拇指向他们表示称赞。
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的诞生,源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为了弥补之前越野滑雪训练场地受限的短板,作为备战年冬奥会的运动员提升训练水平所建设的重点项目,建成后的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让中国滑雪运动员实现在家门口训练,同时面向各地的滑雪运动爱好者开放。
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成为亚洲首座具有国际水平的全天候标准化滑雪专业训练场地,也是继芬兰、瑞典、德国以后,世界上第四座四季越野滑雪场。
“哈萨克斯坦举办过亚冬会,当地有许多冰雪运动爱好者,每年,阿拉木图的麦迪奥高山运动滑雪场迎来各地的滑雪运动员和爱好者。”塔里哈提·嘎利莫夫说,吉林市与阿拉木图都有冰雪运动的基础,两地可以开展冰雪运动交流,让两国在冰雪运动文化领域做出有温度的合作。
吉林雾凇美景。苍雁摄
冰雪浪潮带动的产业经济地处北纬43度长白山脉区域的吉林市,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和北美落基山脉同处于“冰雪黄金纬度带”,拥有着“雾凇之都”的美称。
万众健身的热潮不仅是奠定吉林市的冰雪项目运动的基础,也成为吉林市的重要产业之一。
借助大自然的馈赠,吉林市把冰雪产业发展为特色、优势产业,并提出到年初步建成以“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文化”为核心的冰雪全产业链。
在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采访团记者乘坐缆车爬到山顶,参观通过国际雪联认证的5条雪道。
在一片山花烂漫中,记者们打开脑洞去想像冬日里这片雪山热闹的滑雪场景。
松花湖度假区的滑雪场拥有越野滑雪和专业跳台等场地,根据统计,-年雪季,这里已接待近57万人次的滑雪运动爱好者。
阿拉木图的滑雪场非常受滑雪爱好者的欢迎。
《坚戈观察报》记者努尔兰·库玛尔说:“在这里感觉置身于阿拉木图的琼布拉克山,从松山滑雪场的建设来看,冰雪项目已成为吉林市的标志性产业。”
吉林市的海拔高度、山体坡度、雪期跨度、冬季温度、积雪深度、风的速度,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很大优势。
目前,吉林市已建有12座滑雪场,雪道总面积超过万平方米,总长度近公里。
努尔兰·库玛尔表示,相比单纯的冰雪运动,吉林市把冰雪运动与旅游文化相结合,让冰雪成为吉林市的主打色彩,成为全民热衷的文化产业。
文章内容均由本平台整理发布
转载请标注来源“哈萨克斯坦新观察”
如需广告、商业合作请联系后台
投稿请发送至:
qq.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白癜风哪里可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