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5日上午《杨岐派史》新书首发仪式伴随首届杨岐山龙文化民俗旅游节在江西省萍乡县杨岐山隆重举行。
首发仪式由萍乡市杨岐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王均洪首先致辞。王书记对徐文明教授高效而艰辛的学术工作表示由衷地赞叹,认为《杨岐派史》一书对杨岐地方禅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徐文明教授向大众和媒体介绍了新书写作的因缘与研究心得。徐教授指出,临济宗杨岐派产生于北宋中期,后来遍布天下,成为中国禅宗文化的主流,而且传播到了日本、韩国,在海外有巨大的影响。《杨岐派史》一书对杨岐派主要支系和众多禅师的生平事迹做了考证梳理,为杨岐派研究奠定了基础。杨岐派的禅法核心有二:透过金刚圈,能吞栗棘蓬。透过金刚圈,就是要打破各种枷锁,突破局限。能吞栗棘蓬则表现一种圆融精神,能容纳一切文化、化解任何矛盾。杨岐山普通寺作为杨岐派本山,名普通而实不普通,普遍三界,通达九州,杨岐文化必将走向世界。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桑吉扎西先生代表学者发言。桑吉先生从三个方面评价了这部专著。首先,该书是目前最系统最全面考证杨岐派法脉发展史的学术专著,填补了学界空白。其次,该书系统梳理了近千位祖师大德的生平事迹,祖师道场,还涉及禅门仪轨,清规戒律,特别是禅门仪轨,对当代佛教寺院的管理有借鉴作用。第三,该书对杨岐派大德祖师做了编年史的研究,同时还编辑了杨岐派禅师传承图,为以后杨岐禅派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贡献。
下午三时,新书座谈会开始,座谈会由上海师范大学侯冲教授主持,参加人员既有佛教研究领域资深学者,也有来自北京、西安、重庆等地的青年学者、博硕士研究生和当地的法师以及各界听众。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黄夏年研究员认为,本书是海内外杨岐派研究的第一部系统的学术专著,体例设计合理,时间跨度长,内容丰赡,写作娴熟,对众多禅师生平娓娓道来,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徐文明教授从事禅宗研究三十余年,有十余部相关著作和二百篇学术论文,是写作本书最为合适的人选,为佛教界和学术界贡献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成果。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海波教授认为,该书有“三高”,一是效率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近八十万字的大作。二是难度高,该书不是已对有资料简单的堆砌,而是深入挖掘尚未为学界重视的禅宗支派,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三是质量高,对各个禅宗支派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考证。该书为杨岐派乃至整个禅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陈金凤教授认为这本书对江西禅宗史的研究有非常重大的贡献,指出有必要进一步参考地方志资料,将学术性与通俗性、可读性结合起来。
侯冲教授从三个方面评价了这部著作,一是厚重,内容丰富,出版字数近八十万。二是开先,开系统研究杨岐派之先河,为以后的研究树立了标杆。三是有余,书中提到了很多学术界北京那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