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蒙古国在对外宣传,经常提“第三邻国”这个说辞。这是什么意思?明明蒙古国只有中国和俄国两个邻国,哪来的“第三邻国”?怎么会有“第三邻国”这个说法呢?
从地理位置上解释,的确不存在“第三邻国”之说。蒙古国南交中国,北接俄国,再也没有其他的邻国。那么,蒙古国所宣传的“第三邻国”指的是哪个国家呢?难道是哈萨克斯坦?也不对啊!哈萨克斯坦北邻俄国,南接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西濒里海,东交中国,与蒙古国根本不搭边。很显然,蒙古国所抛出的“第三邻国”另有隐情。
蒙古国是个内陆大草原国家。这里曾被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个游牧民族统治着。
公元年由蒙古族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公元年成吉思汗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元朝灭亡,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但是,经常在边境与明朝发生冲突。17世纪末,清朝统治时期,蒙古全境被纳入管辖范围。公元年清朝灭亡,蒙古宣布独立(国际上没承认)。公元年在某大国控制下再次独立(国际上仍没承认)。
公元年某大国控制着蒙古,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属某大国势力范围。蒙古国基本依靠着某大国生存。
直到公元年,内蒙古加入联合国,才开始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后来,某大国解体,蒙古国失去了依靠。东欧又剧变。公元年,蒙古国颁布了一个实行多党制的新宪法,开始了向市场经济过度新时期。
蒙古国学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那一套管理体制。在外交上与两个邻国大国都搞好关系,不选边站队,把心思用在建设好国家,安心过自己日子就行了。
美国小布什访问蒙古国
社会在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在这种形势下,蒙古国开始考虑:闭关自守是没出路的。只与两个邻国搞好关系,是不行的,应该有自己新的外交策略了。
蒙古国为了突破中俄两国影响,开始尝试跟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和谐的邻国关系,因而抛出了“第三邻国”外交策略的说辞。这就是蒙古国纵观世界,考虑再三而决定的。蒙古国选择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定位,作为自己的“第三邻国”。
美国士兵在蒙古国参加联合军演
为实施和落实“第三邻国”的外交策略,蒙古国首先向美国发出了信号。美国反应很快,两国开始了持续不断地交往。
蒙古国派兵支持美国阿富汗战争。又跟着美国联合军演。大有跟着美国深入来往的趋势。十几年后,蒙古国与美国合作基本失败。很可能是因为美国势力很难进入蒙古国造成的。为什么?
美国和西方国家经过与蒙古国交流实践感觉,与蒙古国交往绕不开中国和俄国这个地盘。因为蒙古国被夹在中国和俄国中间。
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推行的“第三邻国”外交策略是行不通的。蒙古国是个内陆国。周边只有南北的中国和俄国。这样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美国和西方国家再怎么强大,想做蒙古国“第三邻国”,渗入蒙古,很难很难。道理很简单,谁与蒙古国打交道,都避不开中国和俄国,都需要先与中国或俄国打招呼,这点儿是国际惯例,是难以避免的。
比如,美国或西方官员欲去蒙古国,无论谁,都必须经由中国和俄国的水路或陆路,不可能绕开中国和俄国直接去蒙古。只要一国不同意,美国或西方官员怎么去蒙古国?美国或西方国家敢对中国和俄国不打招呼吗?估计美国或西方国家会认为没那个必要。事实证明:蒙古国搞“第三邻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绕不开中国和俄国的。想落实这个外交策略是不可能的,是难以实现,必然会失败的。
美国被蒙古视为“第三邻国”
综上所述,蒙古国自创的“第三邻国”外交策略说辞,是一厢情愿的,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邻国概念。蒙古国之所以打出的“第三邻国”外交策略说辞,就是想发展壮大自己,这是蒙古国大力宣传与落实“第三邻国”的真正隐情。
遗憾地是,蒙古国误判了国际形势,忽略了自己的地理位置,使“第三邻国”外交策略落实不了,以失败而告终。这是蒙古国一个很大的失误,还是让我们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