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地将从美澳向欧洲

9月28日在北京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指出,未来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地将更多元,可能将目光投向留学环境及签证政策更为友好的地区,留学需求有可能向欧洲和亚洲地区转移。

蓝皮书发布会现场

蓝皮书指出,随着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变缓,但出国留学意愿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留学目的地更多元。蓝皮书表示,国际局势变化可能对赴美赴澳留学有一定影响,中国赴美留学、赴澳留学学生人数增速放缓。具体来说,~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比上学年减少14.6%,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样,近几年中澳两国之间在经济贸易、地缘政治等问题上的摩擦争端不断,留学澳洲人数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年下降幅度分别为9.9%和11.9%。

蓝皮书认为,未来有留学计划的中国学生有可能将目光投向留学环境及签证政策更为友好的地区,留学需求有可能向欧洲和亚洲地区转移。年,中国大陆学生申请英国本科的总数超过了所有欧盟国家的申请数量总和,中国仍是英国本土以外国家中申请人数最多的国家。法国、德国陆续出台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利好政策,留学交流开发潜力巨大。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具有地理位置临近、文化属性相似、留学费用相对可负担等优势,也越来越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国的重要选择。预计全球疫情状况逐渐明朗后,亚洲区域内留学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一些原本前往欧美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可能将转道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蓝皮书还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全球留学依然保持增长势头,延续着全球化趋势。国际留学已经成为人本全球化的重要方面,也将推动全球化继续发展。作为全球人才流动、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世界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高层次留学生比例持续增加,在经合组织国家国际学生中,博士学位新生占比接近30%,本科生占比则有所下降。二是主要留学目的国加大了对理工科领域留学生的吸引力度,生命科学、工程学和物理科学等理工科领域最受欢迎。三是虽然国际学生保持从亚洲国家流向英语国家的趋势,但在新的局势下,来源国和目的国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但印度、越南、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亚洲国家出国留学生增长显著,其中很多国家留学生增长速度快于中国。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国,但由于疫情发展、边境政策收紧以及中美、中澳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接收国际学生的全球占比有所下降,英国、法国、德国等迅速抓住机遇,接收国际学生的份额有所增加。

上述蓝皮书由全球化智库(CCG)和中国银行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王诗堃

王诗堃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ly/12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