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全球还有几个顺差国

来源: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

张瑜

  主要观点

  全球还有几个顺差国

  1、还有几个顺差国?自下半年开始,全球贸易顺差国数量快速下滑,目前为21个。目前已经公布7月数据的62个经济体中有21个顺差国,占比34%,处于历史较低位置;-20年平均有26个顺差国,占比42%左右。

  顺差国数量的下降意味着贸易差额“冷暖”差异加剧——顺差越来越集中,逆差越来越普遍。用顺/逆差额排前五的国家每月顺/逆差金额合计占全球顺/逆差金额的比例表示顺/逆差集中度,发现:与-21年均值相比,7月顺差集中度由84%升至86%,逆差集中度则由97%降为92%。

  2、哪些国家能维持顺差?——重在资源。顺差国样本较大,我们逆向思维看哪些国家没能保持顺差,即由前期顺差国变成逆差国。一方面,从定性角度看,由顺差转逆差的经济体共有12个,典型代表是欧盟、日本、韩国等资源稀缺型经济体。另一方面,从定量角度也可提供一定佐证:“顺转逆”国家资源依赖度整体偏高。以能源为资源产品代表,用能源净进口比例(能源进口/总进口-能源出口/总出口)表征资源依赖度。发现:“顺转逆”国家、“原逆差”国、“原顺差”国、“逆转顺”国家资源依赖度均值分别为:9.3%、1.9%、-1.3%、-23.7%。

  3、哪些国家顺差扩大?——要么有资源禀赋,要么有价格优势。从顺差金额同比变化值来看,21个顺差国中,顺差有所扩大的国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品(包括初级农产品、能源)出口占比在15%以上的资源国,包括挪威、加拿大、印尼、哈萨克斯坦、乌拉圭;另一类是具有输出“通缩”能力的价格优势国,以中国、越南为典型代表,CPI同比均在3%以下。

  疫情现状:全国单日净新增连续5日下降,重回千例以下。10月15日,全国净新增例(+-15),较上一日减少例。

  每周经济观察:

  (一)华创宏观中国WEI指数:总体处于回升趋势

  截至年10月2日,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为7.76,相对于9月25日回升了0.25。主要是因为粗钢产量以及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相比去年同期的回升幅度超过了乘用车销量以及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等相比去年同期的回落幅度。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自8月21日触及4.69后总体处于回升趋势中,显示经济继续复苏。

  (二)生产:多数行业开工率下行

  10月8日-14日当周,9个行业中,除石油沥青装置数据未更新外,仅汽车半钢胎、全钢胎、PTA开工率3个行业开工率较9月底上行。

  (三)需求:地产降幅扩大

  地产:10月上半月成交降幅扩大。10月前15天,67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为万平,同比-33.6%,9月全月同比为-14.8%,8月全月同比为-22.7%。

  (四)物价:菜肉价格明显上涨,国际油价大幅回调

  本周猪肉平均批发价上涨6.7%,蔬菜平均批发价上涨3.9%,鸡蛋平均批发价上涨4.5%。国际油价大幅回调:截止10月14日,美油和布油期价分别收于85.61和91.63美元/桶,分别下跌7.6%、6.4%。

  (五)贸易:10月上旬集装箱吞吐量表现不佳

  沿海重点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加8.1%,其中外贸同比增加2.5%。

  (六)利率债:专项债结存限额已分配超亿,金融工具已投放超亿

  近期监管部门明确专项债在原有9大领域投向基础上新增新能源和新基建。可作资本金领域在原有10个领域的基础上增加新能源项目、煤炭储备设施、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3项。

  (七)资金:   截至10月14日,DR收于1.%,DR收于1.%,较9月30日环比分别变化-88.75bps、-61.68bps。

  风险提示:疫情散发影响消费;楼市持续低迷;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幅度超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全球还有几个顺差国?

  (一)还有几个顺差国?

  下半年开始,全球贸易顺差国数量快速下滑。根据WTO商品贸易数据,目前已经公布7月数据的62个经济体中有21个顺差国,占比34%,处于历史较低位置;-20年平均有26个顺差国,占比42%左右。

  顺差国数量的下降意味着贸易差额“冷暖”差异加剧——顺差越来越集中,逆差越来越普遍。用顺/逆差额排前五的国家每月顺/逆差金额合计占全球顺/逆差金额的比例表示顺/逆差集中度,发现:与-21年均值相比,7月顺差集中度由84%升至86%,逆差集中度则由97%降为92%。

  (二)哪些国家能维持顺差?——重在资源

  顺差国样本较大,我们逆向思维看哪些国家没能保持顺差,即由前期顺差国变成逆差国。一方面,从定性角度看,定义“顺转逆”为:-21年月均贸易差额为顺差,但最近三个月平均贸易差额为逆差;反之则为“逆转顺”。可以发现:“顺转逆”的经济体共有12个,典型代表是欧盟、日本、韩国等资源稀缺型经济体,显示资源或是维持顺差的重要条件之一。

  另一方面,从定量角度看,“顺转逆”国家资源依赖度整体偏高,也可提供佐证。为便于观察,将样本缩小至年占全球贸易额1%以上的主要贸易大国。以能源为资源产品代表,用能源净进口比例(能源进口/总进口-能源出口/总出口)表征资源依赖度。发现:“顺转逆”国家、“原逆差”国、“原顺差”国、“逆转顺”国家资源依赖度均值分别为:9.3%、1.9%、-1.3%、-23.7%。

  (三)哪些国家顺差扩大?——要么有资源禀赋,要么有价格优势

  从顺差金额同比变化值来看,21个顺差国中,顺差有所扩大的国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品(包括初级农产品、能源)出口占比在15%以上的资源国,包括挪威、加拿大、印尼、哈萨克斯坦、乌拉圭;另一类是具有输出“通缩”能力的价格优势国,以中国、越南为典型代表,CPI同比均在3%以下。

  二

  疫情现状

  全国单日净新增连续5日下降,重回千例以下。10月15日,全国净新增例(+-15),较上一日减少例。全国单日净新增在10月10日达到高峰值例后,连续5日下滑,10月15日降至千例以下。10月9日-10月15日,单日净新增平均为例,上一周为例。

  疫情涉及省份仍较多。10月15日,疫情涉及29个省份,10月6日为30省,9月29日为28省。10月15日,新疆、广东、内蒙古3省份新增病例均在50例以上,合计报告例,占报告总数的49.3%。

  疫情防控政策:临时静态管理/社会面管控,据不完全统计,本周(继续)实行临时静态管理/社会面管控的包括重庆渝北区,山西晋中榆次区,云南个旧市,陕西商洛商州区,贵州安顺镇宁,河南南阳方城县,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乐山马边县、雅安天全县、广元剑阁县、凉山彝族自治州,辽宁鞍山、朝阳喀左县部分区域,共涉及9省14市。

  三

  每周经济观察

  (一)华创宏观中国WEI指数:总体处于回升趋势

  截至年10月2日,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为7.76,相对于9月25日回升了0.25。主要是因为粗钢产量以及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相比去年同期的回升幅度超过了乘用车销量以及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等相比去年同期的回落幅度。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自8月21日触及4.69后总体处于回升趋势中,显示经济继续复苏。

  从驱动因素来看,年3月到6月,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商品房成交面积是华创宏观中国周度经济活动指数的主要驱动因素;从7月至9月,国内日均粗钢产量、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以及乘用车销量成为华创宏观周度经济活动指数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从9月至今,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以及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成为华创宏观周度经济活动指数的主要驱动因素。

  (二)生产:多数行业开工率下行

  货运物流:降幅扩大。10月9日-10月14日,货运物流指数平均为99.5,同比-24%,10月2日-10月8日货运物流指数平均为82,同比-20%,9月25日-10月1日货运物流指数平均为.7,同比-20%。

  水泥:价格降幅继续扩大。10月10日-14日当周,全国水泥价格指数平均为.9,同比-27.5%;上一周水泥价格指数平均为.4,同比24.2%,上上周同比为-21.4%。本周水泥发运率与磨机运转率数据未更新。

  螺纹钢:产量下滑,需求偏弱,继续去库。产量连续三周下滑,此前9周产量连续回升。10月8日-14日当周,主要钢厂产量为万吨,同比+6.1%,上一周为万吨,同比+13.6%,上上周为+21.9%。表观消费偏弱,10月8日-14日当周为万吨,同比+0.6%,上一周为万吨,同比+4.4%,上上周为万吨,同比+3.2%。库存,延续去库。10月8日-14日当周,社库+厂库合计去库32万吨,上一周(国庆假期)累库42万吨,上上周去库59万吨。

  开工率:多数行业开工率较9月底下行。10月8日-14日当周,我们统计的9个行业中,除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未更新外,其余8个行业中,螺纹钢、江浙织机、PVC、唐山高炉、焦化5个行业开工率较9月底下行,汽车半钢胎、全钢胎、PTA开工率3个行业开工率较9月底上行。

  (三)需求:地产降幅扩大

  出行:修复缓慢。地铁,10月12日,29城地铁客运量为万人(7DMA,下同),同比去年-12%,10月5日为-14%,9月28日为-8%;10月12日同比年为-16%,10月5日为-13%,9月28日为-7%。10月前12日,29城地铁客运量平均为万人,同比-13.8%,9月全月客运量平均为万人,同比-13.5%。航空,10月15日,每日执行航班数架,同比-73%(环比上月-20%),10月8日为架,同比-52%(环比上月+20%)。百城拥堵指数,10月9日-15日平均为1.51,国庆假期当周平均为1.47,国庆前一周为1.55。

  地产:10月上半月成交降幅扩大。10月15日,67城商品房成交面积为64万平(7DMA),同比-32%;10月8日为20万平,同比-36%,10月1日为万平。同比+23%。10月前15天,67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为万平,同比-33.6%,9月全月同比为-14.8%,8月全月同比为-22.7%。拿地方面,10月3日-10月9日,百城住宅土地成交面积为万平,同比-22%,上一周成交万平,同比+68%,上上周同比为-21%。当周土地成交溢价率走高至10.58%,为年7月底来新高,本周土地溢价率走高与北京、广州等热门城市第三批集中供地有关。整体来看,近期土地成交溢价率仍在低位。

  汽车:9月批零继续高增。9月汽车零售当月累计同比为+20.6%,8月全月为+28.9%。批发当月累计同比为+29.8%,8月全月为+38.3%。

  (四)物价:菜肉价格明显上涨,国际油价大幅回调

  本周猪肉和蔬菜价格明显上涨,但涨幅或难以持续。本周猪肉平均批发价上涨6.7%,全国猪粮比价为8.83,节前为8.54。为平抑猪肉价格上涨,据国家发改委消息,“近期,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猪肉储备…,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能繁母猪、新生仔猪、育肥猪存栏量均连续多个月回升,后期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本周蔬菜平均批发价上涨3.9%,鸡蛋平均批发价上涨4.5%。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消息,“10月份气象条件有力、生产基础较好,随着秋季蔬菜上市旺季到来,预计本月蔬菜供应总量充足,价格保持平稳运行。”

  本周动力煤港口价基本持平,焦煤期货价格小幅上涨。据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本周动力煤价基本持平。山西产的主焦煤京唐港库提价(含税)持平,焦煤活跃合约期货结算价小幅上涨1.4%。从短期来看,供给端,受产地疫情防控影响,动力煤供给略有收紧;需求端看,北方逐步临近供暖季,下游补库需求仍在,后续对煤炭价格或仍有支撑。

  本周国际油价大幅回调。价格方面,截止10月14日,美油和布油期价分别收于85.61和91.63美元/桶,分别下跌7.6%、6.4%。库存方面,10月7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大幅增加.9万桶,增幅2.3%。本周美国通胀数据再超预期,美联储11月加息75bp概率大增且加息终点大幅上移,美元指数走强以及疲弱的石油需求前景压制了油价表现,国际油价大跌。

  本周螺纹钢价格小幅调整。螺纹钢现货价收于元/吨,下跌1.2%;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收于.76,小幅下跌1%。螺纹钢产量连续三周小幅回落,库存维持在往年同期最低水平。

  (五)贸易:10月上旬集装箱吞吐量表现不佳

  BDI指数本周环比-2.3%;CRB现货指数与工业原料指数本周环比+0.0%/-0.2%;中国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本周环比+1.5%;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本周环比-13%,其中美东航线与欧洲航线运价指数环比-11.5%、-14%。

  10月上旬集装箱吞吐量表现不佳。沿海重点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加8.1%,其中外贸同比增加2.5%;沿海八大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减少7.3%,其中外贸同比减少9.4%;近期因外贸货源不足国际集装箱运价持续回落。大宗商品方面,沿海港口原油吞吐量同比小幅增加0.3%;金属矿石吞吐量同比增加1.9%。

  国际组织目前大幅下调年全球商品贸易量预测值。根据WTO最新发布的世界贸易预测,预计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3.5%,略好于4月预测值3%,而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1%,远低于4月预测值3.4%。根据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3%,弱于4月预测值5%,而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2.5%,远低于4月预测值4.4%。

  (六)利率债:专项债结存限额已分配超亿,金融工具已投放超亿

  地方债周度发行计划更新:10月17日当周计划发行新增地方债亿,其中一般债71亿,专项债亿。10月累计发行新增地方债(含已公布未发行)亿,其中一般债97亿,专项债亿。10月17日当周计划发行再融资地方债亿,其中一般债亿,专项债亿。10月累计发行再融资债(含已公布未发行)亿,其中一般债亿,专项债亿。

  专项债结存限额分配情况更新:截至10月16日,多亿专项债结存限额已分配超亿,其中,山东(亿)、河北(亿)、福建(亿)、四川(亿)、河南(亿)、云南(亿)分配较多。根据此前国常会部署,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要求10月底前发行完毕。

  国债、证金债周度发行计划更新:10.10当周国债发行亿/净发亿;10.17当周待发亿/净发-亿。10.10当周证金债发行亿/净发亿;10.17当周待发亿/净发-亿。10月累计发行国债(含已公布未发行)亿,净发-7亿;10月累计发行证金债(含已公布未发行)亿,净发-亿。

  政策方面,金融工具已投放超亿:截至10月12日,农发行已全面完成农发基础设施基金亿元的投放,支持基础设施领域项目个,涉及项目总投资近3万亿元。其中,从7月21日首笔投放到8月20日完成第一期亿元投放,历时1个月;从9月6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基金第二期首次增资亿元到9月16日完成投放,历时10天;从10月11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基金第二期第二次增资亿元到10月12日完成投放,历时仅1天;截至10月12日,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已完成亿元基金投放任务,支持个重大项目,带动项目总投资近万亿元。其中,9月28日完成第一批次亿元投放任务,10月12日完成第二批次亿元投放任务;截至9月20日,国开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已投放资本金亿元,支持项目超个,其中8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的新增额度已投放1亿元,支持项目个。此外,据21财经,近期监管部门明确专项债在原有9大领域投向基础上新增新能源和新基建。可作资本金领域在原有10个领域的基础上增加新能源项目、煤炭储备设施、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3项。

  (七)资金:   截至10月14日,DR收于1.%,DR收于1.%,较9月30日环比分别变化-88.75bps、-61.68bps。10月8日至10月14日,央行净回笼资金亿,下周到期资金亿。跨月跨节之后,资金利率再度大幅回落至九月中上旬水准。

  截至10月14日,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1.%、2.%、2.%,较9月30日环比分别变化-6.84bps、-9.31bps、-6.24bps。本周各期限利率再度全面下行。

  10月13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线上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易纲行长表明“中国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人民银行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重点发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同时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ly/118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