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 http://m.39.net/pf/a_4584308.html
端午节,问候各位安康。
本文摘自好望角探访之旅《边缘旅行》,刘文军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即将出版。
哈萨克,一个且行且吟的民族
在禾木村,除了能看到一幢幢由原木垒成的图瓦人小木屋外,还能看到一顶顶白色的毡房,只不过这些毡房与小木屋不在一起,大多坐落在如茵草地或平缓的山坡上,周边偶尔可以看到一些散落的马匹和牛羊。
住在毡房里的主人就是世代生活在阿尔泰山脚下的古老游牧民族哈萨克人。
题图:新疆塔城,哈萨克人的主要集聚区之一。塔城巴克图口岸边防站,更远处的小建筑是哈萨克斯坦的哨所。年8月
图8-3哈萨克牧民的毡房,炊烟袅袅
哈萨克人是名副其实的“马背民族”。他们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马,哈萨克族有句谚语:“英雄靠骏马,飞鸟凭翅膀。”
叼羊是哈萨克牧民传统的竞技活动,叼羊活动开始前,牧民们会将一只宰好的两岁小羊放在草地上,一声令下,数十名骑手就会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过去,他们时而聚集在一起抢夺,时而冲出重围,你追我赶。获胜者将夺到的小羊丢在谁家毡房门口,就预示着谁家福运来临,于是这家人会将小羊煮熟,置备酒菜,招待众人,如同过节一般。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这是西部歌王王洛宾对哈萨克青年男女“姑娘追”场景的描写。每当繁花似锦的夏季来临的时候,哈萨克牧民就会举办“姑娘追”活动,一群青年男女骑马并行,小伙子可以随意向姑娘说俏皮话、开玩笑,此时的姑娘只能默默忍受。到达指定地点后,小伙子要机敏地甩掉姑娘往回跑,这时姑娘会放马追赶,一边追,一边用皮鞭抽打前面的小伙子。如果姑娘喜欢这名小伙子,就会虚晃几下皮鞭,或者轻轻打在小伙子的背上。若是不喜欢,就会狠狠抽上几皮鞭,以此来惩罚他刚才的过头言行。
哈萨克牧民能歌善舞,并且能够即兴赋诗,每一个姑娘都能舞动出美丽的舞姿,每一位小伙儿都能弹奏出动人的音律。阿肯是草原上的诗人和歌者,他们抱着冬不拉,即兴演唱,吟游四方。有一种说法,世上走路最多的是哈萨克人,世上搬家最勤的也是哈萨克人。哈萨克牧民每年都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赶着牛羊在春夏秋冬牧场中迁徙,他们称之为“转场”。在长途的跋涉中,歌声就是哈萨克牧民最好的陪伴。
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哈萨克牧民就会身着盛装,骑着骏马,从四面八方赶到鲜花盛开的夏季牧场,参加阿肯弹唱会。夜晚来临时,哈萨克牧民会围着篝火,弹起冬不拉,边唱边跳,等到唱累了跳累了,就坐在地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常常通宵达旦,乐而忘返。
在新疆民歌中,我最喜欢的是哈萨克民歌《都达尔与玛利亚》,这首歌也是由王洛宾改编的。此前,我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巴扎上听过这首歌,但那次距离舞台较远,场景、灯光又很现代,感觉不到歌曲表达的意境。
在喀纳斯村,我们有幸参加了一场篝火晚会,欣赏到了哈萨克牧民原汁原味的阿肯弹唱,几名哈萨克青年男女怀抱冬不拉,围着火堆,唱起了动听的《都达尔与玛利亚》: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赛蒂玛丽亚,
那天我在山上打猎骑着马,
正当你在山下歌唱,
婉转如云霞,
歌声使我迷了路,
我从山坡滚下,
哎呀呀,
你的歌声婉转如云霞。
……
今天晚上请你过河到我家,
喂饱你的马儿带上你的冬不拉,
等那月儿升上来,
拨动你的琴弦,
哎呀呀,
我俩相依歌唱在树下。
歌词充满诗意,歌声优美动听,歌中依然离不开他们心爱的马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