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亚

白癜风如何复色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一、位置与范围

1、中亚方位图

2、中亚政区图

图解中亚的地理位置

1.写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山脉   B:高原   C:丘陵   D:平原   

E:沿岸低地F:沙漠①海②海

③湖④河⑤河⑥河。

答案:1.A:天山B:帕米尔C:哈萨克D:图兰E:里海沿岸F:卡拉库姆①里②咸③巴尔喀什④阿姆⑤锡尔⑥额尔齐斯。

2.中亚的河流有什么特点?成因是什么?

提示:特点:除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外,其他全部为内流河、内流湖。

原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河湖水量少,不易外泄。

3.大量引用④和⑤两河的水进行灌溉,对②湖会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变化对周围气候有什么影响?

提示:会使咸海的面积不断缩小。由于咸海水面逐渐缩小,削弱了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咸海一带的气候越来越恶劣,夏季更热,冬季更冷,风力变大,滩地上空盐粒被风扬起。

 

  

A:丘陵   B:阿斯塔纳(城市)   C:湖    D:海   E:海

F:河G:河H:河I:平原J:河K:湖

L:河M:(城市)N:海O:河。

答案:A:哈萨克 C:巴尔喀什 D:里 E:咸F:伏尔加G:乌拉尔H:阿姆I:图兰J:锡尔K:巴尔喀什L:伊犁M:阿拉木图N:里O:乌拉尔。

二、自然特征

1、地形

以丘陵、平原(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为主,天山山脉由我国新疆中部横跨中亚东部地区。

2、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为草原、荒漠。

3、河湖

多为内流河(阿姆河、锡尔河等),外流河有额尔齐斯河。

1、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的原因

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的原因

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西部:有流量相对较大的伊犁河的淡水注入;

③东西连接处水域狭窄,两侧湖水交换不畅。

2、咸海面积逐年变小对当地有什么影响?

3、请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角度分析咸海缩小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人为原因: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增多,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流域内植被破坏、生态恶化、降水量减少。

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于年1月17日踏上东归征程,7月8日前后抵达伊犁河流域。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析图过程]

答案:(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 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2)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三、人文特征

1、民族

多民族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

2、农业

耕地面积广大,牧场辽阔。依靠灌溉种植小麦、棉花。有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产区,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思考与交流

(1)你觉得中亚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怎么样?

有利:平原广阔,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不利:降水稀少(限制因素)

(2)中亚资源丰富,但气候干旱,当地人们过量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请问中亚过量引水灌溉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答案:土壤次生盐碱化;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入湖水量减少,湖面面积萎缩;沙尘暴频繁发生等问题。

3、工业

采矿、冶金、军事工业发达,木材缺乏,机械、轻工制品进口。

4、资源

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

中亚管道:点亮丝路经济带;合作共赢:中国中亚齐受益;前景广阔:能源合作谱新篇。

5、主要城市: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中亚最大城市;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重要铁路枢纽。

塔什干风光

阿斯塔纳的建筑

1、中亚概况

2、中亚地区特征各要素

四、地区时政热点

1、上海合作组织

成立背景: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北约趁机东扩。“北约东扩”在东欧扩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挤压了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中国的和平崛起,美国认为对其构成威胁,趁中国羽翼未丰之际,在西部威胁中国的安全。由此可见,老美一切的所作所为和伎俩,都是冲着俄罗斯和中国来的,因为强大的俄罗斯阻碍了“北约东扩”,因为崛起的中国阻碍了它全球战略。所以,它们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扳倒中国,斗垮苏俄,强壮美国,称霸世界。狼来了,怎么办?中国和俄罗斯要想彻底粉碎美帝国的野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了。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SCO),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从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成员国: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年吸纳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2、“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亚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东起我国古代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到地中海、黑海沿岸。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无疑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而能源合作则被认为是重中之重。中国与中亚经济和资源的互补性决定,以油气为代表的能源合作,既是促进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多赢项目,同时也是造福多国百姓的现实选择。有“第二个中东”之称的中亚地区,是世界瞩目的油气资源富集区。

3、第二亚欧大陆桥

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中亚地区是联系亚欧两地(连接太平洋西岸和大西洋东岸)的陆上交通要道。

下图中的L湖是中亚地区的咸海,图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繁爆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人们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R1、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影响河流流量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咸海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中亚地区开垦荒地发展种植业,必须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取R1、R2两河河水灌溉,会对咸海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答案与解析:

                

  (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 气温

      

  (2)风力(风)

      

  (3)该地区气候干旱,开垦荒地使地表疏松,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沙化、沙漠化)

      

  (4)导致土地盐碱化(盐渍化、次生盐碱化);当地下水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地表或土壤中不断积累,而形成土地盐碱化。

      

  (5)流入成海的水量减少,咸海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湖水的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咸海是咸水湖,咸海湖面积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fz/7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