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虚行,遇缘则应慧海法师百年诞辰纪

――慧海法师百年诞辰纪念学术论坛侧记

中国佛教能走向世界吗?中国佛教如何走向世界?这个话题在慧海法师百年诞辰纪念学术论坛上成为的讨论的热点。

由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主办,贵州清镇东山巢凤寺、贵州省社科院佛教文化研究院承办的“贵州省年佛教讲经交流会”及“慧海法师百年诞辰纪念学术论坛”,于年12月3日至4日在巢凤寺举行。活动云集了山西五台山、云南鸡足山等国内佛教圣地的高僧大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50余人,其中不少国内外知名的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说,中国文化中国佛教走向世界是大的趋势。印度佛教中国化,是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佛教。如果中国佛教走向世界则要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如何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而再走出去的中国佛教是一个变化了的佛教,跟其他文化圆融的佛教,而这个佛教不能只表达我们的声音,必须尊重当地的文化,当地的风俗。

原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周笃文先生说,关于中国的文化和佛教能不能走出去这个问题,我愿意借一位智慧的英国老人汤因比博士的一句话,“如果有来生,我愿意生在中国。因为我觉得,中国今后对于全人类的未来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是生为中国人,我想自己可以做到某种有价值的工作。”“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征服野心的民族。”“由中国文化和佛教传统这一共同遗产来看,他们都是连结在这一纽带上的,并且就中国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

这是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与日本著名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的对话。他们对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进行了长达40个小时、跨越两年时间的对谈。后有《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一书出版。

周笃文先生说,中国是讲天下统一的,所谓天下统一我要加个注解,《易经》上讲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即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说明,中国的儒家文化和经过中国化的佛家文化必然要走向世界。

再举一个例子,康熙皇帝年为宣武门教堂作了一副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这副对联时极为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所以我乐观地认为,中国的文化和中国化的佛教相结合必定会走向世界。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贵州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贵州清镇东山巢凤寺住持通植法师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问题。他说,有这么一句话叫“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是有心的,只要有心他就可以创造世间的一切万法,一切都从心里出来。所以,佛把中国的文化乃至中国的佛教文化传到西方去,则要看这个西方人的心,他是怎么去理解和接受的。

而谈到心,心有两种,一种是真心,一种虚妄心。真心就是我们自性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后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如来藏,真如妙性,人人具备,是被诸佛所证众生本具的东西。另外一个就是虚妄心,是我们的意识、见解和思想。为什么说它虚妄?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这样看,明天那样看,它是无常变化的,而这就是我们人类的世界。我们只有从这个纷繁变化的世界中回归到一个自性的真如法界,那就彻底一样了,那就是回家,那就是回归自性,那就是成佛。

所以中国佛教能不能传到西方去?能不能让人家完全的接受?那就要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机缘,能不能把心带回家。

据介绍,慧海老和尚是我国佛教界的著名高僧、贵州佛教领袖、中国佛教协会咨询委员会副主席、贵州省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原贵阳市黔灵山弘福寺方丈,于年6月9日在贵阳圆寂,世寿96岁!老和尚为弘扬佛法,振兴贵州佛教事业,足迹踏遍黔中各地,在数十年的时间里,重修祖庭、寺院多座。同时,老和尚还组织全省文史界、佛教界专家、学者,整理有关贵州的佛教典籍,结集出版多万字的《黔灵丛书》,受到文史界、宗教界的普遍好评。

佛法讲“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为纪念慧海老和尚百年诞辰,藉此挂牌成立了“慧海书院”,并以讲经交流和学术论坛方式聚集了教界高僧大德、学界专家学者在此共同研讨佛法大义,以及如何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助力和谐社会建设,是巢凤寺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贵州省年佛教讲经交流会

慧海法师百年诞辰纪念学术论坛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manz.com/htfz/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