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阿拜middot库南巴耶夫

阿拜·库南巴耶夫歌曲—《八行诗体》音乐形态分析

莱再提·克里木别克谢飞

(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八行诗体》是阿拜·库南巴耶夫歌曲的典型代表之一;《八行诗体》具有谱曲能唱,离曲能吟的诗歌特点。本文略析了阿拜·库南巴耶夫歌曲《八行诗体》不同版本在口传心授过程当中,由演唱者二度创作从而造成明显的音乐形态的改变。

关键词:阿拜·库南巴耶夫《八行诗体》音乐形态

阿拜·库南巴耶夫(-年)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对哈萨克民族的历史进步、铲除哈萨克民族的积弊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于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改变了哈萨克诗歌的形式,创造了更富于韵律的《八行诗体》。

一、阿拜·库南巴耶夫歌曲——《八行诗体》歌词的结构

阿拜·库南巴耶夫在《八行诗体》中打破了哈萨克传统的严整的格律诗俗歌体每段四行,每行十一个音节的诗歌,创新为交错音节的诗歌,在一个诗段中,每一个诗行的音节数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形式。八行诗体是八行一组的格律和“五五八+五五八+八八”式音步的长诗,其诗在哈萨克歌曲中独具一格,形式方面阿拜·库南巴耶夫把哈萨克诗歌中只有十一音节、四行一组的格律和七音节的长诗,创新为每组六行、七行、八行的诗,在诗的音节上少至四音节,多至十三个以上诗体。《八行诗体》就是音节数目不相等的混合音节的歌词,八个段落没有副歌部分诗行。这首歌曲的歌词共有八十个自然行,十段歌词[1]。可以图解为:△△△△△//△△△△△//△△△△△△△△。诗行的结构在哈萨克歌曲创作中非常罕见。以下是其中一段的哈萨克文歌词:Tama藜toqteq,△△△△△/dзum藜s藜dзoqt藜q,△△△△△/Azd藜raradambalas藜n,△△△△△△△△/Talasepbosqa,△△△△△/daзawbol藜pdosqa,△△△△△/qorbol藜pqur藜pbaras藜耷,△△△△△△△△/夼tirik∫aimboldioy,△△△△△△△△/夼kinerwaq藜ti耷bold藜掼oj.△△△△△△△△

歌词大意:饱食而无所用心,/悠闲而不务正事;/会使人走上邪路;/无端的争吵,无休止的掳掠,/会毁坏我们的民族;/经过苦难的人民,/早就应该悔悟!/是谁教唆你们,成天在阿吾尔闲转,/拉去别人的牲畜?/终究有一天,/你们会得到,/应有的报复;/你们会见到,/作孽者的归宿[2]。

《八行诗体》这首歌曲中得以看到哈萨克语没有声调的、多音节的、词有轻重音之别的特点。歌词中还可以看到词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上的特点。笔者认为《八行诗体》歌曲的旋律优美与歌词贴切,易唱易学。

二、阿拜·库南巴耶夫歌曲——《八行诗体》歌词的内容

阿拜·库南巴耶夫的《八行诗体》创作中纳入了大量的社会题材,使《八行诗体》这一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因注入了时代精神而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时代感并具有真情实感的歌词。人们通过歌唱的形式来传唱、从歌词的内容中受到教育。阿拜·库南巴耶夫的社会责任感和诗歌的时代精神,反映了诗人把振兴哈萨克人民放在首位,表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阿拜·库南巴耶夫歌曲的题材和他生活的时代、生活积累有密切的关系。他通过大量的教育诗、讽刺诗、抒情诗,撰写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题材,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生活。他善于用非常短的诗行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哲理,深刻的哲理由剔除了杂质的、纯洁的哈萨克语言表达出来,使阿拜·库南巴耶夫的诗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当我们拜读以下阿拜·库南巴耶夫《八行诗体》作品时,他的诗歌是一把刺向敌人的利剑,瞄准要害,毫不留情,诗人那字里行间无处不流溢出的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只身抗击邪恶的无畏勇气和指点江山的气度与智慧。例如:要懂得务农,/要学会经商,/生活才会变得富庶;不道德的行为,不劳而获的财富,/只会招来痛苦;//无聊的嬉戏,/无目的地追逐,不是正当的业务;/只有辛勤的劳动,/是生活的唯一出路。乘马的已经远去,/步行的被撂在后边,/谁可以做知心的伙伴?作为思想界的战士,阿拜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我决不半途而废/即使囊空和路远”《八行诗体》[3][4]。他为本民族的利益而求索奋斗,却不被理解,甚至遭坏人的诬陷、谋害。知音难觅。阿拜·库南巴耶夫向世人指出:“科学和技术是生活的钥匙,掌握了科学和技术便会赢得各种财富。”在词句中,作者通过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行为的描写,袒露了自己内心凄清悲凉的心理状态。通过作者个人的感受来反映现实,有真实,有时代感。他的歌曲充满诗意、感情真挚的歌词让人们回味无穷,而且歌词充实的精神境界触动了歌曲的灵魂。

阿拜·库南巴耶夫的《八行诗体》的句里行间中蕴藏着极大地美感,易唱、易听、易懂,使诗歌艺术质量和音乐旋律美感打动了善于歌唱的哈萨克人民。其次,《八行诗体》的旋律婉转悠扬、有时高亢豪放,歌曲这种特点的形成与当时哈萨克社会现实生活和风格、生活场景、气氛直接联系。他的歌词充实的精神境界触动了歌曲的灵魂,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民族之间的互相了解,丰富和弘扬了哈萨克民族总体音乐文化。

三、阿拜·库南巴耶夫歌曲——《八行诗体》音乐形态分析

《八行诗体》旋律、节奏来自于哈萨克人民的生活,是现实生活律动的一种提炼或反映。由于阿拜歌曲的歌词有谱曲能唱,离曲能吟的诗歌特点,我们从以下《八行诗体》谱例中可以看到通过口传心授歌唱方式的流传的不同版本。

谱例1:《八行诗体》①

谱例2:《八行诗体》②

谱例3:《八行诗体》①

谱例4:《八行诗体》②

从乐谱表象上来看,虽然四份谱例全部使用相同的诗歌作为歌词,但歌曲音乐旋律的差别非常之大,这些差别,应当与多年的歌曲传承过程中,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影响有关。由于哈萨克族民族音乐自身的传承特性,所以造成乐谱有以下的不同:

首先,从四段歌曲的乐谱整体旋律感初判,会发现谱例1、2是同一种旋律风格,而谱例3、4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旋律风格。

关于谱例1使用E自然大调谱表记谱,旋律调式调性,根据旋律围绕的终止音和收束音来判断,该旋律为E自然大调。谱例2的记谱,相对较为特别,该旋律使用G自然大调调号的谱表来记谱,但是终止音和收束音,都围绕D自然大调主音建立调式调性。也就是说,旋律线条基本相同的两首歌曲,一个是E自然大调,一个是D自然大调。通过常规的声乐作品乐谱表象分析,可以发现谱例1的音区比谱例2的音区要高出大二度,这与歌曲在实际演唱使用过程中的多重影响因素有关。

谱例1、2都是变换拍子,以最基础的单拍子2拍子和3拍子为主,谱例1以3拍子为主导,而谱例2恰恰相反,以2拍子为主导。通过清点小节数与拍子总数,会发现谱例1有45个拍点,而谱例2却只有33个拍点。由此,我们必须回到对于歌词(八行诗)的格律研究当中去,将其与音乐旋律本身的乐句微观结构对比,才能发现两首作品的本质区别。谱例1当中,八行诗的第一句,对应的是两个3/4拍的小节,既一个乐节;而谱例2中,八行诗的第一句,对应的却是独一无二的一个4/4拍的小节,是单一的一个乐汇。仅由此就可以发现,谱例2歌曲旋律的律动整体感要比谱例1强很多,相同的一句歌词压缩在一个小节内,小节与小节之间的连接,歌词与歌词之间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凑,从而使得歌曲本身延长的速度不能过快,应当记拍速度要慢于谱例1。但是,从听觉效果上来说,谱例2的音乐行进感更加明显,流畅感更加鲜明。

谱例1、2有着相同的地方,即是乐句结构的划分。虽然歌曲的歌词分为8句(由八行诗本身诗句结构决定),但是乐句的划分却惊人的相似。谱例1、2都分为三个乐句,形成非方正的对比乐段结构。三个乐句的非方正对比乐段,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民间歌曲当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形式。但谱例1、2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的第一个乐句都是对应3句歌词,第二个乐句也对应相同的3句歌词,最后一个乐句对应完全相同的2句歌词,这是非常明显的。虽然说两首歌曲的乐句小节长度与拍子数并不相同,但是歌词对应的布局位置,是完全一样的。还有第二点相似之处,既调式调性结构音的使用,是基本相同的。谱例1当中,第一乐节(八行诗第一句诗对应的旋律)落在B音上,是E自然大调的属音;而谱例2的第一小节(八行诗第一句诗对应的旋律)落在A音上,是D自然大调的属音。从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谱例2与谱例1只是因为定调音高有所差别,但调式调性的布局是完全相同的,他们都使用了自然大调,而且相对应的歌词落定的调式内的结构音都是完全相同的。

通过以上相同的分析方法,可以拆解谱例3、4的具体音乐形制。首先这两首也使用了八行诗作为歌词的歌曲,与谱例1、2的区别在于,它们都是小调式为基础的旋律。乐句的划分与乐段的属性,和谱例1、2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它们同样是都分为三个乐句,形成非方正的对比乐段结构,第一个乐句都是对应3句歌词,第二个乐句也对应相同的3句歌词,最后一个乐句对应完全相同的2句歌词。只是节拍和调式结构音的使用千差万别。谱例3的调式调性为d自然小调,而谱例4的调式调性则为清晰的e自然小调。谱例3的节拍以2/4为主导,但是对应相同的歌词的乐句、乐节就变得更繁复,更加细碎;谱例4是一种更加宽放的记谱方式,使用单一的4/4拍子来记谱,使得旋律线条从节奏基础与节拍的配合上,显得更加的流畅。

由此可见,以上以阿拜·库南巴耶夫《八行诗体》在长时间的传承与自然流传过程当中,已经产生了由演唱者二度创作从而造成的明显的音乐形态的改变。虽然不同版本的同一首《八行诗体》旋律线条都不一样,但是在音乐微观结构(乐句与乐节)与八行诗体的每(行)句诗歌歌词的结构收束,是紧密相连的。虽然每句诗歌的格律是不相同的,但是与音乐结合的时候,在演唱气息的间歇停顿的节奏感方面来看,是完全一致的。这一点,与其他的哈萨克民族民间歌曲与即兴演唱歌曲相比较来看,是有明显区别的。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既是由于阿拜·库南巴耶夫的《八行诗体》特殊的哈萨克诗歌结构形式与常规哈萨克诗歌的不同所造成的。由于诗歌音节组合的特殊,造成歌者在演唱传承的过程中,都会以考虑《八行诗体》的每一行诗词之间的间歇停顿,与诗句之间句与句连接时所需要的整体律动的顿挫与连贯感;所以不同的歌者虽然使用不同的旋法与节奏甚至是速度来处理该《八行诗体》的此段诗歌,但最终诗歌本身的吟诵语感,还是能够清晰的被反映出来。

阿拜·库南巴耶夫歌曲——《八行诗体》的旋律优美、易唱易学,深受哈萨克族人们的喜爱和传唱,他的《八行诗体》富有音乐性、充满诗意、感情真挚的歌词让哈萨克人们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哈]贾尼别克·卡尔曼诺夫.哈萨克民歌与创作歌曲[M].阿拉木图:乌涅尔出版社,:98-.

[2]苏北海.中国哈萨克族文化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3][哈]阿拜.阿拜诗选[M].哈拜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87-91.

[4][哈]阿拜.阿拜箴言录[M].粟周熊,艾克拜尔·米吉提译.北京:民族出版社,0:-.

MorphologicalAnalysisofAbayKunanbayevSong—“EightLinePoem”Music

LaizaitKelimubiekXieFei(MusicalInstitute,XinjiangNorm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Abstract:“EightLinePoem”isonetypicalrepresentativeofAbayKunanbayevsongs;“EightLinePoem”hassettomusicwhichcansing,andwhichcanrecitepoetryfromsongfeatures.ThispaperanalyzestheAbayKunanbayevdifferentversionsofthesong“EightLinePoem”intheprocessinthemouthandheartaward,andthesingerchangedasecondtimetomakemusicalformschangesignificantly.

Keywords:AbayKunanbayev;EightLinePoem;Musicform

中图分类号:J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04

收稿日期:-05-29

作者简介:莱再提·克里木别克(-),女,哈萨克族,副博士,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哈萨克族民间音乐、声乐教学。

基金项目:年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亚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招标课题“新疆伊犁河流域哈萨克族音乐生活与生态调查”(C05)。

(责任编辑:杨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dl/55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