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第四届丝博会开幕之前,哈萨克斯坦代表团应我市邀请,参加“渭南市产业合作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仪式结束后,代表团来到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参观交流,是什么吸引他们来到了这里呢?我们一起来看。
5月10日,哈萨克斯坦代表团刚下车,就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校领导陪同代表团参观了检测中心、果业研究中心和3D打印中心,穆拉特·茹里诺夫院长对眼前的设备颇感兴趣,不停的询问设备的功能和原理。
随后,代表团来到了艺术中心,这里不但精心安排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精彩节目,而且还现场表演书法、剪纸和水墨画,同时,穆拉特·茹里诺夫也拿起了毛笔,留下了象征中哈友谊长存的墨宝。
代表团还参观了中医药实训楼,在这里,代表团参观了中草药从种植到生长直至制药的整个过程,并体验了中医诊脉、针灸、还主动亲身体验,惊叹中医的博大精深。现场活跃的气氛,热情的招待,充溢着浓厚的情谊。
最后,在“中哈高等教育丝路合作洽谈会”上,双方签署了农学领域合作协议,中医领域合作协议,哈方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授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立农业大学”的牌匾。此次访问不但增进了双方的农业和医疗领域的合作,而且为两地人民的友好交流搭建了平台。
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主席安胡塞:我刚在北京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刚好习主席发言就说,现在一带一路必须在教育上,大学上合作,我们签这协议刚好是在教育上,在中医上,农业上的合作,我想是哈萨克斯坦对中国的合作,刚好就缺专家。
眼前这个说着一口陕西话的人,是陕西的一位特殊“老乡”,他就是哈萨克斯坦“陕西村”的村长,安胡塞。
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主席安胡塞:哈萨克斯坦有八万陕西人,咱中国把这叫陕西村,这八万人在那儿住了年了,我是在哈萨克斯坦出生是第四代人,可是咱的人还是爱国,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文化,还保留的传统文化,保留的陕西方言,我们是欢迎咱渭南的人,咱陕西的人,欢迎咱中国人,到哈萨克斯坦来,到陕西村来浪来。
渭南人都在看
寻找渭南老记忆
老地名里藏着老故事南塘北塘是怎么来的,您知道吗?
渭南文明再升级:每周三将设立为文明礼让日社保卡除了买药还能干什么这六大功能很重要“黄河流过家门口”沿黄公路带给您哪些改变小区用电户表改造已全面启动!您家参与了吗?编辑/李辉初审/郭晶终审/高红星
《东秦百姓》热线—
—
首播18:15重播20:::35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渭南广播电视台《东秦百姓》
下载安装渭南手机台
填写邀请码Sn7ppU
可获得由《东秦百姓》送出的精美礼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