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给中亚地区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变化,又产生了何种深远影响?《环球时报》记者带着上述问题,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采访了上合组织前秘书长博拉特·努尔加利耶夫。他表示,很高兴在这10年里他所有期望都已实现,只要对比一下10年前后路网图的变化就能知道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如何从中受益,而那些批评说不应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是目光短浅的,难道要保持不发展,只生活在没有柏油路的中世纪时代?环球时报:当您第一次听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时,您有何印象?又是如何理解的?努尔加利耶夫:尽管当时这个倡议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但它在哈萨克斯坦和其他潜在参与倡议的国家中,得到了积极反响,因为它被看作是一种合作的邀请。当然,了解该倡议的整体范围花费了一些时间。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曾在中国工作,知道此类倡议或战略是如何认真准备的。我理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对未来的投资,中国意在立足于当时自身已经取得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反过来邻国和友好国家的发展也能促进中国发展。在年,中国已经崭露头角,因此我认为这将会产生巨大政治和经济影响。事情确实如此。我很高兴地说,在这10年里,我所有的期望都已实现。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过去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的成就?特别是如何促进中亚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的发展?努尔加利耶夫:一直以来,中亚地区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尽管我们拥有很多外界急需的原材料,但运输是个问题。哈萨克斯坦以及一些其他中亚国家都认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帮助本国发展铁路、公路、港口设施,特别是经济区、海关加工站以及用于储存货物的联合仓储设施,在基础设施升级中迈出革命性的一步。只要我们对比看看这十年前后路网图的变化,就知道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如何受益。一些项目仍在实施中,但有些已经在运作中,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发展。此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吸引人的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