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们对于美食可以说是深有研究,而中餐也被公认为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所以无论是什么物种,只要能吃,就一定会被中国的吃货大军给盯上。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我国的餐桌上几乎很少出现马肉的存在,而在市场上也很少能够见到售卖马肉的摊贩。那么,马肉为什么没有在国内火起来,是因为不好吃吗?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我国,有句俗话叫做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由此也可以看出驴肉有多么的美味。而对于比驴还要高大的马来说,马肉的味道丝毫不逊色于驴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有多万匹马会被屠宰,但这些屠宰马匹的国家大部分都是欧洲国家,或者是一些有着游牧文明的国家,比如哈萨克斯坦,这个国家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有着非常悠久的游牧文明,在过去更是被称之为马背上的民族,所以这个国家和马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不过它们养马可不仅仅只是用来当坐骑的,同时也会将马匹杀掉,然后做成美味佳肴来进行食用。
而哈萨克斯坦的人们之所以喜欢食用马肉,是因为马肉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其它营养物质,并且由于马匹经常奔跑,所以马身上的脂肪含量很少,这就导致马肉大部分都是瘦肉,吃起来口感也要比牛羊肉等更胜一筹。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马肉当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人类的新陈代谢,让人体的机能更加高效健康的运转。
虽然使用马肉的好处多多,但是在我们国家几乎很少能够见到马肉的存在。我国的餐桌上频繁出现的只有鸡肉,猪肉,牛羊肉等肉品。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人不喜欢食用马肉呢?经过不断的分析与调查,发现中国人不喜欢食用马肉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因为历史原因。在我国的历史上,马匹在古代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交通工具,无论是官员的出行,还是将士们的征战,都需要用到马匹,就连刺探情报的人员也都需要马匹作为交通工具来达到快速传递情报的效果。所以在历史上,人们将马匹看得无比重要,而马匹的地位也要比其它大型的牲畜要高上许多。甚至在唐代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还专门为曾经跟随自己作战的六匹马刻了石碑,以此来纪念它们,这就是著名的昭陵六骏。而在古代的时候,马匹也分为很多等级,其中最受人喜爱的就是汗血宝马,古人喜欢它,就像现代人喜欢跑车一样,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所以知道现在马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不忍心去杀害它们。
第二个原因则是价格因素。要知道饲养马匹是非常浪费钱的,因为马匹非常善于奔跑,所以它体内的脂肪含量很少,这和猪牛羊等牲畜不同,人们在饲养猪牛羊等牲畜的时候,只需要很少的饲料就可以将它们的脂肪养起来,等到成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宰杀掉进行售卖了。但是马不同,由于它天生喜爱运动,所以在食物与肉的转化之间就非常的缓慢,为了增加马的体重,饲养人员就不得不加大饲料的投放,这样一来,无形当中就会增加饲养成本,而饲养成本增加以后,马肉的售价必然会随着增高。
本来国人就不喜欢食用马肉,再看到马肉那昂贵的价格,自然也就无人问津,连销路都没有,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饲养马匹了,所以在我国才会很少见到售卖马肉的摊贩。当然了,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一些地区的人们也会对马肉青睐有加,就比如我国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族,这里就保留了吃马肉的习惯,熏马肉和熏马肠都是当地的一道特色美食。除了哈萨克,在我国的广西地区,一些人也都擅长利用卤水来处理马肉,然后做成卤马肉来进行售卖。不过对于国人来说,马匹从古代就一直伴随着人类一路发展,可以说也算是一大功臣,因此人们对于食用马肉自然是无法接受。
那么如果换作是屏幕前的你,你会食用马肉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