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哈萨克斯坦生活体验一

我的哈萨克斯坦生活体验(一)

大家好,我是同享志愿者于宸妈妈!

人生总是有很多变数,就像我现在生活在哈萨克斯坦,上一个五年计划中就没有规划。

老公今年因为工作需要外派哈萨克斯坦,任期是四到五年。他这边确定后我就开始纠结要不要随任,带着9月份就要上四年级的于宸一起去哈萨克斯坦。对于我来说,跟着去就要放弃工作,毕竟已不是可以随意折腾的年纪了;作为妈妈考虑最多的是孩子,如果不随任的话我和于宸在北京,虽然每年可以探亲、休假,但一年也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大部分时间一家人不能在一起的。觉得孩子在这个年龄长时间不跟爸爸生活在一起,对于她的成长会有缺失、遗憾,为了一家人在一起,我辞掉了还算不错的工作,早春时节带着于宸随她爹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

经过半年的生活,对于哈国也略有了解,今天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生活在哈国首都阿斯塔纳,年哈萨克斯坦将首都由阿拉木图迁到阿斯塔纳,这应该是最年轻的首都了吧?夏天的时候比较热,有那么一段时间持续30多度,据说冬天特别冷,最冷零下40多度,而且长达6个月!马上就要经历冬天了,要亲身感受那种极寒的天气啦!这里属于半沙漠半草原气候,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没有雾霾,跟北京相比这算是最大的优点了,每当我在朋友圈晒蓝天白云,就被北京的朋友和同享的志愿者们敲打……

阿斯塔纳著名景点:生命之树

民以食为天,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最先从饮食开始适应。在饮食方面,哈萨克斯坦与新疆比较相似。他们的饮食比较单一,跟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没法比。牛羊肉、奶、面食、蔬菜等是哈萨克人民的主要食物。超市、市场各类奶制品特别多,常见蔬菜土豆、洋葱、胡萝卜、番茄、圆白菜为主。与国内比蔬菜水果太少,各种长的像草的东西游牧民族一般是不吃的,据说是给牛吃的。常见的蔬菜除了上述几种也就是茄子(皮子厚的不的了)、西葫芦、黄瓜、青椒、生菜、大白菜、芹菜、菠菜、小茴香等少有的几种,想想我是多么的可怜,吃绿叶菜都是奢望。在北京买菜的时候会发愁,因为种类太多不知道买什么,每顿吃三五种菜可以一星期之内可以不重复。在这买菜也愁,因为品种太少没得买,一周可以重复吃多次。水果也只有很普通的几种,不像国内那么多品种(朋友们开玩笑,不知道x东会不会给我送点北京的菜来)。

大串的烤肉,我家三个人一般要两串就够吃

在饭店蔬菜沙拉翻来覆去差不多就是这样,白色的是各种乳酪。

哈特色主食:烤包子,馅儿以牛、羊肉+洋葱为主,也有土豆泥或者是奶酪馅的。

哈萨克斯坦官方语言为俄语和哈语,像我一样两种语言都不懂的人在这边生活还是不太方便的,虽然现在各种翻译软件很多,实际生活中用起来却不是很方便。我自己很少外出,去超市买东西也只看价格,收银台直接交费。偶尔自己打车,就靠用手比划。

哈国的城市建设还是比较落后的,城市风貌也很一般,高楼大厦不是很多,阿斯塔纳作为首都整体建设不如国内的二级城市。生活小区不像国内那么大,但基础设施比较便民利民,随处可见的健身器材、孩子娱乐设施及残疾人通道等。城市很干净,路面上基本看不见垃圾,有专门划分出来的高于路面的自行车道和行人区域,在这边过马路,都是行人优先,要是你站在路边斑马线,他们会主动停下等你过了马路他们才走,你如果不走,那些司机就比划让你赶紧走哦!

虽说哈国生活了半年,但是出门打车被忽悠也是司空见惯的,譬如我作为一个外地人,当初就曾被蒙过。在异国他乡的今天,虽然语言生活多有不便,但是,孩子能够适应当地的生活、照常上学,这是让我非常欣慰的一件事情。

于宸现就读于一所英语学校(HAILEYBURY),在学习内容、形式上与国内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她在国内应该是4年级,在这边对应的是5年级,她在国内英语没有上过培训班,刚到这里时因为是英语教学还是不太适应,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她已经基本能听懂老师的授课,与老师、同学也能正常交流。我原先预计她要适应一年左右适应学校的生活,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以后我会把于宸在学校学习的情况给大家作详细的介绍。

课程表

END

点赞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快乐!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manz.com/htsc/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