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对高标准生产任务,挺身而出,认真研究图纸的每一处细节,用一颗匠心去制作精品,水平之高令人称赞。
他,面对棘手的工作难题,没有退缩,二话不说主动请缨去现场,在泥浆里摸索答案,让难题迎刃而解。
他,面对待改进的技术关卡,悉心摸索,带领徒弟反复钻研,在试验中找到创新方向,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小编采访了6位来自机械公司的先进劳动者,面对他们神采奕奕、忙忙碌碌的面孔和身影,我们为他们身上闪烁着的甘于奉献,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所震撼,也由此明白了这些劳模、先进背后的故事。
上一期我们看到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邹国瑾,抓生产管理一丝不苟的徐文明以及年轻的车间管理人才贾霖的先进事迹。
这周带领大家聆听“全能型”劳模刘延明,年轻人的“好老师”李奉仓和荣誉满身的创新人才贺显林这三人的人生故事。
刘延明
刘延明,就职于公司桥隧机械分公司。自年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勤奋进取,勇于奉献,赢得了公司上下一致赞誉。曾多次荣获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并于年获得铁道部劳动模范称号,年获得“陕西省能工巧匠”称号。虽然他的专业工种是钳工,但是好学的他,对于各种生产机具都能熟练掌握,直至精通,是一位“全能型”人才。
获得荣誉
年铁道部劳动模范称号
年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称号
年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
“学习型”人才自参加工作以来,面对新技术、新设备,刘延明积极探索学习,细心琢磨,书桌上放着《机械基础》、《机械设计》、《技术革新之路》等书刊杂志,每到空闲时间便仔细阅读,遇到能用上的技术,他就反复试验摸索,争取应用到生产实际中,不断提高工作技能。仅仅高中毕业的他,通过自学所掌握的知识远比一些大学毕业生多,机、电、液压方面的难题他都能解决,是名副其实的全能型人才,被工友们称为“拼命三郎”。
“技术型”人才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刘延明千方百计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车间有一台液压压力机的液压系统出现问题,桥隧分公司的技术员、工程师都觉得棘手,刘延明一边翻看液压资料,一边细心琢磨,半个月时间,把整个液压系统全部检查了一遍,甚至每一个针眼细的液压孔都不放过,终于找到故障点,修好了设备。在西康铁路隧道施工中,公司加工的一台衬砌台车在脱模时出现了问题,刘延明听到这个消息后,主动请缨去现场,协助解决问题。他相信自己经手制作的台车不会轻易出现脱模问题,到达施工现场后,顾不上休息就去查看台车,发现台车侧模下沿侵泡在泥浆里,他二话不说,直接用手去泥浆里侧摸索了一阵,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是施工方在侧模下方垫了一块木板,木板的一部分被混凝土掩埋住,露出的一部分卡住了模板,以致于侧模无法收回,造成了台车脱不了模,他让工人砸掉这一部分障碍后,侧模收放自如了,让难题迎刃而解。
“创新型”人才刘延明同志始终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年,公司桥隧分公司承揽了西安地铁3号线沿线车站人行天桥加工任务,天桥横跨公路主干道,车流量大,为保障交通正常运行,架设安装的时候不能进行封路施工。项目开工前,桥隧分公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架设安装方案,刘延明作为大家公认的技术能手也列席了会议。这项工程的难点是现场焊接,刘延明仔细琢磨后,在现场设计加工了一套简易起吊小车,既安全又方便,节省了几万元的租车费用,顺利完成了施工。
“敬业型”人才刘延明始终秉持着无私奉献和大局为重的精神,工作近40年来,加班加点从不抱怨,只要施工现场有需要,他从不推诿,甚至有时候连回家取东西的时间都没有,没带换洗衣服和洗刷用具,到工地以后自己买,经常是空手出差,“载誉”归来,从来都没有找领导去报过私人生活用品的账,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
“刘师傅作为项目上的一位老同志,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着模范带头的作用,干活之前总是拿着图纸琢磨并先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避免出现返工情况,他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公司桥隧机械分公司何星纬
”李奉仓
李奉仓,公司机械制造分公司结构车间的电焊技师。年兵转工后,他先后参加了公司韩城电厂抢险工程、耀县水泥厂扩建工程等急难险重工作,年被评为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虽然是一名生产线工人,但他却用自己的执着追求和敬业精神谱写了一首奉献的壮歌,收获了尊重和荣誉。
获得荣誉
年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
李奉仓同志(左一)作为获奖代表参加颁奖典礼
有人说他有进取心,是海外项目的好标兵至年,李奉仓作为公司第一批出国工作的职工,参与了尼日尔津德尔市的供水工程。由于焊接技术精湛,他专门负责管道弯头的焊接,确保每一个弯头都达到要求,无漏焊、虚焊等质量问题发生,是海外项目员工们学习的榜样。
有人说他有责任心,是年轻人的好老师年,李奉仓因工作需要调到南宁钢结构加工厂,他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将自己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循序渐进地告诉徒弟们。为了不耽误生产任务,李奉仓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教徒弟们技能,通过言传身教,使他们掌握了一名专业焊工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体现了“传、帮、带”的美好传统,培养了一批车间的技术骨干。他的多名徒弟已经熟练掌握了电焊技术,并能独当一面,非常好的完成焊接任务。
有人说他有创造力,是解决难题的好帮手南宁钢结构加工厂生产前期开工时设备还未进场,加工制作水利平模下料需人工气割,一人量尺寸划线,一人气割,费时、费力、费人工,严重影响了车间生产进度。李奉仓利用休息时间研究面板下料怎样才能不费人工,又能节省时间。经过一番钻研,制作加工了模具工装,省去了量尺寸、划线等繁琐流程,加快了气割速度。他这种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是职工们学习的楷模和标兵。
“李师傅为人诚恳,做事踏实,责任心强,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他生活中非常谦和,关心班组的每一位成员,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非常出色,教会了我们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结构车间唐启林
”贺显林
贺显林,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能力突出的高级工程师,自年7月参加工作,如今已经近17年了。他长期奋战在研究一线,秉承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发工作,运用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多年的设计经验逐步成为推动公司研发成果的得力干将。
获得荣誉
获得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工程师奖
荣誉满身的创新人才在贺显林的职业生涯中,获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年7月,他被集团公司评为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年4月,被股份公司评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年度获得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工程师奖。这一连串的荣誉称号记录在他的档案里,记录着这位有实力的创新人才在工作中的突出成绩,以及对公司研发工作做出的一系列贡献。在创新的道路上,纵然布满了荆棘和坎坷,也挡不住创新人才的热情和力量。
追求卓越的技术能手自参加工作以来,贺显林一直抱着谦虚的学习态度,苦练内功、提高本领,对自身的技术有着高要求,高标准,勤学技术技能,翻阅大量书籍,不断钻研CAD制图技巧,被同事称作“工作狂”,这位“工作狂”在年6月参加了中铁二十局职工技能大赛获制图员(CAD)组第一名,同年7月,代表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参加总公司在昆明举行的年职工技能竞赛决赛,获CAD制图第二名,被授予总公司技术能手称号,并于同年9月代表总公司参加了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收获了满满的奖项。
研发团队的创新先锋研发是产品的源头,是创新工作的主战场。而贺显林作为这片战场的先锋兵,带领着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团队从事研发工作,参与了公司重要项目的研发工作,其中不仅有长期奋战在科研战线的老同志,还有刚刚从大学毕业的科技新军,他协同这些技术人才们积极主动投入到研发工作中,统筹研发工作,结出丰硕的研发成果。其中全液压往复式机械化轨排生产线(设备)研制项目获得年集团公司科学技术特等奖和总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Ⅰ/Ⅱ-s-L-线上砂浆作业车项目获得年集团公司科学技术特等奖和总公司科学技术二等奖并被西安市劳动竟赛评为科技创新优秀成果。
“贺显林同志具有较为全面、丰富的设计研发能力和技术管理能力,从事技术工作以来,先后主持过各类隧道施工、铁路施工等设备的设计工作,在工作中能提出建设性的设计研发思路,能够把握好关键技术的应用实施,对我公司技术研发工作做出了较为突出的努力和贡献。在工作中,贺显林同志待人真诚、团结同事,具备团队组织、领导能力,是一名优秀的德才兼备的技术工作者。
——研发中心樊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