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钢铁驼队飞驰

                            

汽笛长鸣

班列飞驰

10月16日,一列搭载50个集装箱,装载南京本地外贸企业汽车配件、生活用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尧化门站出发,经满洲里口岸驶向莫斯科,货值约万美元。至此,南京中欧班列今年累计开行数量达到列,提前76天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年开行目标。

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

联通欧亚、贯通东西

跑出开放“新通途”!

畅通贸易“大动脉”

年度开行数量创历史新高

年8月,南京首开中亚班列,目的地是中亚五国;两年后的6月,从南京开往莫斯科的中欧班列正式运行;如今,南京—莫斯科以远班列、南京—蒂尔堡班列等多条线路纷纷开通,中欧班列越跑越远,成为贯通南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等国际市场经贸往来、扩大南京国际“贸易圈”的重要通道。

顾树荣摄

“中欧班列具有稳定、可靠和高性价比的特点。”南京市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军介绍,目前,我市多条中欧班列实现了班期化、常态化的稳定运行:传统中俄线路每周2班,平均时效20—25天;中亚线路每周1班,平均时效18—25天;去年新开通的南京到荷兰蒂尔堡远欧线路,每月1—2班,平均时效20天。

今年1—10月,南京中欧班列开行列车,同比增长56.74%,不仅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开行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促进贸易互通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前10个月,我市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对俄罗斯、荷兰的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9.6%、6.5%。

班列产品定制化

创新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

11月15日,整列29辆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简称JSQ车)中欧班列,满载着台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从南京尧化门铁路货场发出,运往欧洲国家。这也是我省发出的首趟新能源汽车铁路运输专用车中欧班列。

“疫情导致航运、海运运力缩减,运费大幅上涨,我们前期生产的液晶显示器、投影仪等电子设备大量积压,无法按时发运至欧洲,面临违约风险。”南京LG新港新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关键时刻,南京市班列公司精心设计物流运输方案,专门定制点对点的企业专列,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相关货代企业,随时满足企业的发货需求,保障产品准时、安全运抵欧洲。

在哈萨克斯坦,当地矿山开采需要用到从我国进口的研磨球原材料,如果不能及时供应,就会导致矿山停摆。哈萨克斯坦铜业有限公司联系南京市班列公司,希望能够尽快安排发运,后者第一时间协调组织专列,畅通物流通道,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援。

年以来,南京市班列公司共组织发运定制化专列超过70列,高质量保障区域内重点外贸企业货物运输服务工作,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助力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

返程“带货”不空载

回程班列开拓陆路进口新通道

为了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更加紧密,我市不断优化班列去回结构,加大回程班列组织力度,实现从“有去无回”到“满载而归”的重大转变,中欧班列双向开行格局基本形成。

如今,我市已开通德国汉堡、杜伊斯堡、诺伊斯至南京的远欧回程线路,以及俄罗斯回程线路和中亚回程线路。

今年1—10月,俄罗斯—南京回程班列到达63列车;远欧—南京回程班列到达34列车;中亚—南京回程班列到达2列88车。

“国外的消费品不需要经历海上的漫长等待和承受性价比不高的空运,通过中欧班列就能快捷到达国内消费者手中。”一家本地跨境电商企业表示,常态化回程班列越来越多,对南京发展跨境电商来说是个重要利好,班列直通优势让南京综保区(龙潭)成为辐射周边城市的跨境服务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段仁虎摄

“铁公水”连通联运

多维通道构筑双循环链接枢纽

南京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也是京沪铁路与长江深水航道的交汇点,拥有繁密纵横的高速公路网,具有承启东西、贯通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畅通四海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我市充分发挥铁路进港、水铁联运优势,统筹中欧班列、联运场站、港口码头等资源,积极拓展多维运输通道,提供丰富的多式联运产品,加快将龙潭港区打造成集装箱区域性中心枢纽,为南京中欧班列发展提供充足的通道连接和支撑。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一片繁忙景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段仁虎摄

去年4月,龙潭港区专用铁路投入运营,实现铁路与港口的“无缝对接”,目前已开通中欧回程班列以及至上海芦潮、安徽、江西、浙江等地的铁水联运班列,构建起快速、便捷的物流大通道。“铁公水”联运的方式,让企业货物周转效率较水运提高近2倍,物流成本较公路降低近一半。

南京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志超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深耕市场、创新模式,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通道优势,提升服务本地产业经济能力,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让南京中欧班列这支“钢铁驼队”

驮得更多、跑得更快、去得更远

为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和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枢纽

增添新动能!

??????????

内容来源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凯黄琳燕

原标题:《看!“钢铁驼队”飞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sc/130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