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你,当今世界上最重要而且珍贵的资源是什么?没错,正在“黑色黄金”的石油,无论是工业经济建设还是未来战争储备,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源。
可如果你有50亿美元来选择投资石油,你会怎么做呢?你会去选择开发一个被26个国家遗弃的油田吗?偏偏咱们国家就这么做了。究竟是人傻钱多?还是另有隐情?
买下油田后我国又是如何开采的,是否带来了回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块油田背后的故事!
哈萨克斯坦发现巨大油田,各大国挤破头脑投资
这块油田位于里海北部,早在年到年之间,前苏联的地质学家就发现此处的地质层内可能存在着大量的石油,但由于当时缺乏必要的近海钻井技术而未能实现钻探。
随着苏联的解体,开采新石油的计划也被迫搁浅,这一耽误就是十多年。到了年,意大利人来到这里,发现这里不止一个油田,包括了卡沙甘、卡拉姆卡斯海上、阿克托特和卡伊兰四个油气田,这是继年在阿拉斯加发现普鲁德湾海上油田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啊!
当时正值该国诗人卡沙甘的诞辰之际,哈萨克斯坦人为了纪念他,把这片油田命名为“卡沙甘油田”。
一直贫穷的哈萨克斯坦人瞬间看到了翻身的希望。因为根据专家推测,目前已经探明该地的石油储备量高达48亿吨,用桶装可以装亿桶!不光有石油,还有天然气,高达10万亿立方米,预计日产量可达万桶,整个市场估价高达4万亿元。
油田对一个国家来说,就如同上天的馈赠,哈萨克斯坦人当然不会放过,立刻派出科考勘测队前去勘测。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
这块油田位于里海北部,海上大风大浪,非常不利于钻井和开采平台的施工。况且哈萨克斯坦也没有足够的近海油气资源开采技术,无论是资金、装备还是人才都很缺乏。
没办法了,本国实在是没有能力开采,于是哈萨克斯坦决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拍卖,出价高的将得到这块油田的开采权。
这么一块大肥肉放在眼前,世界各国的石油大亨们自然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立刻加入到了竞标当中,其中美英法意等国出价最高,而中国在这些资本大佬的面前,话语权就显得没那么强了。
最终来自意大利的埃尼、加拿大的壳牌、法国的道尔达、英国的BG等公司均分到了14.28%的股份,而美国则是由著名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和康菲联合瓜分了21.42%的股权。
埃克森美孚
为何各国突然纷纷退出?
然而,没等美国为这非同凡响的买卖高兴上太久,转折就来了。
等到实际开采的时候,美国人傻眼了,这么大块蛋糕,想要吃到嘴里可是难上加难:不仅是大风大浪,而且这里的气温异常寒冷,常年刮着10级以上的大风,甭说人了,不结实的建筑物都能被吹得东倒西歪的,这样的环境下怎么架构开采设备?
而且这里的昼夜温差居然可到40~50°C,白天酷暑难耐,热的汗流浃背,晚上却是刺骨地严寒,冻得人瑟瑟发抖。甭说开采工作了,普通人日常生活都难以保障,稍不注意就会染上风寒,甚至因此丧命。
美国康菲公司坐不住了,于年10月份宣布退出该油田的开采,并以50亿元的价格向印度出售了8.4%的股份。但最终股份还是交还给了哈萨克政府。一看美国老大哥都不玩了,英国BG、法国道尔达、意大利埃尼公司也都跟着退出了这个项目。
加拿大的壳牌和美国另一家巨头埃克森美孚倒是一开始选择了坚守,但一看这么多国家退出,就趁人之危,对哈萨克斯坦政府提出两个字:加钱!
言下之意是在说:这个项目开发难度高,项目投产日期已经多次推迟,本来年就该进入试开采阶段的油田,到了年还没个动静呢!我们这开支是越来越多,开采期限还被大大缩短了,这要再不加钱,我们就真没多少油水可捞了!那样的话,我们也选择退出了。
这时候哈萨克斯坦政府才看清了这帮资本主义国家的真面目,钞票是哗哗地往外流,油田是一桶油没出。不仅如此该项目还引发了投产日期推迟、预算增加以及开发商违反环保法规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西方公司是肆意妄为,根本不尊重哈萨克斯坦作为能源所在国的基本利益。这些所作所为令哈萨克斯坦政府大为恼火,他们因此直接对这些所谓的石油大亨们亮起了红灯:再这么干,直接红牌,吊销你们的项目开发许可!
美国这边是按住了,但这油田不能就这么荒废了。哈萨克斯坦本国没有开采实力,这么多西方公司要么退出,要么胡来,找谁合作好呢?这时候,哈萨克斯坦的救星来了。我国由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决定先出资50亿美元,拿下了卡沙甘8%的股权。
之所以仅仅8%,是因为两国都留有余地,中国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而哈萨克斯坦是心存疑虑,不知中国人是否能办好,因此,只给了中国8%的股权。他们以为中国人也会跟美国人一样,走个过场,然后失望而归。
然而,我国一出手,排场和美国完全不一样。
中国靠过硬技术开采油田,获得哈萨克斯坦的信任
中国花50亿投资卡沙甘油田,交易成立后,直接派出了大批的工程专家和设备前往了哈萨克斯坦,立刻对当地进行了实地勘探。
说实话,为了勘探这个油田,国内的工程师和科研机构可没少吃苦,刚才也说过了,卡沙甘油田昼夜温差大,所以为了防止被晒伤或冻伤,大家每天工作一个小时,就必须回到室内。人还好说,机器可就不行了,无论是温度过热还是过冷,机器都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损坏。而保护这些昂贵的机器,这里的开采人员可以说是拼上了性命。
专家们依靠国内的经验和当地的实际考察数据,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期间甚至打了十几口废井,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终于从这个油田里打出了第一桶石油。
中国真心合作的诚意终于打动了哈萨克斯坦,他们意识到中国才是最牢靠的伙伴,于是两国随即签订了更多、更大的合作协议。
消息一出,当初放弃开采权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围观模式”,对中国这桩买卖不看好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大胆预测中国的这次投资将血本无归。
但很快,我国就凭实力让质疑的人们彻底闭上了嘴。
里海风浪大,我们就在卡沙甘油田的周边兴建大坝,用来遮风避浪;里海冬季有结冰期,我们就用专门研制的防冻破冰船进行破冰作业。
而相比于西方公司对环境的破坏,我国严格遵守哈萨克斯坦本国的限制性开采政策,在其政府要求的限定期内,停止开采,而只在期间对开采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与更新。这些举措都让哈萨克斯坦政府看到了中国的诚意。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国还帮助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我们出技术,他们出工人。这是个彼此都双赢的结果,毕竟如果我国从国内调动大批劳动力的话,由于恶劣的环境,很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从而耽误工程进度。
卡沙甘油田,和我国的油价风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技术难题的一个个解决,我国和哈萨克斯坦通力合作,卡沙甘油田的年产量,从年的75万吨,升级到年的万吨,再到如今年产油量0万桶。
哈萨克斯坦提议,两国联手修建一条跨国石油管道,这样这个油田产出的石油就可以直接运往中国了。于是,两国联手修建了一条长达公里长的输送管道,可以直接将石油运送到我国新疆地区。
而因为有了卡沙甘油田,我国再也不用担心被其他国家在能源问题上卡脖子了。而哈萨克斯坦通过每年向中国出售石油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摆脱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中哈两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哈萨克斯坦被我国真诚的合作态度所打动,主动加入到我国一带一路的计划中来,还帮助我国广泛在中亚各国开展国际合作业务,在我国中亚战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亚五国
那些当初退出石油开采的国家也有一些感到后悔,希望能与中国合作共同开发卡沙甘油田,当然被中国婉言谢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勇于承受风险,面对困境敢拼敢闯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胜利的果实。
这一点,反应在我们国内就是油价的风险可控:年底,国际原油价格已从之前的每桶75.4美元升至了每桶.54美元,增幅约35.9%;
而虽然我国成品油价格也在上涨,但92号汽油和0号柴油价格上调仅为1.54元和1.63元,平均每升汽油价格约为9.元,涨幅为约17%,是国际平均涨幅的一半左右。这和卡沙甘油田对我国的石油供给是密不可分的。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还将展开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实现更多的互惠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