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木图调查第二则外西北的幻觉历史苏人

《世界博览》年19期的一篇文章曾经写了一点哈萨克斯坦迁都的原因,

年12月3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在这个城市签订着名的「阿拉木图宣言」,宣告红色帝国苏联不复存在。年,新生的哈萨克斯坦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往北部阿斯塔纳(当时叫阿克莫拉),曾经有说法认为阿拉木图距离中国太近,迫于日益强大的中国的军事压力,哈萨克斯坦才将首都迁往北方。事实却并非这样,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初,北部靠近俄罗斯的三个州,俄罗斯人占当地人口绝大多数,分离主义倾向已经出现,久经考验的老苏共党员纳扎尔巴耶夫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俄罗斯复苏并由民族主义者当政,哈萨克斯坦很可能永远失去这三个州,于是果断地将首都迁往北方,随着新的经济政治中心的形成和大量的哈萨克人口涌入,哈萨克斯坦牢牢地守住了这块国土。一直到20年后,乌克兰才用一场国土沦丧的悲情大戏,证明了游牧民族20年前的智慧。

这段话有对有不对的地方。对于国家利益这方面别参杂任何情感,哈萨克斯坦当然是防备俄罗斯,不然自己的北部会被分离;但是对ZG也绝非什么友好态度,你说他迁都跟你没关,鬼才信。阿拉木图离着谁更近,受什么影响,别自己偷着乐了。外西北跟外东北的情况不一样,尤其是苏联解体了。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写过,俄国被制裁的大背景是不会变的,等到俄国被制裁到经济崩溃之后,RMB金融支援一下,就跟马歇尔一样,实际上收获了比某些愤青出兵暴论更多的利益——你拿两北结果是损失惨重、被核打击,而且最后还不一定能够收回,但是金融的办法却能控制整个罗斯(对欧亚主义短评(一):从接受切实可行的中国模式开始)。

不要整天想着收回两北这种愚蠢的解气话,要收就收万,收万算什么。四两拨千斤才是H的智慧,用巧劲,眼光放长远,才能做大事。明知不可能做到还在那里逞英雄,就是得便宜卖乖,倒像个狗熊。就像某个印度穷人跟我说他为了宗教虔诚去苦修,所以不吃肉,只吃素。我没有理由相信他是虔诚的:没有选择权却把被迫接受的一种结果当成自己的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可奈何。如果你有钱吃肉却坚持吃素,在有选择能力基础上再去选择吃素,我才会相信。你出兵的后果必然是被核武器饱和攻击,这结果显然大家不能承受,也就是说没可能实施,除非美国扶持一个傀儡政权有可能这么做。没可能实施的事情你在那里高呼高叫,你觉得自己很英雄吗?不想想实际可行的方案,在那里煽动情绪,恕我直言,非蠢既坏,其心可诛。

一般来说,这种舆论的煽动者都是受美国粑粑最伟大思想影响者。其中一条论据是美国不侵略领土。真是笑话。现在的某些舆论导向已经严重不正常,忽视真正的事实。就在沙俄侵吞清王朝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同时,美国侵吞了他的南部邻国墨西哥万平方公里土地,现在墨西哥的领土只有原先的不到50%。而且美国为了割占领土,还攻陷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具体的情况之前已经写过(墨西哥谈:美国干涉始末),本文不再赘述。还有的讲什么文明论,更是可笑。先不说宪政体制是金融财团控制美国的工具,单从“美国更文明”这个论点上说就是荒谬的,美国这么“文明”,怎么净干不文明的事呢?侵略人家,一直打到人家首都里面,还文明?某人曾经写过文章,说美国是谈出来的国家,Z是打出来的国家,身居高位而口吐腌臜,真可谓“睁眼说瞎话”,而且脸不红心不跳,无耻至极,罕有其匹。唯阿尔巴托夫先生可以忝列其位。

外西北的问题现在更不是一个毛子的问题。尚武的精神要用在刀刃上,既然怀柔能够控制更多,为什么要动刀子?显得你很聪明吗?哈萨克自身的主体是三玉兹,但是主要的工业和现代化资产都是在东南部,就是外西北的南部地区,有些人自作多情,认为哈萨克愿意“回归”,这是极端幼稚而愚蠢的想法。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好了:原先是总统,现在让你当一个省长,而且资源调度都要听一个新中央的,你乐不乐意就完事了。有人说拿我不收整个哈萨克,只要外西北,他还不给吗?你真会挑,阿拉木图现在还是哈萨克第一大城市,也是哈萨克最主要的工业区,他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给你?在平行宇宙给你还差不多。

冷静下来看看这些中亚国家所处的位置——H和俄国之间。对他们而言最好的状态就是玩平衡,谁也不得罪,把安全和经济两个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就会被一个国家完全控制,所以中亚的策略很明显,就是安全靠俄国,经济靠H。H现在也很聪明,就是通过供应反恐的公共产品,在上合框架下,把俄国也纳入,表面上是把俄国也加进来了,实际上在zg既提供商业利益又提供国际安全公共产品的情况下,就是在和平地从莫斯科转移主导权。

这一点和原先英美之间霸权转移是极其类似的。大英帝国在一战后就是靠着英联邦广大市场和皇家海军的实力维系各个自治领对联合王国的依附关系,二战后英国的军事实力也大打折扣,首先在澳新,之后在中东,先后出现了美国金融势力填补英国衰弱后出现的空白、最终使得英国难以从中获利,撤走当地驻军或安全保护的过程。这一点在中亚同样适用。只不过,中国不是玩霸权,而是正常的商业伙伴的主动需求,也没有控制别国的金融进行谋取私利为目的的资本投机。中亚的这种平衡政策虽然是为自己私利服务的,但是作为主权国家无可厚非,而且也阻挡不了中亚地缘生态的逐步演变。利剑总是抵挡不住金钱的进攻,就像牙齿经不住糖果的考验。

哈萨克在苏联时期对于外西北的利用是进攻态势的——用来招引西域的问题,比如伊塔事件,想要用双面胶从西域多粘点肉下来;在苏联解体后,哈萨克就趋于守势,因为没有大后方支持,硬气不了了,反倒是害怕东边的经济强大之后把跨国的一部分投机闵租猪衣者再粘走。所以竭力避免在历史问题上追溯外西北。三玉兹所在的钦察草原,虽然有俄国当年掺沙子混入的几个奥伦堡州的城市,例如阿斯塔纳,但是整体经济发展状态是落后于东南部的,也就是说政界人事资源来自中北部,但是真正的发展核心在东南部,所以现在虽然阿斯塔纳改名努尔苏丹,实际上还是俄化城市,改造不彻底,却也要把阿拉木图真正变成“哈萨克人的果园”(阿拉木图组词里有苹果的含义)。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哈萨克斯坦防备契丹的意识远比防备俄国强。现在与原先不同,原先是西强东弱,而且他自己还是苏联的一部分,所以有恃无恐,搞这种“扩张性开放”;现在是东强西弱,自己原先干过的好事,如果再“敞开怀抱”迎客,就会被反噬了——谁也保不齐会不会被契丹反向搞一次伊塔事件,对契丹来说全国地大物博,工业区众多,经济重心也不在西陲,丢一点虽然有点肉疼,但是无伤大雅,可以很快夺回;对哈萨克斯坦可不是这么简单,这是把自己最精华的部分丢了,就好比被人切了头,对三玉兹内部的平衡都是一次重大地震,整个钦察国家都可能为之崩解——哈萨克军方与经济精英之间的矛盾、三玉兹内部争斗的矛盾都会总爆发。

但是哈萨克乱了对契丹弊多利少。首先,他即便崩解了,俄国也不会坐视不管,必然要介入其中,如果扶持几个傀儡政权,不仅会与俄国交恶,而且更给美国以契丹干涉别国内政的口实,发动整个西方集团制裁,其他安全方向如印度日本也会蠢蠢欲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得罪全世界,而且坏了大局,也就是与美国的博弈一盘棋;其次,乱了之后注定有大量难民,阿富汗时只有一个瓦罕走廊,都是高寒地带,难民难以通过,所以没涌进来。阿拉木图这边可不同,外西北原先就是卡尔梅克人的牧场和塔兰奇人的农畜地带,虽然有的地方地势高,一马平川,很像大平原(Americaplains)密苏里河两岸的地势,比阿巴拉契亚山东的沿海平原高一些,但本身却很平整。难民进来,你收还是不收?收了之后财政的压力谁顶着?

再次,难民中间的东突分子混进来,你怎么治?一旦乱了,整个哈萨克斯坦就成了恐怖分子的巢穴,各种恐怖势力都会滋生,不仅会拖住在这附近反恐的力量,投入大量的资金精力去搞边检、安置难民,还不能出兵根治,否则华盛顿会骂你干涉别国;即便出兵也难以根治,因为整个社会都是双泛的土壤,美苏在阿富汗的经历已经证明了一切。要治理只能在和平的、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做,之前多篇文章已经写过了。治恐怖主义在锅内治,无法斩草除根;出兵治对懿思闌环境不适合,只会越治越乱;治本之策只有在和平条件下通过双回与寺院地产法改革(一九三五作的《解决双泛问题的对策讨论第一则》,可在zhihu上看)。逐步世俗化。苏联解体之后沙特等海湾国家在中亚加紧渗透,“援建”了大量的庆徵思,至于用意是什么,我想已经不言而喻。收回外西北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引爆一个大号的阿富汗,这个地方比阿富汗大好几倍,人口也多好几倍,还与俄国和契丹有几千公里的边境线,谁最高兴?美国。

因此,对待哈萨克斯坦既不要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和人家有多好,也不能上去就动刀子,那种愚蠢对于美国来说求之不得。上合框架下缓慢却长久的、不可逆的主导权转移,才是真正制胜此域、将恐怖主义扼杀在摇篮里的治本之策,也是控御整个欧亚大陆的王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sc/11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