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方面宣布,哈萨克斯坦途径俄罗斯的里海石油管线(简称CPC)将停运30天,原因是运营方提交的“处理石油泄露方案”存在文件不规范的问题,并将对运营方处以行政罚款。
据悉,CPC于年建成,此前20年里,一直运营无碍,并成为了哈萨克斯坦主要的石油出口通道,占哈萨克斯坦石油出口量的三分之二,如今俄罗斯突然宣布CPC停运,无异于直接掐断了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命脉。
实际上,在6月份,俄罗斯就曾短暂停运了CPC管道,原因是当时管道附近的海域发现了不少二战时期遗留的未爆弹药,对此,哈萨克斯坦方面表示了理解,并认为短暂的停运不会产生经济影响。而俄罗斯方面在完成了清理工作后,CPC管道得以重新运营,但是仅仅4天后,CPC再度面临停运,这就让哈萨克斯坦不太能接受了,甚至认为这是俄罗斯在故意“刁难”。
事实上,有关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不和,最近国际上多有风言风语,不少外媒认为,哈萨克斯坦对俄乌冲突的态度,是导致俄罗斯不满的主要原因。
据报道,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哈萨克斯坦方面一直拒绝参与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还取消了飞往莫斯科的航班,而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哈萨克斯坦托卡耶夫还当着普京的面,拒绝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是两个独立的国家,这相当于直接否认了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正当性,这也在俄罗斯国内引起了争议,也就是在那之后,俄罗斯第一次宣布停运CPC管道。
而在被俄罗斯停运石油输出管道后,哈萨克斯坦方面也并没有让步的意思,直接宣布撤出独联体跨国货币委员会的协议,虽然没有直接退出独联体,但是经济脱钩之后,接下来很有可能就是外交关系上的恶化。
同时,托卡耶夫还宣布计划修建跨里海管道,直通阿塞拜疆,绕过俄罗斯,从阿塞拜疆将石油直接输送到欧洲。
目前,阿塞拜疆已经派出代表与哈方会面,并深入讨论了相关合作内容。
欧洲理事会主席夏尔·米歇尔也公开支持了托卡耶夫的决定,并认为哈萨克斯坦向欧盟出口石油,可替代来自俄罗斯90%的石油进口,大大缓解欧洲的能源危机。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翻脸”来得实在是太突然,要知道在今年年初,哈萨克斯坦国内发生大规模暴乱,还是俄罗斯率集安组织帮助托卡耶夫及时平乱,不想半年不到,两国就开始“分道扬镳”,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