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小伙不远万里来到良渚,只为

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904/4250101.html

7月16日-31日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中国新闻网和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

共同发起了“云游良渚”直播活动

让世界文化遗产得到"数字"的"加持"

通过网络向世界直播

让更多的的人了解良渚文化

今天,

跟随主播笑雨和“洋主播”李辰阳

一起去探索这个神秘古老的良渚古城,

体验一把多年前良渚人的生活,

Letsgo~~

图为小莫角山遗址

“洋主播”李辰阳

大家好,我是在杭州的留学生李辰阳,来自乌兹别克斯坦。

童笑雨

辰阳以前来过良渚吗?

“洋主播”李辰阳

没有。但是我知道良渚古城遗址在年7月6日申遗成功。

童笑雨

没错!那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良渚,实地探访一番。

图为瑶山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城墙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城墙是良渚古城目前唯一一处完整展示城墙剖面结构的遗址点。

这是良渚古城遗址内城的城墙构成部分,内城城墙围合,明显分隔了良渚古城遗址的内城与外城。

图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城墙展示点

童笑雨

良渚古城是土遗址。遗址封存在地下时,土壤环境相对比较稳定,一旦出土,保护起来是不是很难?

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贾昌杰

是的,特别是潮湿环境下的保护就是难上加难。浙江环境潮湿,土遗址出土后,普遍会出现渗水、干裂、表面粉化脱落、失色等问题。

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贾昌杰

平时我们会定期做遗址本体的日常维护,例如排积水、喷洒纯净水使壁面保持湿润等,同时也会在遗址本体上放置监测设备,以科学方式监测遗址土壤环境,尽可能保证遗址本体的完整性。

图为李辰阳等人参观良渚古城遗址

今年5月,遗址本体进行了系统性保护修复工作。目前,首次系统修复工作已完成,遗址本体的面貌已最大程度恢复到遗址出土时的状态,用“最真”的面貌,向世人诉说五千多年前的良渚故事。

图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城墙展示点王晓苑摄

“洋主播”李辰阳

此次系统修复,主要做了什么?

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贾昌杰

裂缝修补。因为湿度不够,所以会导致干裂。虫类很容易在裂缝里筑巢,筑巢后会进一步破坏遗址土壤内部结构,最终导致大面积脱落。因此及时地修补,防止土壤的物理垮塌是非常重要的。

图为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文创雪糕

特制雪糕的每款造型都和良渚遗址地标景观、文化符号一一对应。

图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文创雪糕

“洋主播”李辰阳

这个雪糕好像是梅花鹿,我有朋友专门来良渚古城看梅花鹿。

童笑雨

梅花鹿是良渚当之无愧的“网红”。考古发现,良渚时期就有鹿栖息。公园去年开园时就引进了梅花鹿,受游客喜爱。这款梅花鹿造型的雪糕是原味椰果粒味的哦!

“洋主播”李辰阳

这太可爱了!我要去买个尝尝。

童笑雨

别急,还有草莓果粒味的哟!

“洋主播”李辰阳

这是鸟纹吗?

图为李辰阳展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文创雪糕

童笑雨

是的,这是玉鸟雪糕。鸟纹是古城遗址出土、良渚博物院展出的众多玉器陶器上,出现频次较多的图形之一。

“洋主播”李辰阳

这些雪糕真是好看又好吃!

图为“洋主播”李辰阳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的梅花鹿互动。江杨烨摄

Vlog装置

现在在良渚,可以戴上AR眼镜逛古城,拍一段Vlog小视频体验……借助“黑科技”的力量,“穿越时空”,体验良渚古城五千年文明。

装置点的外形都是“鸟立高台”造型,取意自良渚信仰与权力文明中的鸟立高台纹饰。在良渚先民眼里,鸟是代替人类沟通天地、神灵的媒介,神徽与鸟纹勾勒了他们心中的神祗形象,也刻画出良渚政教合一的国家形态。

图为“鸟立高台”造型的Vlog装置之一

“洋主播”李辰阳

这个柱子是干什么的呢?

童笑雨

这是公园投入运营的Vlog装置之一。真实的游客、遗址风景,就这样和虚拟的良渚动画元素合成一条短视频,直接下载到手机,就能和朋友们分享良渚古国之旅了。

图为“鸟立高台”造型的Vlog装置之一

“洋主播”李辰阳

我是不是站在这里就可以?

童笑雨

是的,停留五秒钟微笑打卡,Vlog短视频拍摄也就同步生成。

“洋主播”李辰阳

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真的很神奇。而且还是免费的哦。

宫殿巨型木构展示点

年,为了解钟家港古河道的堆积情况,浙江省考古所在钟家港河道南段进行考古挖掘。竟然挖出了对良渚考古意义重大的巨大木构件。

直到年春天,河道中陆续发掘出了一些长短不一、神秘的巨型木构件,其中3根体量较大的被俗称为“大木作”,最长的甚至高达17.2米。

图为游人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参观3D打印巨型木构。中新社记者王刚摄

童笑雨

辰阳,你知道多年前的木头长什么样吗?

“洋主播”李辰阳

更像是树木的样子?

童笑雨

展出木头最长的有17.2米,差不多有6层楼高。

图为宫殿巨型木构展示点。王晓苑摄

“洋主播”李辰阳

摆放在探坑内的6根木构件是原件吗?

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贾昌杰

这是根据年考古发掘的原件加以3D扫描之后,利用数字模型1:1精准复原而成,无论是摆放位置还是视觉外形,几乎和发掘时的原件一模一样。

“洋主播”李辰阳

这个只有到现场亲眼看了才会被震撼到。

图为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内3D打印的巨型木构。许少峰摄

你是否意犹未尽?

想了解更多良渚古城遗址的内容

锁定直播间

探索更多你不知道的良渚

更多精彩内容

识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qz/9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