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铁尔麦”(Terme)是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哈萨克族快板式歌谣,是一种从哈萨克族说教、谚语、格言、诗歌祝福、品评、劝导、致谢、嘲讽或其他文艺作品中撷取精华,配以曲调进行演唱的形式。在漫长的哈萨克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即兴编唱短小精悍的快板式歌谣的能手哈萨克语尊称为“铁尔麦什”(Termexi)。
一、哈萨克族“铁尔麦”的概况
哈萨克族是酷爱诗歌的游牧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阿克塞自治县境内。勤劳的哈萨克人民历史上创造出闻名于世、瑰丽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铁尔麦艺术是哈萨克人民智慧的结晶、精神情感的重要载体。
“铁尔麦”是哈萨克语“Terme”的音译,其词根是“Ter”,意为“捡、捡到”,哈萨克语意思为“摘取精髓”“精挑细选”。是一种从哈萨克族谚语、格言、诗歌祝福、品评、劝导、致谢、警句、箴言、嘲讽或其他文艺作品中撷取精华,配以曲调进行演唱的形式。“铁尔麦”用哈萨克语演唱。它用诙谐风趣的语言,采用对比夸张、比喻的方法,总结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给普通老百姓展示人生哲理。所以“Terme”是哈萨克人民思想意识、性格特征、发展历程和生活经验的真实写照。在漫长的哈萨克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即兴编唱短小精悍的快板式歌谣的能手哈萨克语尊称为“铁尔麦什”(Termexi)即铁尔麦艺人。“铁尔麦什”来自于民间,服务于大众。用通俗优美的诗歌语言来传授人生经验、教育广大民众、提高人民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规范。例如下面这首流传于民间的铁尔麦曲《献给晚辈》,其唱词为:
父母亲渴望你长大成人,这一切皆是他们的宿愿。
父母亲对你满怀着期盼,愚昧的孩子让人心神不安。
体贴关心每一位有作为的青年,前辈的由衷之言要牢记。
无知的人将良言当成苦味的药物,这良言对于你比药甘甜。
二、哈萨克族“铁尔麦”的历史渊源
哈萨克族“铁尔麦”产生的确切时间现已无法考证。作为哈萨克族最原始、最早出现的一种演唱形式,大约在公元8世纪一9世纪,即哈萨克族克普恰克部落之乌古斯汗时期,据传有位音乐家阔尔库特(Korkit),他用吟唱的形式,用生活的哲理教诲人们、启迪人们、受到人们的喜爱,所以,这种形式流传了下来。13世纪哈萨克民间爱情长诗《吉别克姑娘与托列根》里就有切克巴特尔演唱的铁尔麦的描述。据哈萨克族史学家和语言学家尼合买德·蒙加尼说,阔尔库特走遍了附近各地,创作了许多曲子,流传至今的仍有二十多首。那时,哈萨克已有乐器冬布拉、库布孜,已有弹唱这种形式。12世纪时,钦察部落布哈尔汗时期就有弹唱艺人库巴台肯,在民间节庆活动时,自弹冬布拉自己演唱。13世纪有克尔布哈,他是成吉思汗的近臣,也善弹唱。15世纪开始,把这种弹唱形式称为“铁尔麦”。阿山·海戈创作的“铁尔麦”《湖里游的褐色鸭》是至今仍流传的最早的一首铁尔麦曲目。他选取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司空见惯现象,提出问题,引人深思。其唱词为:
湖里长大的鸭子,怎能理解陆地?
陆地上的大鸨怎能理解大海?
家里的傻瓜,怎能理解人民?
没有转场经历的人,怎能爱惜草场?
转场不知路在哪里,住下又不知是何地方,
这样的傻瓜怎能理解土地?
他以这样的问答句,告诫人们必须亲历才有经验,才有感情,才能做好事情。
三、哈萨克族“铁尔麦”的分类
铁尔麦艺术是哈萨克族教育人民、传授知识的必不可少的、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形式之一,她通过说教、谚语、格言、祝福、致谢、嘲讽、揶揄、警句、箴言、劝导等手段对现实社会生活经历进行总结,高举真理旗帜,倡导人民和谐、团结友爱的生活。他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囊括了历代哈萨克族人民在游牧生产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经验、经历。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史志式“铁尔麦”
主要阐述哈萨克历史事件、英雄人物、部落领袖们,为了人民和部落的利益进行雄辩的言辞。此种“铁尔麦”以历史所特有的厚重感为总基调,以凝重而悲伤的曲调追忆英雄人物们带领族人英勇作战的事迹,歌颂其骁勇善战的民族精神。例如马汗别特(Mahanbet)创作、演唱的铁尔麦曲《骂你狠毒的江格尔汗》。江格尔汗是l9世纪初哈萨克汗国的统治者,他残酷剥削穷苦牧民,荒淫无度.马汗别特曾组织牧民反抗他的专制统治,斗争失败后,江格尔汗悬赏二干元缉拿马汗别特。马汗别特仍然以曲目回敬江格尔汗,揭露他把无数哈萨克英雄投进那吾仁保尔监狱,镇压人民的反抗。《骂你狠毒的江格尔汗》的唱词为:
你不是国王,你是豺狼,你已众叛亲离,人民要消灭你。
你不是国王,你是灾难,你是花斑青蛇,你是双尾的毒蝎。
(二)哲理式“铁尔麦”
其表达的思想准确而精炼,内容前后衔接紧密,善于用谚语,语言犀利,旋律灵活而多变,多用于即兴演唱,使演唱者的描述更加绘声绘色。此“铁尔麦”需要演唱者具有较高的技能。此种技能需要演唱者用冬不拉和库布孜将前后段落完美地衔接,字正腔圆,使听众能感受演唱者所传达的思想,欣赏其内在的艺术造诣。例如布哈尔·哈勒卡曼(Buhar·Halhaman)(—)创作、演唱的铁尔麦曲《不要只看表面》。演唱者告诫人们,待人处事要有远见,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看到一个人、一件事的本质,不能光看表面,为假象所迷惑。俗话说,龙生龙,虎生虎,劣质种马生不出骏马,泼妇也教不出好孩子。
(三)思辨式“铁尔麦”
主要适用于商议、协商、宣传、歌功颂德、明辨是非,其曲调多平稳,引起与听众之间的共鸣,从而使之团结一致、齐头并进迈向美好新生活。例如:伊犁地区的马尕维雅(Mahaweya)创作、演唱的铁尔麦曲《与你们商谈》。此曲目劝告人们不要学坏人和无知的人,要团结群众,忠诚待人,办事公道,一视同仁。不要把人分为富人、穷人、官臣、百姓,趋炎附势,欺贫凌弱。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勤劳致富,有道德、有理想、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要造谣诽谤,无事生非,不要损人利己,剥削他人。为人要正派,留下好名声。再如黑依萨·哈普塔海(Heysa·Haptahay)创作、演唱的铁尔麦曲《遗憾》。其唱词为:
我为没有志气的人而遗憾,在世界上没有价值的人而遗憾。
我为没有希望的人而遗憾,不能摆脱锅碗瓢勺的人而遗憾。
我为在被窝里躺着喘不上气来的人而遗憾,二十岁时脖子根硬的人而遗感。
(四)阅历式“铁尔麦”
其内容主要为“铁尔麦”演唱者亲身经历的生活、社会事件,或者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实践经验。除此之外,还有对未来新生活的无限向往。例如:阿克塔木别尔迪·萨热(Ahtamberdi·Sara,—)创作、演唱的铁尔麦曲《劝告》。演唱者以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诸多社会现象的仔细观察、深刻思考,以凝练的语言对如何处事待人提出了忠告。它用比喻的手段揭示了深远的人生哲理,并发扬哈萨克族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一首民族特色十分浓厚的“铁尔麦”。《劝告》的唱词为:
山间流淌的小溪,咆哮流入大海。
无论他有多少牲畜,巴依还是希望羊产下双羔。
一对好男女结合,他们会相敬如宾。
一对恶男女结合,他们会睡不到一张床上。
无论他有多么勇敢,不可让他单人独马去迎接敌人。
无论他有多出色的争辩能力,绝对不要让他独自去针锋相对。
无论他多完美,千万不要把坏女人流进你的胸怀......
四、哈萨克族“铁尔麦”的音乐形态
新疆哈萨克族的“铁尔麦”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方面的内容,几乎未涉及到音乐形态研究。笔者在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田野的调查中,对收集到有关“铁尔麦”的原始资料、音像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有关“铁尔麦”的地域分布、演唱场合、曲式结构、节拍节奏、旋律特点等内容。
(一)地域分布与演唱场合
哈萨克族音乐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哈萨克人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才能,铁尔麦渗透到哈萨克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哈萨克族的铁尔麦艺术分布范围特别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昌吉州,以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蒙古等国家的一些地区。一般在群众性的大小型集会(如阿肯阿依特斯会)、喜庆的日子、宗教节日、婚嫁礼仪式等场合演唱。铁尔麦唱起来上口顺耳,音调感人,节奏明显。铁尔麦悠扬、高亢的旋律吸引着中外游客。铁尔麦的旋律回荡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人们就在那里集聚、赏听铁尔麦的美妙曲调和辩论歌词。老年人为之痴迷,年轻人为之喜欢。
(二)唱词、唱段及结构
唱词可以选自民歌、诗歌或其它文艺作品,也可以是当代人的或演唱者的自己创作,但无论如何它一定都是最精炼、最精彩、最有教育意义的。它结构短小精悍,没有故事情节,简洁明快,唱词内涵丰富,语言简单明了,主旨思想明确,用对比、比喻手段以托物寄情、借事喻理,生动感人。哈萨克族“Ter”的歌词结构严谨,每句七、八或者十一音节为主。一般以双句以上为一个唱段。有时每段唱词的行数不等。一般每首铁尔麦曲由几段唱词组成,也没有固定限制,依据内容需要而定。讲究韵律,每一段唱词均押尾韵。有一、二、四句同韵(aaba)的,或一三、二四句同韵的交叉韵式(abab),或一、二、三、四句同韵(aaaa)的。
(三)节拍节奏
铁尔麦的节奏既有规整的,也有自由散拍的。常见的节拍有2/4、3/4、3/8、4/8、5/8、6/8、7/8、9/8、10/8、14/8等拍子。如《有的人》,E调,采用3/8、2/4拍子,其中三拍子柔和婉转;二拍子犹如步伐行进,擅长表现坚毅、果断、欢快、热烈的情绪。铁尔麦曲中同时采用单拍子和混合拍子的特点。如《纳吾热孜》,C调,采用2/4、3/4、4/4、多变的拍子,特别是四四拍子增强了旋律的抒情性。需要强调的是混合拍子在哈萨克族铁尔麦的音调中比较常见,由于混合拍子中存在奇偶之间的轮流交换,所以这种混合拍子的节奏不稳定。这就体现了“铁尔麦”自弹自唱、自由灵活的表现特点。
(四)旋律特点
铁尔麦旋律的高起低落、先高后低的音区布局,易产生一鸣惊人的艺术效果。短起长接、先短后长时值的安排,突出了节奏型紧凑及活泼到抒情、舒缓的特点。强起弱收、快起慢止,是常见的旋律形态,也产生了旋律中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五)唱腔和曲调
铁尔麦一般一个人(单人)自弹自唱,以冬布拉或库布孜作为伴奏乐器,可以坐唱也可以站唱。铁尔麦唱腔是吸收了哈萨克民歌音调丰富发展起来的,所以其旋律起伏、音域宽广,富有歌唱性。它不仅保持了民歌的质朴、热情,而且在演唱上更加细腻。用哪种曲调由铁尔麦什依据歌词的构造、所表达的内容、情感的需要来决定。其中有从民歌中吸收借用过来的,也有一部分是铁尔麦什即兴自编演唱的,也有些传统曲调被铁尔麦什填入不同的唱词演唱。因此,铁尔麦音乐一般分为两种:即一曲多用和单曲独词。
传承
年6月7日,哈萨克族铁尔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哈巴河县获自治区级“哈萨克族铁尔麦之乡”称号。哈萨克族铁尔麦艺术是哈萨克族传统的本土文化遗产之一。它具有教育广大的哈萨克人们、激发哈萨克人民的斗志、传播文化、教育知识的作用。“铁尔麦什”是哈萨克铁尔麦的主要传承人,是诗歌民族的杰出代表。我们应该不断的去学习、发展哈萨克族铁尔麦,使这种传统艺术很好的传承。
点击视频欣赏:
本文节选自:莱再提·克里木别克,论哈萨克族的“铁尔麦艺术[A]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