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简介
提早辍学的徐文开始为生活奔波,幼稚的心逐渐在磨砺中长大。
他的生活开始渐渐有了些起色,有了爱人,有了朋友。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过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爱人和朋友的离去,他发现这么多年来苦心经营的生活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他还发现自己正陷入深渊之中无法自拔。
往期回顾
第一章---第十四章
中篇连载丨《深渊》:盛夏的月亮格外的明亮,仿佛能照透这世界的一切翳障。中篇连载丨《深渊》:这世界长大了,纯洁幼稚渐渐消失了。中篇连载丨《深渊》:“你们是不会明白的,像我这种人只有大海才能拯救我。”中篇连载丨《深渊》:他失去了内心的港湾,从此以后那颗心只能流浪。中篇连载丨《深渊》:生活回归到从前的样子,安静而又孤独。中篇连载丨《深渊》:他们之间的感情早在潜移默化之间有了裂缝,那张照片终是将他们永远分隔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中篇连载丨《深渊》:当他朝深渊迈出第一步时,便已无法回头。深渊
15第十五章.
徐文曾经也试图想要再找一份销售工作,但面试官看到简历上‘徐文’两个字后便纷纷拒绝。这都归功于白恒利用他这几年积累的人脉大肆宣传徐文利用违法途径来取得业绩,因此徐文被太省所有销售公司封杀。元宵节还没到,催款电话开始陆续打给徐文。他现在无力偿还这么多贷款,唯一能走的路就是找到一份收入比较高的职业,在刘志的建议下徐文决定前往国内一线城市西都碰碰运气。他花了一周的时间攒够路费,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坐上一列去往西都的绿皮火车。他看着车厢里背着大包小包的那些人,大部分人的目的和徐文一样,去往那个纸醉金迷的城市试图在那座巨大的绞肉机里成为佼佼者。不过更多的人是被绞成碎片吐出去。关于未来的路徐文并不在乎,他现在想的只是能够把贷款还清,过年为家里带一点钱就行,无论多少,比徐武少也没关系。在潜移默化间,他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平庸。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逃命似的从自己眼中消失,他回想着这一段时间里自己的生活,仿佛在一条漆黑漫长的隧道里,虽然能看到出口处的光芒,却无论怎样努力也走不到出口。列车不知道行驶了多长时间,停下来时,西都的阳光已经照在他无助的双眼之中。他在卫生间里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胡子虽然不多但是很长,头发也因为很长时间没有理变得缭乱蓬松。最近半年过得如同十年,样貌的苍桑已经无法掩盖,却也显得更加成熟。理过发后,他开始拖着行李找工作,就像刚辍学时一样。不过这次并没有当初那样幸运,他一连面试了好几家销售公司对方都让他回去等消息。因为囊中羞涩晚上只好睡在公园长椅上,晚上温度低时他只好不停地拖着行李走来走去以免自己被冻死。其实徐文不知道,在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里他的初中学历连迈入那一行的门槛都不够,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徒劳而已。来到西都的第三天他还是没有找到工作,仍旧拖着行李箱面无目的地走在路上。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该做什么,这时的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身上的钱连回家的车票也买不起,现在的他连认输的资格都没有。“哎!小伙子你在找工作吧。”眼前这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笑着对徐文说。老人叫谢逢春,他是这家小饭馆的老板。他经常坐在饭馆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遇到那些低着头拖着行李的年轻人总是会问一句对方是否找工作,他发现这些失意的年轻人都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他那近乎浑浊的眼睛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对方愿意就安排到自己的饭馆工作,或者为他们介绍合适的工作。“对啊,您有什么事吗?”徐文这时突然想到,自己何必执着于销售呢,能找一份管吃管住的工作也好,这样就不用再睡公园长椅了,在冬天还留着一个尾巴的夜晚,刺骨的寒风让他数次在生与死之间挣扎。“我店里正好缺人,管吃管住一个月三千,咋样,干不干?”谢逢春慈祥的笑着。就这样徐文第二次进饭馆当了服务员。这间饭馆并不忙,都是些常客。年轻时的谢逢春是一名干部,退休后不愿休息的他开了这间饭馆,卖着一些简单的家常菜。徐文的工作很轻松,大部分时间都在陪老人聊天,老人的孩子很忙一年只能回来一两次,老伴也在前几年去世了,他现在是被生者和死者共同抛弃在孤独角落里的人。徐文经常会和老人讲起他从辍学到现在的故事,每次讲完一小段后老人就会止住话题,问其缘由老人就会说,“精彩的故事不要一次性讲完,就像一辈子的好事不能马上就经历完。美好的日子要省着点过,这样的日子才会有盼头。”贷款一直在催,徐文的处理办法是从金额少的开始还,能解决一点就解决一点以换来一丝丝的安心。至于信用问题他已经无能为力了。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徐文还是会经常想起沈月,不知道她会不会想起自己。现在的她应该和白恒过得很幸福,虽然白恒毁了自己的一切,但不得不承认比起自己他确实能给沈月更好的生活。过去的是非对错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往后的日子该如何走下去。在好多个充满了阳光的长长的下午中,徐文和谢逢春坐在饭馆门口细细品味着过往的生活,徐文讲完自己的故事后,谢逢春也开始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刚刚和村里女孩定情的谢逢春被应征入伍。他在战场上飞奔了五年,子弹好几次从他的耳边掠过,但他知道自己能够活下来,因为那个女孩还在等着他。战争胜利后,他回到家乡,却发现那个女孩早已嫁给了村长儿子。他参军后不久,村长儿子就散布消息说他在战场上牺牲了,他的家书在村长的操作下都被扣留,久而久之他的家人也相信了他牺牲的消息,到村里领了他的抚恤金。那个女孩在伤心了几天后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和村长儿子结了婚。谢逢春回到家乡时,她已为人母,对往事的遗憾只能停留在现实面前。在他带着军功回到回到家时,家人哭成了一团,没有什么比失而复得更令人感动。但他并没有享受到荣耀带来的待遇,去村里恢复户口时村长以冒领抚恤金为由拒绝为他恢复。那个年代冒领抚恤金是最让人瞧不起的事情,就这样他在屈辱中当了几年黑户,直到他当年所在的部队连长被调到他所在的镇子任职时,他的冤屈才被洗脱,还为他安排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打仗的时候,经常在一起的人每天总要少几个,牺牲是很常见的事情,前一天还在和我海誓山盟的兄弟,第二天就在冲锋时倒在了我脚下。他抓住我的脚踝想让我救他,而我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咽气,那种绝望的感觉我一辈子也不能忘记。”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说到这些时声音仿佛瞬间又苍老了许多。这位比徐文大将近半个世纪的老人,给了徐文很多启发。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是经历的方式不同。无论朋友还是爱人,你走进他们的世界又离开其实并不会惊起什么波澜,一切都会一如既往的向前奔涌,你只是路过而已。对于得到的一切你可能会永远拥有,也可能随时失去。16第十六章.
徐武打来了电话,说自己的公司已经稳定下来了,问徐文是否愿意去公司做客户经理。徐文甚至不知道徐武的公司是做什么的,他并没有问平静地拒绝后挂断了电话。电话还没有放回口袋,母亲又打来了电话。“为什么不去你哥公司,你哥在帮你看不出来?你准备这样没出息到什么时候!他要不是想着你这个亲弟弟那么好的工作给谁做不行!”母亲在电话里咆哮着,“公司里现在大部分都是你嫂子的娘家人,你去了也能和你哥有个照应。”徐文明白了,徐武和母亲的这两通电话只是想让他去帮正在成为光杆司令的徐武,职场中的权力架空连徐文都明白,没想到徐武会在这种事情上栽跟头。徐武和他的父亲一样,虽然能吃苦,但在家庭里却是一个怯懦的人,都怕引起争吵,所以对一些事情一再妥协。当自己的生命被别人主宰后就会失去原本的色彩,他们发奋努力早出晚归却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如果想要冲破这种婚姻围城,就得以家庭分崩离析为代价,所以他们只能庸庸碌碌地过完一生,在情感的夹缝中寻求一丝家的温度。徐文带着报复的感情,再次拒绝了母亲。任凭她如何在电话里痛批自己不求上进,徐文也只是用沉默代替。有空的时候徐文想到过再找一份兼职,多赚一点钱来偿还贷款,可是没坚持多久就放弃了。他好像陷入了某种不可逆转的自我沉沦中无法自拔,和谢逢春聊天的那些下午,那种带着岁月沧桑的话语深深吸引着徐文,就算贷款快还不上了也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饭馆隔壁杂货铺的营业员是个和徐文年纪相仿的南方姑娘。自从徐文来到饭馆工作后她就成了饭馆的常客。起初的徐文犹如一颗忧郁的稻子,总是低着头,身上的气息就像腊月寒风般冰冷的让人无法靠近。她叫苏玉,两年前和初恋男友一起来到西都工作。在来到西都后不久她就发现那个男人是个不择不扣的混蛋,在得到了苏玉的贞洁之后还想让她工作来养活自己,苏玉没有犹豫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徐文看着眼前这个死缠烂打要他联系方式的女人心里却想起了沈月,她和沈月有太多相似之处了,每次看到她时已经释然的往事又会在徐文的心底泛起波澜引他伤怀。“喂,徐文,快点告诉我嘛!”苏玉的普通话不标准,带着一丝北方人听起来富有喜感的南方口音。她有着和沈月一样的深邃眼眸,笑起来宛如一朵向阳盛开的玉兰花,但皮肤没有沈月那样白。自从那天以后,苏玉开始不时地找徐文聊天,徐文只是礼貌性地回复,他不明白这个女人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他聊天。他不确定自己是否还有再谈一次恋爱的能力,如果在以后的感情生活中,沈月的身影还是会不时地闪过,那对两者都会造成不小的伤害。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一切按部就班。如今饭馆门口聊天的两个人已经变成了三个人,苏玉也喜欢同他俩的故事,随着他们的声音跨过岁月的大河。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他们一如既往地坐在店门口看着在雨中奔跑的路人。这时店里的电话响了起来,正在倒水的谢逢春随手接起了电话,是他在国外的儿子打来的,大意是他要在国外定居了,想要把老人接过来一起生活。挂断电话后老人心事重重地回到座位,轻叹一口气将他儿子的话转述给徐文。“那饭馆怎么办?”徐文问。“我不去国外,要死也要死在祖国,这兔崽子以为自己有俩钱就可以随便掌控别人的生活了吗!”人终究是敌不过岁月的摧残,谢逢春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客人总是要等很久才能吃到自己点的菜,老人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衰老,只好向儿子妥协。人这一辈子有太多的不得已,纵使年近古稀他还是没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想到自己百年之后灵魂还得漂洋过海来寻找故乡,心里就一阵酸楚。徐文发现老人不再早起买菜就明白离别的时候要到了。“您不用担心我,我会再找一份工作在这个城市里好好活下去的。”徐文拖着行李箱在老人面前和他告别。“徐文,你去哪?”苏玉从店里追出来。“还不知道,西都这么大肯定有地方让我容身。”“你会不会离开西都?”“不会,我暂时还不能回去。”“那就好,以后要经常联系。”苏玉有些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她只能努力做好朋友的角色,至于其他的时间会给出答案。徐文又一次拖着行李箱走在大街上,他发现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轮回,迷茫后又离别如此循环周而往复永生不止。他在一家快递公司落了脚,因为他熟悉这里的工作,而且这样至少能有一个住的的地方,收入也还不错,但是贷款还是只能一笔一笔地还。宿舍里他的年龄最小,其他人很同情徐文,因为他工作很努力,可他不知道,这份工作就算再努力也不会有升职的机会,那些多付出的力气只会让他的劳动力变得更加廉价。贷款的事情很快就瞒不住了,因为一直以来不积极还款,银行将电话打到了母亲那里。“你两三年没给家里拿一分钱,现在还欠了这么多钱,说了让你去你哥那里你还不去,你自己想办法还吧,家里没钱给你擦屁股。”母亲的怒火似乎从手机里冒了出来,把徐文的脸烫的通红。可他没有办法,贷款只能一点一点还,只能将这份折磨分成一份一份日日夜夜让自己不得安宁。他想到自己可能会因为这件事让他这辈子只能庸庸碌碌地活着心里泛起一阵恐惧。母亲曾经说过,“以你的性格,没文化这辈子都难有出息。”这段话像诅咒一般时时刻刻萦绕在徐文耳边。文/崔翰林
未完待续
记得留言
祝你今天愉快
留言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