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歌:我的塔吉克斯坦帅翻译穆志龙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向来是传统友邦,近些年,随着合作愈加深入和频繁,两国的友好关系不仅仅体现在国家层面,在两国人民相处的点点滴滴之间,也处处展现出友谊的珍贵。
日前,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编辑室主任施歌就讲述了她和塔吉克斯坦翻译穆志龙之间关于友情的故事。
人民教育出版社汉语编辑室主任施歌。
如果不是编辑业务的缘故认识了穆志龙,可能塔吉克斯坦这个国家于我而言,永远只是“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国家中的一个普通地名。但现在有了我的塔吉克斯坦帅翻译,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我和他相识于《跟我学汉语》多语种项目。这是一套孔子学院总部研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针对海外青少年的国际中文教材。我们汉语编辑室的几位责任编辑要基于英语版教材,联系20多个语种的译者,对原书做国别化、适应性的改编和翻译。机缘巧合,塔吉克语版的光荣任务落在了我头上。
以往我负责过葡萄牙语、土库曼语等语种,大都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海外孔子学院等机构聘请专家,但这次却让我犯了难。因为国内的高校基本上没有开设塔吉克语专业,这样的汉语教材在国际中文教育史上也几乎是空白。几经辗转,颇费周章,我终于联系到了新疆一位塔吉克族教授,他却说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语和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吉克族同胞的语言不太一样,最好还是找一位本国的译者,于是把穆志龙推荐给我。穆志龙是这个小伙子的中文名字,他本名是阿穆尔丁·诺斯洛夫(AmriddinNosirov),出生于塔吉克斯坦库洛布,与新疆只有一山之隔。年他考取了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新疆师范大学学习商务汉语。年起担任《大陆桥》杂志的塔文翻译。年来到中国政法大学深造,攻读外交学专业的硕士。年初我认识他时,他在上海经合组织工作,不久成为塔吉克斯坦驻华使馆的一员,妥妥一枚帅气的外交官。
记得那是年的春天,我跟穆志龙简单电话沟通后,约好在使馆附近一家咖啡馆见面。他穿着笔挺的西服从工作岗位步行10分钟翩翩而至,我连忙站起身来,回应以职业性、礼貌性的标准微笑。他对这个项目比较认可,觉得是为那些想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塔吉克斯坦青少年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在愉快的交谈和短暂的会面后,说好了编译要求、交稿时间和注意事项。
那套书有8本需要编译,工作量很大。接下来的2年里,我们频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