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文章目录:第一部分:求道武当山第二部分:丝路万里行第三部分:总结第四部分:致谢和开支
“人生而自由,你做了我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这是一个好友得知我的精神之旅计划后发来的感言,或许很多人也有相同的想法。自由非束缚,自由乃自由。只有踏出第一步,才有可能走到下一个路口,人生不就是不断地在往下一个路口赶路吗?我的精神之旅始于内心的与众不同,终于平凡,就像那句话说的“这是一个渴望通向不平凡,但最终却在平凡的路上一路向前的旅程”。只是在我看来,这个不平凡到平凡的过程不只是一个过程,而是周而复始的许多过程。
题记
求道武当山
这是人生几个时刻中的一个。
大学四年,三至武当,十分感念、感恩。
初次与志健师兄同行,凌晨起来爬金顶。那时意次风发,行至半路特意脱光衣服,感受寒冬的气息。七点到达金顶,脱去外套穿着短袖,在金顶上拍了数张照片,虽寒冷至极,可能是因为年轻,有资本装逼。
(左图--金顶;右图--在悬崖边)
二进武当,印象更是深刻。归来后作了一首“缘起”诗:
二十八年前访武当,初入紫霄遇高人;高道郭道文武道,雄心诚心赤子心。
熊陈传递武术魂,栉风沐雨武协人;而今重走追溯源,传承发扬精气神。
(年--武协两位师兄初上武当山)
我对郭高一道长充满了敬意,对我们武协的大师兄等老一辈习武之人充满了敬意,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外在的东西是武术,内在的则是一股精气神,一种担当。因此有了这第二次的追根溯源。也由此对道教文化和武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后来在朋友圈看到毕业多年的师兄说:“说了那么多届,终于有人上山了”,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完成。
(年--武当七龍球)
年下半年,那时我在一个孵化器实习,住在城中村,每天早晨都会早起打坐,读《道德经》。有一段日记写到:
今晨起诵读老子经典,遂天马行空到武当。当时造访武当,日日拜读经典,清晨即起晨读,经典之声至今回响;天天素食为伴,刚出炉之番薯,仍是回味;徒步来往琼台,”问道武当"之歌,至今难忘;首日大雪纷飞,我们昂首阔步,何等壮观;跑步中观,跟随罗道习练太极,从基本功到十八式,想来美妙无穷;听清风道长道养生,看郑爷跳舞吹笛,享书香之气,受音乐熏陶,此情此景,犹在耳边、眼前…
练武、读经典,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进武当
(武当山南岩石碑)
那是很幸运的事儿。前两次进山,亦是为了寻道,但不可否认,归来后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道”的收获。故趁大学毕业之际,计划再进武当,势要得道。通俗的说,是在寻找某种让自己沉淀下来的力量。
四月底,搞定完论文事宜,我便开始了我的间隔年之旅。第一站去了武当山,短暂拜访了去年结识的两位朋友罗宸瑞道长和苏道长。
这次武当山之旅的原先计划是“徒步金顶→探访琴人谷→神农架→陈师行功夫拳馆学习→回校”。来武当山一是求道,再是习武。大学四年,植根广外,于广袤园武协,习练武当拳法,从此结缘武当拳、道教和道家文化,中途去神农架也是因我们协会和武当山三十年前的一段因缘。
武当山日记4.18星期二
在广州火车站遇见一个长胡子的新疆大叔,瞬间想起之前听人说,在广州他们会被区别对待,真希望都是同胞,大家好好相处,同等对待。
在检票入口处一妇女在大声嚷嚷,手上拿着两个写满字的牌子,我看到了"法在哪里",入口则站着几个武警。那位大姐提到了共产党,提到了她被人强行拖几百米的经历,而她旁边好像还有一个残疾的女儿坐在轮椅上。这让我很难过,还是有那么些人有冤无处伸,弱势群体的处境总是让人怜悯,但很多时候我们也是无能为力啊,我们能怎么做?
进站后,看到了四个便衣警察押解一个手脚都戴着镣铐的年轻男性。那个男性一脸无所谓的表情,我跟他对视了几秒,他一点都没有羞耻的意思。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形,跟电视上一样一样的。社会多少还是有很多不太平的地方。老子说,有善便有恶,这世界到处存在着善与恶的博弈,个人也是,还是要相信性本善,这样你才会自觉地,有根据地去一步步消灭恶的力量
武当山行记4.19星期三
准备下车前读了俞敏洪关于阅读的书,同感,希望我的朋友更多地读书,有更多的读书的朋友。
天下唯善读书者,不负花月,不脱酒盏,不离山水,不绝美人。
徒步金顶
4月20,天朗气清,是徒步的好天气。从五龙宫沿着大峡谷徒步登金顶,有我见过最美的徒步景色。潺潺流水在溪涧缓缓走来,沁人花香沿着石阶散开,曼妙鸟语回荡在峡谷之中,清澈见底的一个个深水池让人不禁想纵身一跃。在这条线上徒步,感觉如入无人之境,可以和大自然合二为一,而再不会有外界的纷扰。
从五龙宫徒步走到南岩宫,一共花了四个半小时,然后在南岩修整了一下,又花了两个半小时从南岩徒步登金顶。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石阶,让每一个想要朝拜金顶的人都只能一步一个台阶,耐心地往上走。个石阶,是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武当山行记4.20星期四
7:25开始徒步
7:50-8:35溪谷玩水,拍照,冰冷的水,绝美的水,在溪谷里玩了一个小时,拍了一些照片,他们也很开心。
到了大坝,有种难得的宏伟之感,在这武当深山之中,人们把一切变成了可能,人斧神功。
当你现在大坝之上的时候,却开始觉得它的渺小,也不过是一个堤坝,再上山往下看便成了一个小湖的那个,等到了南岩宫,那个湖就剩下一个大脸盆的样子,大坝基本成了一本书的大小了。真的,走进了才知道有些东西的宏伟啊。
上大坝那之前的几十个台是很陡的,似乎也暗示着,从大坝再往上走,这个山路坡就变的普遍陡起来,而我和洪展一人一个背包,从这时候开始显示出它的威力。走不到百米就走不动需要原地休息,很累,洪展是膝盖痛,加上有抽筋征兆,我的膝盖感觉有点受不了但也不至于痛,只是这个腰挺酸痛的,,这时候肩膀倒是没啥事。金塔呢,一路匀速,也没带包,所以显得很从容得就爬了上去,还在前面一直催我们,等我们,这家伙真是出来旅游会享受,包里都不用装东西的!
最后1.2公里到南岩停车场可以说是最痛苦了,但每一次休息后的重新出发的感觉真的很好,如释重负,能够步履轻盈地走上一段,很舒服。虽然走不了一百米又要重新累趴......
从南岩上来,遇到很多的抬轿夫,店主,金顶宾馆老板娘,说话都没不怎么客气,感觉越往上越差,没好话。打个开水都不肯,这多少让人觉得挺不满意。
当晚在金顶露营,不料“大风起兮寒气扬”,一晚上在北风呼啸中度过,冷得一宿没睡。贴了八个暖宝宝都没用,最后强撑了一晚。
武当山行记4.21星期五
昨晚到十一点发现自己还是没睡着,太冷了,没有睡袋没有被子还真撑不过去。幸好买了一包暖宝宝缓解了一下。
酒洒了害我以为是进水了,那时最冷,很无奈地用防潮垫把自己裹了起来,蜷缩身体,但是还是没睡着。穿着高帮鞋睡更不方便,对于御寒也没啥帮助。
三点就决定起来看书了,反正睡不着看了四十五分钟的王阳明,宋明理学和心学的比较。
求道就在眼前,而不再远方,勿以善小而不为,把眼前的道做好,自然会快乐,会涨见识。不要迷信权威。
打坐四十分钟,然后看朋友圈,写东西。
然而,隔天依然旭日东升,阳光明媚。三至武当山,五登金顶,对它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贾爷的故事
(贾爷--图片来自网络)
贾爷是一位住在太子洞的道士,在此修行有二十四年了。太子洞地处比较偏僻,大巴车不在路边停留,所以一般也比较少人去。贾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我每次去见他心里都有一种忐忑,原本是想来问一些人生问题,见到贾爷之后又不知道问什么。或许是因为是修行的地方不同,也不知从何问起,有些问题又太大众化。刚好在我旅行的那段时间,有记者去太子洞拜访贾爷,记者的问题正好也是我想问的问题。
记者:您在这修行也有几十年的时间了。。。。。。
贾爷:我在这才一瞬间,才二十四个年头。
记者:二十四个年头是一瞬间啊?
贾爷:这是个心态问题。你心态好在任何地方都痛快,心态不好在哪里都不痛快。心往好处想,眼往好处看,话往好处说,事往好处做,人往好处活。
记者:太好了,对。不过修行的过程肯定也需要一些坚持的力量是不是?
贾爷:嗯
记者:您觉得这个重要吗?
贾爷:我有个“三坚持”呀!
记者:怎么说呢?贾爷:坚持,坚持,再坚持!
记者:也即是我们现在年轻人所说的“努力,努力,在努力”!
记者:我记得之前您这里有一个蜂巢,跟您一起作伴,今天怎么没看见呀?
贾爷:蜜蜂,这个导游,他领着导游去了
记者:旅游去啦?
贾爷:嗯
记者:旅游多长时间啦,什么时候回来呀?
贾爷:还没回来,他还没说啥时候回来。
记者:贾爷您太可爱了!
(太子洞)
太子洞常年阴冷,但贾爷多年来为了保持修行的纯粹,为了减少外界的纷扰,始终不用交流电,而且也从不收取信士和游客的任何香火钱。但即便如此,贾爷却时刻保持着对世间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