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wxlianghong.com/
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梁云陈东芳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成为国际汉语教学绩效的关键要素。文本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了23所高校的51名汉语教师并访谈了有代表性的部分老师,发现制约现阶段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哈国汉语教师学历层次不齐,且师范类毕业的教师数量较少;哈国汉语教师培训机会匮乏,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在教学中教师不是特别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今后要促进哈国汉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建立多元的、系统的、长效的教师培养体系。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汉语师资;专业化发展;问题;路径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自年1月建交以来,双边关系一直稳步发展。中哈两国政治关系稳定,双方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为哈国“汉语热”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为我国在哈萨克斯坦的汉语推广提供了条件。目前哈萨克斯坦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毋庸置疑,要想在哈萨克斯坦更好地推广汉语,满足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的需求,汉语师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么目前哈萨克斯坦的汉语师资状况如何?汉语师资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为此笔者对哈萨克斯坦汉语师资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哈萨克斯坦的国立民族大学、国际关系与外国语大学、欧亚国立大学、国际哈萨克-土耳其大学、克孜勒奥尔达哈萨克-中国大学、克孜勒奥尔达国立大学、克孜勒奥尔达未来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师范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等23所学校的51名汉语教师(见表1)进行了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哈萨克斯坦汉语师资情况
目前哈萨斯坦汉语师资的主要构成有:哈国汉语教师(含中国移民到哈国的汉语教师)、中国哈萨克族汉语教师、中国国家汉办外派的公派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以下合称中国外派汉语教师)。
表1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一览表
(资源来源于哈萨克斯坦调研时收集而成,数据截至年3月。)
表2哈国汉语教师构成情况一览表
(资源来源于哈萨克斯坦调研时收集而成,数据截至年3月。)
上表中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派往哈国的公派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占该国汉语教师的11.76%,由于样本选取的缘故,如果从哈萨克斯坦的汉语教师整体来看,中国公派教师和志愿者比例较低。中国哈萨克族汉语教师在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中占近一半的比例,哈籍汉语教师中也有近一半以上的教师是从中国新疆移民过去的哈萨克族。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哈萨克族和移民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的主力军。
我们通过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到这一群体具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大多数在任教以前生活在中国新疆,接受的是中国式的教育;一部分汉语教师上的是民考汉学校,还有一部分汉语教师上的是民考民学校。在民考民的汉语教师中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汉语说得虽然不是很标准但是和汉族人交流以及阅读汉语文字等方面没有太大问题,另外一种是只能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根据中国哈萨克族汉语教师的特点,他们在从事汉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1.中国哈萨克族和中国移民哈国的汉语教师的优势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中国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斯坦的哈族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语言相通。中国哈萨克族和移民哈国的汉语教师在哈国从事汉语教学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言的优势使他们在教授汉语时,更容易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初期阶段减少了由于听不懂、不理解而产生的焦虑感;在讲解较难的语言现象和语法时,更容易讲清楚。其次,哈萨克族汉语教师和哈国学生有着共同的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使他们之间更容易交流、沟通。
2.中国哈萨克族和中国移民哈国的汉语教师的劣势
中国哈萨克族和移民哈国的汉语教师在哈国从事汉语教学时存在劣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方面。他们受母语的影响,说的汉语在语音、语调甚至语法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把正确的、标准的汉语交给学生。他们来到哈国之后,为了尽快地融入到哈萨克斯坦国的社会生活中而不得不大量使用哈语,导致汉语使用率下降,加之缺少了汉语言环境,汉语水平不同程度的都有所下降。第二,教育教学方面。在求职时,校方对其学历和专业虽然有一定要求,但相当一部分并不是学习教育教学专业,有些虽有高校教学经历但从事的并非是汉语语言教学专业,有些既不是学习语言教育教学专业,也没有教学经验,很多教师都是来到哈国之后,边教学边总结教学经验。
(二)汉语教师的学历构成与毕业学校性质
教师的学历高低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俗话说:“教师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一般来讲,学历越高的教师,知识水平越高,也就越能教好学生。从表3中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的学历结构本科生占了82.35%;硕士研究生只占了13.73%,这一点和国内相比,学历层次上略偏低。
表3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的学历及毕业学校性质一览表
(资源来源于哈萨克斯坦调研时收集而成,数据截至年3月。)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哈萨克斯坦,师范类院校都主要是培养各科各类教师的学校。在该类院校会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讲授一些教育教学、心理学,教育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将来从事教师职业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一般来讲师范类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要比非师范类院校培养出的学生,教学能力更强,尤其是在教师从教的前期。从表3中可以看出,调查的汉语教师中,毕业院校属于师范类的只有39.22%,还没有达到一半。据对部分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汉语教师的访谈了解到,他们并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在哈萨克斯坦由于汉语教师比较缺乏,很多院校主要考虑到实用性,对他们是否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有没有教师资格证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要求。
(三)汉语教师课堂使用语的种类
由于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构成的种类较为丰富,那么在汉语课上,汉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种类也富有多样性。从表4中可以看出每位汉语教师在汉语课堂上都要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其中使用汉语和哈语的教师最多,占调查人数的60.78%;其次是使用汉语、哈萨克语和俄语的占了15.69%,这一调查结果和前面分析的哈萨克斯坦汉语师资的构成相一致。由于哈国汉语教师大部分是中国的哈萨克族,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斯坦的人们语言相通。因此这类汉语教师在教授汉语时,更多的是使用哈语和汉语。虽然受苏联共和国的影响,大部分哈萨克斯坦人都会说俄语,但是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正在大力提倡说哈语,因此他们在生活中更多的会选择的说哈萨克语,而不是俄语,尤其是在哈萨克斯坦的南部表现尤为突出。
表4教师课堂使用语的种类一览表
(资源来源于哈萨克斯坦调研时收集而成,数据截至年3月。)
(四)汉语教师参加汉语教学培训情况
汉语教师的培训对提高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教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如何上课,又能让有经验的教师汲取更新鲜的营养;既能为来自不同地方的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使彼此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又能为每位汉语教师今后的汉语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更多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在汉语国际推广进行地如火如荼的今天,国家汉办已经开始意识到汉语教师的质量是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瓶颈。要想使汉语国际推广的速度更快、更有效,关键是拥有一大批高质量的汉语教师队伍。从表5中可以看到国家汉办重视汉语教师的培训程度,从我们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哈萨克斯坦有84.31%的汉语教师参加过国家汉办在不同地方举办的汉语教学培训,当然,由于样本的选择没有穷尽到哈萨克斯坦所有的汉语教师,或许参培人员在全国的比例达不到那么高。从培训内容上看,无论是汉语教育教学方法、中华文化、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是汉语教学观摩与实践都对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今后教学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培训时间看,基本都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显然在那么短时间内,要把汉语教学中的知识点、教学方法、中华文化等一系列知识都教给汉语教师们是不可能,但是这种类型的培训能够开拓哈国汉语教师的视野,能够为他们今后的汉语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多的知识还是需要汉语教师们自己通过多媒体、网络、书本等多种渠道去继续学习深造。
根据对个别汉语教师的访谈了解到,他们非常感谢国家汉办能够给他们提供参加汉语教学培训的机会,培训的内容对他们来说非常实用。但是时间太短,有很多知识都是只能学习一点。而且这样的培训机会并不是每一位汉语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因此他们十分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
(五)汉语教师的课时量
在哈国由于不同学校上课的时间不同,有50分钟一节课的,45分钟一节课,还有些学校采用的80分钟一节课。为了统一,在做数据统计时,按每45分钟为一节课。从表6中可以看出哈国汉语教师的周课时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是:15-20节、20节以上、10-15节、5-10节、5节以下。根据对汉语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尽管个别教师的周课时在10节以下,但是他们除汉语教学以外还要承担一些行政管理方面的事务。由此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据了解个别教师在不同时期上课的节数是不同的,上课最多的时候,周课时能够达到30多节,这说明哈国的汉语教师相对于学生的需求还存在着很突出的矛盾。
表5汉语教师参加教学培训情况一览表
(资源来源于哈萨克斯坦调研时收集而成,数据截至年3月。)
表6汉语教师每周课时一览表
(资源来源于哈萨克斯坦调研时收集而成,数据截至年3月。)
三、哈萨克斯坦汉语师资存在的问题
据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在哈国的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为哈国的汉语教学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是综合来看,哈国的汉语师资方面还是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汉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于提高目前,哈萨克斯坦的汉语热在不断升温,而汉语教师的数量却没有随之增加,相应的为了满足更多的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很多学校不得不给各位汉语教师增加课时量,有的甚至不得不降低门槛招聘汉语教师。这样就会影响到哈国汉语教师队伍的质量,同样也会影响到汉语教师的教学质量。
第二,汉语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较少,需要加强后期培训。根据我们的调查虽然中国和哈国已经意识到汉语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对汉语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了,但是显然,这种小规模、短期的培训不能够全面提高汉语教师的素质,也不能彻底改变这种现状。
第三,哈萨克斯坦本土教师缺乏。从哈国汉语师资的构成来看,哈国严重缺乏本土汉语教师,而本土汉语教师才是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
第四,中国公派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欠缺。由于哈萨克斯坦的较大规模的汉语教学起步较晚,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心和孔子课堂较少。相应的中国国家汉办派往哈国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也比较缺乏。
第五,哈国汉语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哈国教育等相关部门每年为哈国汉语教师提供的相互交流机会较少,只有每年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中心举办的汉语桥比赛和汉语奥林匹克比赛能够为汉语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但是这种比赛往往是以学生比赛为主,教师交流为辅,而真正以汉语教师交流为主的会议较少。
第六,忽视口语教学。据调查哈国汉语教师大多数比较重视汉语讲解和汉字的书写教学,却忽视了汉语口语交际的操练,导致很多学生看着书能够读汉语,教师说汉语他们能写出来,但是要让他们真正地开口说汉语却比较困难。
四、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路径
高质、稳定、充足、多层次、多来源的汉语师资体系是汉语国际推广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针对哈萨克斯坦目前存在的问题,应根据哈国国情和目前状况构建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系统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师资培养体系。
(一)加大对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力度
从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长期发展来看,本土汉语教师最终会成为哈国汉语师资队伍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他们与中国汉族教师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更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心理,了解当地的文化教育制度,也更容易与学生进行沟通。缺少本土汉语教师,聘请再多的外教也难以让汉语教学稳定持续地发展。但是,从前文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哈籍汉语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上有待扩充,其整体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本土汉语教师的质量与数量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其与哈国汉语教学与推广的质量、规模息息相关。只有不断推进哈国汉语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哈国学生学习汉语、学好汉语,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善哈国的汉语师资状况。
(二)加强中哈两国相关部门的合作
根据哈国目前汉语教学情况,中哈两国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加深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协同开展哈籍汉语教师的培养工作,是一件互惠互利的好事。
一方面,培养哈籍汉语教师即培养精通汉语的人才,主要阵地应在各高校的汉语系。目前哈国一些高校与中国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这些高校应充分利用这种关系,选派青年教师和汉语专业的学生到合作院校学习,并获取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归来,他们所带来的是此领域最前沿的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自然会在课堂上有所演绎,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会因此影响一批批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而这些学生是哈国汉语师资的后备军。这样无疑为哈国的汉语教学与推广事业注入一股新鲜力量。因此,哈国有条件的各大高校,应多考虑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师、学生的汉语水平,为哈国的汉语教学与推广培养良好的师资。
另一方面,中国政府给予哈国汉语教学更大力度支持与援助。年起中国政府将哈萨克斯坦赴华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名额由每年人增加到人。中国政府继续加大“请进来”、“送出去”的力度,选派优秀的汉语公派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到哈国任教,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为哈国培训汉语教师。
(三)建立汉语教师交流平台
中哈双方都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在哈萨克斯坦任教的汉语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这样可以使哈国汉语教师与中国对外汉语教师在交流中实现了各自专业水平的提升,而且他们相互之间也建立起“常交流、多研讨”的密切关系,这不仅对哈国汉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
(四)有针对性地做好汉语教师及志愿者的培养与派遣工作
为了更进一步地促进哈国的汉语教学,中方一方面要做好公派汉语教师的选派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培养与派遣工作。
据调查哈国公派汉语教师数量较少,但是公派汉语教师在哈国的汉语教学和汉文化的传播中,却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公派汉语教师拥有丰富的汉语教学经验,在从事汉语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本土汉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向本土汉语教师传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以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尤其是组织举办的汉语奥林匹克比赛、汉语演讲比赛、汉语桥等系列活动更是促进了哈国的汉语教学。
此外,据我们调查了解哈国只有两位汉语教师志愿者。他们在哈国任教期间,汉语教学工作开展的很好,在注重汉语知识教学的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向学生传播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体验课上向学生传授了太极拳、中国剪纸、中国结、画京剧脸谱、中国歌曲、包饺子等,还向学生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戏曲、中国书法等。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两位志愿者在任期间,还举办了汉语诗歌朗诵比赛、学生作品展等活动。在两位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努力下,该校学习汉语的学生越来越多。
这充分说明了公派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对哈国汉语教学和汉语推广能够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因此国家汉办应该多选拔出一些优秀的公派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哈国任教,这样既能够帮助哈国解决一些汉语师资问题,又能够加快在哈国推广汉语的速度,为哈国的汉语教学带来新鲜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丽娜.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9,(7).
[2]赛力克·穆斯塔帕,巴合提江·孜牙达.哈萨克斯坦高校汉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昌吉学院学报,,(5).
[3]范晓玲.新疆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6).
[4]刘涛,刘富华.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训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
[5]李建军.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力的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
[6]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学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6,(6).
[7]周士宏.汉语国际传播师资问题初论[J].暨南学报,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文科基地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招标课题“中亚四国汉语教学现状研究”(B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梁云,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教授;陈东芳,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成员。
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国家中最具投资吸引力
文/西陆
近日,“MinchenkoConsulting”咨询公司发布了中亚5个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吸引力排行榜。排行榜是基于国际和俄罗斯的开放机构及对专家的咨询调查而编制的。
为了编制对中亚国家投资所面临的政治风险的排行榜,专家们选取了5个重要的宏观因素,每个因素总评分为10分,得分越高风险越大。这5个宏观因素分别是:制度稳定性的内部风险、制度稳定性的外部风险、国内主要行业或领域发展的风险、为投资者制定的法规的自由度、为投资者制定的游戏规则的透明性和稳定性。
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国家中排名第一位。在所有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的投资风险最低,它的所有指标都无可争议地领先其它国家。专家们指出:“通过更加透明的行政管理体系和更加可预见的司法实践,哈萨克斯坦还能够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土库曼斯坦排在第二位。它的优势是内部和外部风险相对较低、自然资源丰富。不足之处是法规自由度较低和司法实践不稳定。“MinchenkoConsulting”认为:“如果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土库曼斯坦的投资环境会有大幅改善。”
乌兹别克斯坦排名第三。乌兹别克斯坦的特点是内部和外部风险中等,能源保障度也是中等。乌兹别克斯坦的法规非常不自由,加强了司法实践的不透明性和不稳定性。专家称:“如果乌兹别克斯坦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且降低内部风险,特别是与潜在的政权交接有关的风险,那么它的投资条件也会大为改观。”
吉尔吉斯斯坦排第四位。“MinchenkoConsulting”指出,对于吉尔吉斯斯坦来说,内部和外部风险非常高而能源保障度却较低。处于运输困境的地理位置以及企业基础设施发展薄弱也对投资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专家们指出,吉尔吉斯斯坦的优势是法规自由度相对较高,中和了“游戏规则”的不稳定性。
“MinchenkoConsulting”认为:“国内政局的稳定和‘游戏规则’更加稳定的应用会使吉尔吉斯斯坦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与库姆托尔相关的问题的解决将显著扭转投资者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态度。”
塔吉克斯坦排名最后,它的内部和外部风险非常高,处在其它国家的包围之中且没有出海口,企业基础设施发展薄弱。由于水资源问题引发的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冲突,存在政治风险,塔吉克斯坦的资源保障度较低。塔吉克斯坦的经济法规不自由,司法实践不透明、不稳定。“MinchenkoConsulting”建议:“使经济法规自由化,提高行政工作的透明性和稳定性,塔吉克斯坦就能显著改善自己的投资环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