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那些特征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目前,中国土地上考古发现的现代人类(智人,下同)是福岩洞人,在那里发现了47颗8-12万年前的牙齿,经形态学鉴定他们是现代人,文章发表在年10月的《nature》上。
从骨骼中提取DNA并测序最早的要数北京田园洞人,他们4万年多年前就出现在周口店,但他们跟周口店北京猿人不一样,后者属于直立人,而他们是现代人。那么他们的后代今天在哪里?如果有的话。全基因组分析显示,他们跟今天的东亚人没啥关系,而与亚马逊人比较近。无独有偶,东北亚(西伯利亚)最早的现代人是4.5万年前,他们与东亚人也没啥关系,而与欧洲人和美洲人关系密切。所以,田园洞人只是北京的过客,去西伯利亚与远东的路上曾经这里停留了几千年。
藏人(D单倍群),他们是现代人,是走出非洲的父亲的长子,约10万年前从主干分离。他们至少于5万年前已进入青藏高原与西伯利亚,并在那里与丹尼索瓦人亲密接触。他们的兄弟(因为这里是以Y染色体分子标记为线索,所以没有称姐妹,请女同胞不要介意。),今天一部分存续在安达曼岛上,一部分迁徙到日本列岛。
那么,这些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的长子—Y染色体D单倍群的人类集团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首先,他们来自一个家族,这个D单倍型的突变(SNP突变,单个碱基的突变,也叫点突变),约10万年前先发生在某个男性的精子里,繁衍出今天的所有D单倍群的男性。他来自DE单倍群家族,就是说他的父亲是DE单倍型,很可能是他父亲的精子与他母亲的卵子受精后的几个小时内发生的奇迹,他父亲的Y精子(精子有Y与X类型)获胜,并且男性胚胎中的Y染色体发生了一个碱基的替换,他出生并性成熟后Y精子就带有这个分子标记。这个突变一般是不可逆的,可逆就必须通再次突变回到原来的状态,这种概率约等于零。所以他的男性后代都会带有这个突变的分子标记,他同时代的群体里男性很多,他们都有DE突变,只有他既有DE突变又有D突变。为什么后来那些带有DE突变的人后代越来越少甚至消失了,而他(D)的后代越来越多,形成了今天藏人、日本人与安达曼人三大集团?人类今天还不是很清楚,但也基本上能把故事讲的完整自洽,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个突变是在哪里发生的?或者说这位牛逼的精子男诞生地在哪里?人类学家还没有达成共识,有两种假说影响比较大。
1,他们的祖辈DE单倍群在离开海湾大家庭(走出非洲后在那里生活了几万年)后,在印度缅甸沿海生息繁衍,最初他们的Y染色体DNA也只有M(不是说没有其它突变,免得有煞笔又来说民科),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某个具有新突变(DE)的男性诞生,他的男性后代逐步淘汰了其他男性,以至于这个群体里的男性都有这个DE突变。后来,可能是集团内斗,一部分人向西回迁,一部分人留在原地。向西迁徙的人又产生了一个E单倍型突变,他们今天分布在中东、北非与欧洲,著名人物如爱因斯坦、希特勒与美前总统肯尼亚人穆罕默德·巴拉克等都是这个古老族群的后代。而留在原地的人,因为某种原因(也许是后期向东迁徙的人—东亚人的祖先对他们形成的挤压),他们逃亡孤立的海岛如安达曼群岛,然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在内斗中败北的人,一部分向东逃亡琉球群岛,一部分向北进入中国。后来琉球人逐步向日本列岛扩散,形成了绳文人。进入中国的人,很可能通过印度支那进入南岭山脉,因为福岩洞8-12万年前的现代人牙齿目前的所有证据表明只能是他们的。后来,在今天东亚主体人群的挤压下,他们继续向北逃亡,以至于最晚5万年前就已经来到黄河中上游与中亚草原。当然,从理论上讲,他们也可以经印度河进入中亚草原,但是现代及古代的DNA检测,并没有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任何D单倍型个体。D单倍群人向东最远到北海道,没有越过太平洋进入美洲。
2,正是由于上述DNA证据,D单倍群发源于安达曼群岛的假说受到了挑战,有人提出D单倍群起源于青藏高原,支持点是那里的遗传多样性最高。
不管是哪条路线,D单倍群的人向南到安达曼但没有进入印尼与澳洲,向北进入哈萨克草原与蒙古高原唐努乌梁海而没有出现在印度河以北与巴克特里亚等中亚地区,今天哈萨克斯坦与蒙古人中的个别部落D单倍型高频。从文化类型看,绳文人更接近欧亚草原新石器时代文化,他们的陶器与中东欧的绳文陶基本上是一个风格。
通古斯人(C单倍群),今天蒙古人、满人的主体。他们继藏人之后从主干上第二早分离出来,他们从巽他古陆分家,一路南下澳洲,一路北上中国。目前已有的基因证据表明,他们没有太多在中国沿海停留,也没有进入内陆,而是沿海岸线一路向东,约4万年前来到蒙古高原与贝加尔湖,年前,他们一部分继续向东进入北美,一部分开始南下辽西,这可能跟年前东亚气温由大暖气开始下降有关。
剩下的就是东亚人的主体O单倍群,他们约4-5万年前已经出现在南岭一带,之后在长江流域生活了几万年,制做了人类最早的陶器,驯化了水稻。然后分两路向黄河流域扩散:从江浙到淮河与黄河下游、辽西;从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向四川、淮河黄河中上游扩张。年前,黄河中游他们已经是主力,年前辽西O也已占了一半。
辽西红山文化早期的主人是N,他们与O是兄弟,从华南一路北上,年前先头部队已到达辽西与西伯利亚,年前进入芬兰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地区。前几年,有人检测了几例大汶口文化遗骸DNA,N单倍群占比高于O。年前,以桑干河原阳县为界,向东到赤峰与辽宁牛河梁,基本上都是N。年前,O向东北强势扩散,N也有向西流入的迹象。三门峡庙底沟文化,正是这一基因流动的产物。年之后,中原文化概念开始形成,这就是龙山文化。
D单倍群的人在黄河流域生活了几万年,进入新石器时代他们创造了仰韶文化,他们就是傅斯年所说的西部集团,姬周是他们的代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