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哈萨克不是‘哈萨克,真正的哈萨克是冬不拉。
从阿勒泰山脉到里海的大片土地上,有草原的地方就有哈萨克族人的足迹。世代以游牧为生的哈萨克人喜欢择水草而居,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千百年来,他们以冬布拉弹唱方式记述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冬不拉也是哈萨克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迪玛希与冬不拉
哈萨克人把冬不拉乐曲称之为“冬不拉奎依”,根据音乐节奏和演奏技法不同,分为弹击乐曲和拨奏乐曲两大类。
冬不拉——哈萨克的灵魂
冬不拉的制作需要三至十天,主要用松木、杏树、核桃树、桑葚树等木材来制作乐器的主体,其中冬不拉弧形形状是最难制作的。冬不拉艺术由乐曲、弹唱音乐、民间舞蹈音乐、演奏方法与技巧、乐器与制作工艺五大部分组成。
冬不拉的组成
年,在国内,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人已将冬不拉艺术融入他们的历史文化,将冬不拉艺术世代传承下去。
冬不拉弹奏
冬不拉音量并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指法有一弹一挑、两弹两挑、两弹一挑、一弹两挑、连奏、拨奏等,还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内弦配和音)。弹奏冬不拉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种变化。尤宜于表现快速乐曲。
传说一:老牧民阿肯很久以前,哈萨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结果森林里有一只凶恶的瞎熊,经常跑出来伤害牧人和牲畜,使人们不得安宁,国王派去了几批猎人都被瞎熊伤害了。
国王的儿子名叫“冬不拉”,他请求父王让他去打败瞎熊,由于父王不答应,“冬不拉”私自带着弓箭、捕兽夹去找瞎熊,并与瞎熊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搏斗,杀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牺牲。当牧民们找到王子的尸体时,都泣不成声,谁也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国王。
这时有个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国王问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么?”阿肯指着一棵高大的松树说:“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国王生气地说:“明天它如果不告诉我,我就杀了你!”聪明阿肯在牧民们的帮助下,砍下大树的一个支杈,连夜制作成一把精美的乐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声歌颂王子的壮举,倾诉对王子的崇敬和怀念。
琴声中有阵阵松涛,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鸣,也有草原人民悲伤的啜泣,国王听着琴声,悲痛万分,是松木制成的乐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国王。琴声一会儿雄浑激昂,一会儿低回婉转,一会儿音韵铿锵,一会儿又如泣如诉......从此,哈萨克人有了自己的乐器,为纪念王子,人们以“冬不拉”来命名乐器的名字,而弹唱冬不拉的民间歌唱家便叫做“阿肯”。
来听听这首曲
传说二:人民心灵的伙伴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统治者)。与他一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为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次狩猎中失踪,可汗命令王宫里的奴仆必须在三天内找到他,谁带来不好的消息,谁将会受到嘴里灌满鼎沸铅水的惩罚。
一个年轻的骑手在一棵胡杉旁发现了可汗儿子的尸体。他找到了草原上最聪明的老牧人,请他帮忙出主意,老人苦思了好久,终于想出了办法:只要不用嘴说,就可以逃脱残酷的惩罚。只见他从房前的树上据下两块最好的薄木板,宰杀了自己的马,抽出马腿上两条长筋。
老人将薄板和长筋做成了一把神奇的乐器。带领寻找可汗儿子的仆役们纵马直奔王宫。来到王宫,可汗坐在他的宝座上,在宫殿的中央摆着一口装满鼎沸铝水的锅。“你给我带来了王子的消息吗?”可汗冲着老人凶残狂吼。老人拿出昨夜赶制的乐器对着可汗弹起来。
凄美的乐声如实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可汗听完暴跳如雷,要处罚老牧人,老牧人神情镇定的告诉可汗,发出声音的是我手里的冬不拉,如果要处罚就处罚它。
失去理智的可汗,命令武士处罚老牧人,老牧人拿起冬不拉唱起了心底埋藏已久的积愤。
老人的歌使仆役们个个抬起了头,宫廷武士挺直了胸膛,跟随着老人一起高唱。歌声像火山爆发,可汗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他被愤怒的歌声吓得瘫痪了,从高高的王位上摔下来,摔进那鼎沸的铝锅里。这就是冬不拉的第一支歌,从此以后,草原上便流行开了哈萨克人民心灵的伙伴——冬不拉。
从小弹冬不拉
传说三:会唱歌的树据说古时候,哈萨克汗(国王)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已到成婚年龄。可汗的一位大臣对公主有意,向汗提出求婚,汗同意了。但由于年龄悬殊,公主不同意,但又不好向父汗讲。公主的丫环非常聪明,为公主出主意道:“你对大汗讲,谁要找到会唱歌的树,你就嫁给谁。”汗最终接受了女儿的意见,张榜告示全国,三个月为限。那位大臣虽对此心有不满,但又不能公开反对。
一个月过去了,竟没有人敢揭告示。一天,一个年轻的猎人路过城下,见人头攒动,议论纷纷,便上前仔细阅读了告示的内容,心想:既然有会唱歌的树,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它。他上前毅然揭下了告示。
猎人被卫兵带到汗的宫殿。公主在帘后看到猎人年轻英俊,顿生爱慕之情。公主向父汗提出要和猎人见面的要求,大臣想从中阻拦,却又说不出正当理由。公主和猎人终于在后花园见了面。公主给猎人赠送一枚戒指作为定情物,猎人发誓一定要找到会唱歌的树,娶公主为妻。
年轻的猎人走遍了深山老林,却没有找到会唱歌的树。眼看期限要到了,猎人既着急又难过。这天晚上,猎人做了一个梦,雪山老人告诉他:“遇到了困难,应向百姓求教。”猎人急忙赶下山。哈萨克牧民知道他是揭黄榜的青年,都把他看做是心目中的英雄,纷纷前来看望。当得知期限将到,都为他着急。为了鼓励猎人尽快找到会唱歌的树,牧民们就杀羊款待他。杀羊人顺手将羊肠子搭在身旁的树上。没想到这羊肠子给猎人带来了希望。
宴会结束后,猎人越发郁闷和惆怅,便在树林里散步。忽然,一种从来没听到过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中。举目看去,只见几条被阳光晒干、紧绷在树干上的羊肠子,在微风中颤动并发出声响。他用手指轻轻拨动了几下,竟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猎人顿悟: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会唱歌的树么?
年轻的猎人把树干锯下来,砍削成便于携带的长瓢形,再将几条风干的羊肠子固定好,制成了一把崭新的乐器。这把乐器,哈萨克人后来叫它冬不拉,意思是会唱歌的树。
猎人怀抱会唱歌的树,将对公主的无限思念编成歌词,叮叮咚咚地连弹带唱起来。这美妙而动听的琴声,如绺绺游丝,穿过树林,飘向草原。牧民们都跑来聆听演奏。大家都被这天籁般的琴声所陶醉,也为猎人找到了会唱歌的树而高兴,纷纷表示愿同猎人一起进京祝贺公主圆了梦。
在京城,大臣单独接见了年轻的猎人。他对猎人的成功十分嫉妒,就花言巧语将会唱歌的树骗到手,兴冲冲地去见汗。汗让大臣弹唱,他却慌了手脚。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弹奏。
公主听说大臣找到了会唱歌的树,不禁暗自叫苦。丫环说:“大臣从未离开过京城一步,怎么会是他找的?若是他找的,为什么又不会弹奏?”公主听了觉得有理,便让丫环出宫寻找那个真正找到会唱歌的树的人。老百姓都说是年轻的猎人。公主知道后万分喜悦。
大臣见一计未成,又生一计,下令以莫须有的罪名将猎人逮捕入狱。
公主乘大臣不在的时候,在狱中见到了年轻的猎人。猎人因失去了会唱歌的树,感到十分惭愧。公主抚摸着猎人手上的戒指,鼓励他一定要夺回会唱歌的树。
大臣为了把会唱歌的树据为己有,威逼猎人教他弹唱的方法。猎人说,没有会唱歌的树,我拿什么教你呢?大臣想想也对,就拿来会唱歌的树,把它交给了年轻的猎人。
年轻的猎人怀抱重新到手的会唱歌的树,想起自己寻找它的艰辛和公主对自己的深情厚谊,声情并茂地边弹边唱起来。这时公主赶了来,听了这仙乐般的情深意长的琴声和歌声,眼泪禁不住扑簌簌地滚下腮来。
大臣见状恼羞成怒,竟下令要将猎人斩首。可是武士们听了这感人的琴声不禁冒死抗命,反将猎人护送出了监狱。
年轻的猎人和美丽的公主终于获得了自由和爱情。他们一个弹着会唱歌的树———冬不拉,一个唱着心中的歌,双双离开京城,向茫茫大草原走去。
冬不拉
冬不拉即是哈萨克冬不拉以简朴轻易的构造,蓄纳天地万籁之声,伴随着哈萨克人舞动的身姿,诉说着哈萨克人最美丽的故事。
冬不拉又是哈萨克人的抒情方式,是哈萨克人的倾诉对象,是哈萨克人的忠诚朋友。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用这句话概括就是:
真正的哈萨克不是‘哈萨克,真正的哈萨克是冬不拉。
哈萨克斯坦GrasslandTravel旅行社整理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