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609700.html
粮食市场阴影显现如何避免全球食物安全危机?只要保持市场开放,全球粮食市场没有大问题;全球协作遏制保护主义,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文
财新记者黄姝伦汪苏特派香港记者文思敏
疫情似乎正在全球农产品市场扇动蝴蝶的翅膀。
身处美国疫情“震中”的纽约,中国留学生阿辉近日花60美元抢下了一包15磅的大米,而疫情前才不过30美元。家住法国巴黎的刘女士发现,超市售卖的普通西红柿一度从每公斤2.49欧元涨到了5.99欧元,产区也从西班牙换回了法国。在中国的香港,3月底,市民们再次涌向超市,被抢购一空的货品,从口罩、厕纸变成了大米,内地也出现居民囤粮的情况。
与此同时,4月初,国际稻米价格标杆“泰国B级大米”上涨超过20%,至美元/吨,这一价格触及近七年来最高水平,目前小幅回落至元美元/吨左右。在美国,大米价格飙升至美元/吨,同样是近七年来最高价格。越南、柬埔寨、缅甸、哈萨克斯坦等国纷纷停止或削减口粮出口。社会情绪骤然紧张,担心类似-年的粮食风波卷土重来。
不过,专家们认为,就粮食市场而言,抢购和大米价格上涨暂时仍是可控的急性恐慌。与年时的减产背景不同,目前世界粮食储备正处于15年来的最好水平。年产量预计保持稳定。真实需求受疫情影响可能还有一定下滑。避免粮食市场形势恶化的关键在于阻止恐慌蔓延、遏制保护主义、防止资本市场投机,切断这个螺旋的自我加强路径。
但是,疫情威胁不可小觑,而且带有强烈的变数。疫情若进一步干扰物流、生产、收获,将严重影响一国国内和国际的粮食和食品供应,并导致市场波动增强,威胁最脆弱人群和非洲等最脆弱地区的食物安全。
餐桌也是全球化的缩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人们摄入的卡路里中,有五分之一至少跨越了一国的边界。
相比40年前,跨越国界的卡路里数量至少增长了50%。中国虽然口粮自给率高达98%以上,但依然需要进口为数不少的肉类、水产品等,大豆对外依存度更是超过80%。如果疫情继续蔓延,全球化的食物红利恐将被侵蚀,并引发结构性短缺、价格上涨等一系列问题。
好在人们仍有机会遏止这场潜在的危机。全球化虽然受到冲击,但捍卫全球化的力量同样强大。以卡路里计算,受出口禁令影响的农产品贸易量仅占1%。绝大多数农产品出口国都在积极保障市场供应,有的借机扩大市场份额。而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虽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变得前所未有地迫切:世界必须打败新冠肺炎这个共同敌人。
粮食市场阴影显现
3月底,家住香港的王佳(化名)看着超市中空荡荡的大米货架发愁。
“如今香港人就像惊弓之鸟一样,一听到限购、禁运,就马上想到囤货。”王佳说,3月25日,越南叫停大米出口新合同的消息在各大媒体上出现,引发了香港大米抢购潮。香港将近四分之一的大米,由越南供应。全港九成以上的食品依赖进口。人们对全球供应链上的风吹草动,格外敏感。
越南发布出口禁令又与疫情导致的进口国和本国人民增加储备有关。越南工贸部副部长陈国庆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透露,各国为保障人们生活需要增加了粮食储备。越南1月和2月的大米出口总量达到93万吨,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2%,“如果出口按此速度增加,越南国内大米可能供不应求”。
“最近超市里的大米卖得特别快。”家住胡志明市的妮妮告诉财新记者。她自己也陆陆续续买下了超过50公斤的大米、面条等粮食。
越南是全球第三大稻米出口国。据美国农业部统计,越南出口量约占国际大米出口市场的15%。受可能的干旱以及海水倒灌造成的盐碱化影响,美国农业部4月9日发布的《全球农业生产》报告,将越南年大米产量预测下调了3.3%至万吨。
继越南之后,3月30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宣布,从4月5日起,禁止白米和稻谷的出口,仅允许香米出口。4月初,缅甸暂停发出大米出口许可证,并实施每月10万吨的出口配额,同比削减的出口量超50%。这些大米主要出口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以及科特迪瓦、加纳等非洲国家。
疫情引起的交通封锁也对国际大米市场造成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大米出口量占全球市场约22%。
由于全国封锁令,印度内陆运输受到严重影响。工厂、港口以及物流运输方面劳动力短缺,大米出货几乎停滞,甚至无法履行已有的出口合同,印度出口商曾连续近三周没有向海外买家提供大米报价。4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宣布,将全国封锁令延续到5月3日。不过,印度大米出口商协会主席B.V.KrishnaRao在4月16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大米出口业务正在恢复,供应商也开始签订新的合同。
贸易受阻和储粮引发的需求上升等因素,导致国际稻米价格连续三个月上涨。相比于玉米、小麦、大豆,大米的国际贸易量小,全球大米产量只有不到10%在国际市场交易,市场格外敏感。“一旦你限制出口,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是挺大的。”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表示。
……全文共字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