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通常位于陆地上的封闭洼地,是较大面积且水流交换缓慢的水体。另一种定义是,在陆地上形成的相对较大面积和深度的积水体。
全球湖泊的总面积达到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8%,其中超过平方公里的大湖共有35个。湖泊的形成主要有多种类型,包括构造湖、海迹湖、冰川湖、火山口湖、堰塞湖、岩溶湖、风成湖、河成湖和海成湖等;
亚洲的湖泊数量众多,其中包括一些世界级的湖泊:
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由地壳断裂造成,是全球最深及蓄水量最大的湖泊。
里海处于亚洲与欧洲的交界地带(西邻阿塞拜疆,南邻伊朗,东南临土库曼斯坦,东北接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死海位于西亚的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位于死海地沟,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为-米。
泰梅尔湖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泰梅尔半岛,是一个由冰蚀作用形成的淡水湖。泰梅尔湖原本是一个地质构造形成的凹地,经过冰川侵蚀形成湖泊。
泰梅尔湖长达约公里,宽从几公里到80公里不等,面积为平方公里,湖面海拔高度为6米,平均深度2.8米,最深处达26米。湖泊的南岸较为平缓,而东北岸则较为陡峭,湖泊主要依靠雪水和雨水补给。
贝加尔湖,这个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高原南部的淡水湖,是世界上最深和储水量最大的湖泊之一。湖泊因地层断裂沉降而形成,湖面海拔米。湖泊呈东北-西南方向,月牙形状,长达公里,平均宽度为48公里,面积达到平方公里。贝加尔湖的平均水深为米,最深处可达米,储水量高达立方公里,占全球地表淡水的1/5,是俄罗斯地表淡水的4/5。
里海是位于欧亚大陆中部,介于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咸水湖。其南面和西南面被厄尔布尔士山脉和高加索山脉所环绕,其余几面均为平原和低地。里海呈南北狭长形态,全长约公里,东西平均宽度约公里,面积为平方公里,几乎与波罗的海相当,约占全世界湖泊总面积的14%。
咸海,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咸水湖,起源于海洋的一部分。由于中亚两大内流河——阿姆河和锡尔河的输入,咸海曾是一个典型的海迹湖。由于区域气候的周期性干旱,湖水水位有显著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初,湖面海拔为53米,面积达到6.45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第四大湖。由于大量的水资源被抽取用于棉花灌溉,湖水补给量大幅减少,湖面水位持续下降,湖面面积不断缩小,盐度不断增高。从年起,咸海水面已下降超过14米,至年,面积已缩小到原来的10%,并分裂成四个小湖,导致了土地盐碱化、荒漠化以及水源污染问题,使得咸海地区成为全球知名的生态灾难区。
巴尔喀什湖是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东部的一个内陆冰川堰塞湖,中国古称之为"夷播海"。
巴尔喀什湖海拔米,东西长达公里,宽度在9至74公里之间,是世界上第四长的湖泊,总面积为1.83万平方公里。湖中有萨雷姆瑟克半岛将湖泊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湖区由伊犁河补给,占湖泊总流入量的75%至80%,水质较淡,平均盐度为1.5‰;而东部湖区则仅有少数河流补给,水质较咸,平均盐度为10‰,形成了湖中咸淡不同的独特现象。巴尔喀什湖所处的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约5℃,每年从11月底至翌年4月初湖面会冻结。
伊塞克湖,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中国古称为"图斯池"、"热海"或"清池"。
伊塞克湖位于北天山的昆格山和泰尔斯凯山之间的盆地中,湖面海拔米,全长公里,最宽处约60公里,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米,最深处接近米,蓄水量为立方公里。该地区年降水量为毫米,但水面的年蒸发量达到毫米,导致湖面在近年来持续下降,与年相比已下降超过4米。伊塞克湖的水盐度较高,达到5.8%,不易结冰,是一个高山不冻湖。湖中有20多种鱼类,年渔获量约吨左右。
死海,位于西亚的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之间,是世界著名的盐湖。死海的形状南北狭长,全长约80公里,东西宽度在5至16公里之间,总面积为平方
公里。死海的湖面比地中海海面低米,是世界上陆地最低的地方,平均水深为米。死海的东岸有利桑半岛突入湖中,将死海分为南北两个湖盆。北部湖盆的面积超过平方公里,最深处约米;而南部湖盆的面积为平方公里,平均深度仅为6米。
青海湖,位于中国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湖泊,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是一个由构造断陷形成的湖泊,平均长公里,平均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面海拔为0米,面积为平方公里。青海湖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进行补给,入湖河流超过40条。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周边农业用水的增加,入湖水量逐年减少,水位以每年大约12厘米的速度持续下降。青海湖的鸟类资源丰富,布哈河河口以北4公里外有鸟岛,最初是湖中的一个小岛,但由于年后水位下降,已变成半岛。每年3月至9月,鸟岛上栖息着多种、约16万只候鸟。青海湖的水温较低,鱼类生长缓慢,湖中盛产中国五大名鱼之一的青海裸鲤(俗称湟鱼),但由于过度捕捞,其数量迅速衰减,现已受到特别保护。
鄱阳湖位于中国江西省的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南岸的一个重要水体,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从南到北延伸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度约17公里,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当湖口水位为21.7米时),平均水深为8.4米,最深处大约为25米左右,总容积约为亿立方米。湖泊以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为入江水道,长度为40公里,宽度在3至5公里之间;南部则为主湖体,长度为公里,最宽处可达74公里。
鄱阳湖接收了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五大河的水量,经过调蓄后,水量通过湖口注入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总水量,形成了一个季节性的吞吐型湖泊。鄱阳湖的流域面积为16.22万平方公里,大约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9%。
洞里萨湖,也被称为金边湖,位于中南半岛的东南部,柬埔寨的西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相连,成为湄公河的一个天然的蓄水池。在每年的枯水季节,湖水会通过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此时湖面的长度约为公里,宽度约为30公里,面积在0至平方公里之间,平均水深仅约1米。而在雨季到来时,由于湄公河水位暴涨,河水会逆流入湖,使得洞里萨湖的湖面扩大到超过1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超过10米。
洞里萨湖周围的湖滨平原广阔而肥沃,河道纵横交错,地区内多沼泽和茂密的林地,被称为柬埔寨的"中部大平原",是该国重要的农业区和稻米产地。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