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很多球迷在分析孙颖莎的问题,可是分析的都是不深刻的。想要解开孙颖莎身上重重的谜团,就要从国乒的体制上进行分析。正是由于目前国乒的制度无法适应目前的竞争形势,才会出现种种让球迷困惑的事情。其实如果女队也像男队一样出现了青黄不接,就不会存在太多争议性了。
蒯曼前几天不是在内部的团体赛竞争当中,因为规则的红利获得了冠军吗?可是却遭到了球迷一致的反对,主要原因就是蒯曼在外战当中上演了五连败,从而不被球迷所认。所以就算蒯曼真的拿到了团体世乒赛的参赛资格,也难以发挥出核心作用。
主要是这个选手的外战能力太弱,不管国乒教练组如何力捧,都解决不了她外战存在的种种短板。所以内部的选拔赛如果失去了竞争的作用,一样难以应付目前复杂的外战,选上来的选手也难以通过镀金的方式赢得认可。
这就牵扯到了一个国乒制度的问题,目前国乒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是因为制度老化导致的结果。像王一朵这种从省队推荐上来的选手,已经根本就不具备外战的能力。所以尽管去参加了国际赛事,结果被34岁的外战老将给横扫。
所以目前的国乒再也不是年轻选手随便派出去就能夺冠的时代了,那个时代目前来看确实一去不复返。但是目前国乒还是按照旧有的习惯,去打造这些年轻选手。结果球迷都看到了,目前的00后选手确实不具备夺冠的能力。
不光是不具备夺冠的能力,打进四强都成为了一种奢望。女队在刚刚结束的哈萨克斯坦挑战赛竟然止步八强,大部分选手在32强就被淘汰了。其实球迷不清楚的是哈萨克斯坦挑战赛,国乒基本上派出了最有实力的00后女选手,本来是志在必得的,结果没有收获。
陈熠、覃予萱这些选手都刚刚参加完亚青赛,覃予萱还夺得了U19年龄段冠军。结果到了哈萨克斯坦挑战赛资格赛就被淘汰,连女单正赛都没有打进去。这跟孙颖莎当年倒是形成了鲜明对比,孙颖莎17岁的时候就能在国际赛场夺得单打冠军,而目前的这些00后选手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那为什么潜力如此之高的孙颖莎,这两年成绩反而出现了低迷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乒还在培养老将,陈梦如果不能成就大满贯的话,孙颖莎短期之内的成绩是提高不了了。不知道孙颖莎是扫雷者,当然球迷也清楚是给谁扫雷的。
国乒教练组的体制决定了教练组对选手拥有很高的话语权,在重点培养选手方面确实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可是有些选手综合实力不具备成就大满贯,如果一味地硬捧,就会出现一次又一次失败的情况。
而孙颖莎就是在这种培养大满贯选手的环境下,出现了成绩上的波动。如果国乒取消了这种培养大满贯的制度,增加的竞争元素之后,相信就不会出现孙颖莎连续败给队友的情况了。这跟孙颖莎有没有教练没有太多的关系,拥有教练的陈梦不还是没有成就大满贯吗?
所以一切还是国乒的制度原因,国乒挺喜欢保持传统。但是又如何理解传统的属性呢?传统是一种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不好的习惯。国乒当然要保持好的习惯,去除那些不好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永葆青春,保持旺盛的竞争力。
国乒想重点打造某一个选手,成就大满贯,这是建立在其他选手竞争力强的基础之上。如果其他选手不具备竞争力了,国乒培养大满贯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作为重点培养的这个大满贯选手,如果缺少了扫雷者,就要独自面对外部竞争对手的挑战。
如果每次决赛面对的都是实力强劲的外战对手,那决赛当中不可能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会增加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大满贯的梦想想要实现是很困难的,孙颖莎恰恰是因为外战的能力特别稳定,所以才会出现目前的局面。
球迷应该也发现了,国乒教练组在去年奥运会开赛前顶住球迷的压力,非要让孙颖莎参加奥运会单打比赛。虽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性,但是使得陈梦成功夺冠也是事实。很多球迷当然不清楚国乒让孙颖莎参加奥运会单打的目的,看一下奥运会单打比赛孙颖莎碰到的对手,就明白了。
特别是削球手韩莹对陈梦的威胁是很大的,可是就在奥运会以及世乒赛全部分到了孙颖莎那个单打半区,这难道是一种偶然吗?孙颖莎当然也想要获得大赛单打冠军,成就大满贯。
可是国乒现有的制度决定了孙颖莎必须要做出站队的选择,要不然想要成就大满贯可能性很小。国乒采取的是策略的支撑,不是按照选手的真实水平去培养大满贯的。一个选手只有配合国乒教练组的安排,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参赛机会。
否则出现王曼昱目前的现状,明明实力很强,但是国际排名就上不去。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