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医院地图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412/8839620.html
博尔赫斯的作品《交叉小径的花园》中假想,人每次做出选择时,都会分裂出做出其他选择的自己,伴随无数选择,人生就变成了岔路交错的花园。诚然,前路何其难辨,我们都在选择中彷徨和踌躇。可如果有人也曾走过这个岔路口呢?如果知道他们的经历,我们的不安也许就会减少些,选择的底气也更足一分。
在“院友故事”专栏,我们邀请到了一些已经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外院院友,希望他们的人生经历能给彷徨的你一些启示和慰藉:请相信,这条路不止你一个人走过。
?
?
本期院友简介
?
刘雅文,人大外院级俄语系本科生,研究生就读于人大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后入职华为工作,一年后选择驻外,于华为哈萨克斯坦分部担任财务经理,曾因贡献突出获华为“总裁特别个人奖”。
?
?
俄语+经济?
?
出于对北京城的向往,刘雅文在填志愿时,放弃了家乡湖北的本地高校,选择了人大的提前批,并被俄语系录取。她入学时就决心:除了语言学习,还要充分利用人大这个平台,再学习一个能够帮助自己建立认识世界的方法论的学科。出于对经管学科的热爱,她在大一下学期开始辅修经济学相关课程。也正是在辅修过程中,刘雅文确定了研究生阶段想要修读的世界经济方向,并结识了她的导师。
在她看来,每个学科的学习都会在其学生身上打下独特的思维模式烙印,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多接触其他学科知识,才不辜负在人大的学习光阴。
?
?
学习之外
?
除了学习,刘雅文也在校报工作。回首那段学工经历,她认为最大收获就是培养了人际沟通交往的能力和处理问题时全面的大局思想,那些采访国关学院老师和食堂师傅的日子仍使她记忆犹新。除此之外,她也收获了很多朋友,虽然工作之后大家的联系变少,但颇有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她说:“有过共同经历的校友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无关所谓人脉等功利之说,只在其他人不理解你决定时,他们能瞬间get到你的理由,这份来自校友的理解和默契本身就是其他关系不可比拟的。”
刘雅文在校期间采访香港大学Staci教授
但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大二期间,刘雅文也曾在辅修、学工和社团中疲于奔命,也曾怀疑过这些事情是否侵占了专业学习的时间,但她不后悔。刘雅文认为,大学阶段是试错成本最低的人生阶段,抓住每一个尝试的机会,都会有所收获,哪怕结果仅是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也是弥足可贵的。但尝试的前提是不盲目跟风,认清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并以此为目标奋斗。
?
?
转专业≠弃语言
?
刘雅文的研究生导师是研究俄罗斯中亚方向的学者,研究方向契合她的本科背景。她回忆道,在收集资料和看国外论文的过程中,自己的俄语语言背景功不可没。
即使已经转向经济学,刘雅文也没有抛弃语言学习。于她而言,俄语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俄语学习者的身份也提醒她不断精进。除了日常研究中所需要的文献阅读训练,她每周也会抽空听一次俄语新闻,在了解时事的同时也能保持语感。
刘雅文的研究生录取结果截图
?
?
命运使然,坚定赴外
?
研究生毕业之后,刘雅文入职华为,负责核算中亚地区收入。然而,这种流程化的工作缺乏自主性,也无法接触一线业务,很难激发工作热情。出于职业规划和对工作现状的考量,她毅然选择了驻外,远赴哈萨克斯坦。
谈及俄语在求职中的角色,刘雅文说,企业招聘前几轮面试更重视专业知识和表达能力,语言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附加技能。但在这份外派任务中,俄语语言背景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据她所说,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尝试“走出去”,有外语背景可以减少沟通成本,第一时间了解更多信息,拉进客户距离。但若作为储备人才入职,且驻外岗位并不紧缺,还需具备其他素质。
如今刘雅文在公司中担任项目财经,经常身兼数职,短时间内高强度的实践工作使她突飞猛进。她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最近两个月因为俄乌冲突,欧亚区域在美元外汇交易方面遇到了一些障碍。借此机会,他们推行用人民币进行签约和回款。想到如今自己能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曾经仅在课堂上谈及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成就感油然而生,成为她更坚定地奔赴海外的信念源泉。
刘雅文和客户的合影
除了工作,她的驻外生活也丰富多彩。当地自然风光很好,她的住处距滑雪场仅20分钟车程,体验骑马和爬山都十分便捷。她还在住处买了一架二手老钢琴聊以自娱,闲时也会到同事家做客。最近她计划和同事去里海游玩,即将在采访结束的第二天出发。
刘雅文在哈萨克斯坦的生活碎片
她和当地人的相处也十分融洽。哈萨克斯坦人重视仪式感,在节日时会特意穿新衣服、做头发、分发小礼物。刘雅文在当地过生日时就收到了他们真诚的祝福和礼物。前段时间,哈萨克斯坦发生暴乱时,也有一个客户专门发来消息关心她的安危。
?
?
流言霏霏,清醒自处
?
当我们问及“有没有听到过外界不看好小语种的声音?”时,刘雅文坦然承认:“确实听过这种声音,但这种声音会一直存在。不止小语种,哲学等其他人文学科都会面临这种质疑。”可她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有时说者可能完全不了解这个领域或者本身就抱着狭隘的偏见,作为听者的我们便不必耿耿于怀。
应对这些质疑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内心的强大,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的真正所求,相信自己的判断,好好规划生活并付诸相应行动。语言不会成为外语人追求目标的阻碍和限制,而是自身的闪光点和助力。而如果暂时还不知道自己心之所向,就努力学习专业课,提高绩点,保持学习的能力,至少将来面对自己的梦想不会两手空空。
最后,她总结道,很多人专业所学和工作内容重合部分并不多,经验都是在工作阶段才积累的。因此要相信自己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个岗位所需基本技能的能力。况且在人才市场上,高端语言人才依然稀缺,潜心磨炼语言技能也未尝不可。总而言之,只要自己从不停步,何愁前方无路可行?
刘雅文在校期间参加活动的证件
?
?
文
秘书处曹清然
图
刘雅文网络
编辑
新媒体部张叶蕾
审核
欧阳绮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