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研究ldquo后危机时代rd

中亚研究:“后危机时代”哈萨克斯坦经济结构转型研究

张盼

华东师范大学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进行了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第一次经济转型,初步解决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这个成就足以令哈萨克斯坦人自傲。但经济高速增长掩盖了经济结构存在的关键问题,那就是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石油等资源产业,非资源类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经济发展缺乏稳定的基础。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哈萨克斯坦人经济腾飞的美梦,经济增长几乎选入停滞。哈萨克斯坦政府及时出台救市措施,止住了经济颓势,很快使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增长恢复到正常水平。危机过后,哈萨克斯坦领导层和经济精英们从危机总汲取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到本国经济结构的根本性问题及其潜在的巨大危害性,下决心改革本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将下一阶段国家发展的重心转移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哈萨克斯坦第一次经济转型是如何进行的?转型后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如何运行?国际金融危机对哈萨克斯坦经济造成了那些影响?哈萨克斯坦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在哪里?怎样实现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哈萨克斯坦经济结构转型给中哈合作带来那些新的契机?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文章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哈萨克斯坦经济结构的研究现状、目的、意义以及文章涉及到的核心概念——主导产业效应扩散理论。第二章介绍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的第一次经济转型及其成果。第三章介绍国际金融危机对哈萨克斯坦经济造成的冲击,从而引出哈萨克斯坦经济结构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资源依附型经济。第四章探讨哈萨克斯坦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多元化,并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对多元化的具体内容展开叙述。第五章,讨论在哈萨克斯坦施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中,中哈两国应该如何在巩固既有合作成果的基础上,优势互补,深化两国合作的层次。区域经济合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现象,并成为二战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近几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高层互访不断,为双方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新疆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既是中国参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沿阵地,又是中亚通向中国的大门。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是中亚五国中经济发展最快、政治形势稳定、资源丰富的国家。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毗邻,许多民族有历史亲缘关系,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和高层次的经贸合作平台,与哈萨克斯坦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是新疆经济走向21世纪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出发,本文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成果,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区域经济合作多个领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了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区域经济合作的重大意义及条件,对合作中的经贸、投资、能源及边境经济合作中心发展各领域分别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根据双方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进一步推进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哈萨克斯坦;经济结构;多元化;

导师:冯绍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jj/59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