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中亚小国发生骚乱,造成重大伤亡
当地时间7月3日,据《德国之声》和英国路透社等媒体报道,乌兹别克斯坦发生的动乱已经导致多人死亡,并有数千人受伤。这是半年以内中亚国家的第二次重大危机,今年1月哈萨克斯坦就曾在境外势力的搅局下爆发冲突,造成超过人死亡。
(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发生动乱)
上周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在公开演说时称,该国的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发生了罕见的骚乱事件,有数千人走上街头抗议。他表示,示威者在当地首府努库斯市进行了“破坏性行动”,投掷石块、纵火并袭击警察,一些暴徒还试图冲进地方政府的办公大楼。
米尔济约耶夫还承认,在周五以来的冲突中,平民和执法人员都有人遇难。尽管乌兹别克斯坦官方尚未公布具体的死亡人数,但流亡海外的反对派领袖声称至少已经有五人死亡,还有数十人无法确认消息。除了总统的声明外,当地卫生部长齐亚耶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医院中挤满了双方冲突时受伤的人员,住院人数已达数千人之多。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
骚乱爆发的第二天,米尔济约耶夫已经宣布在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实施紧急状态,以确保当地的安全并恢复法律和秩序。当地媒体发布的照片显示,努库斯街头遍地狼藉,路障和卡车被抗议者烧毁,安全部队派出了装甲车维持秩序。当地地方政府内阁、议会和警方发表了联合声明,将骚乱归咎于“犯罪团伙”,指责挑衅者试图夺取国家机构,分裂社会,破坏乌兹别克斯坦的社会政治局势,为此已经拘留了骚乱的组织者和其他不配合执法的人。
历史问题累计至今,乌兹别克斯坦内部问题悬而未决
乌兹别克斯坦长期以来在国际上并不引人瞩目,突如其来的动乱让很多人搞不清事情的缘由,其实事情要从许多个世纪前讲起。卡拉卡尔帕克斯坦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北部,是该国唯一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居民主要是卡拉卡尔帕克族人,面积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之多。卡拉卡尔帕克族是属于钦察语的突厥语民族,约有75万人口,占乌兹别克斯坦的2.2%。历史上,卡拉卡尔帕克人长期被各个帝国统治,在17世纪左右形成了自己的现代身份,最初是哈萨克汗国的游牧部落的独立联盟,这使得卡拉卡尔帕克人在语言、习俗和文化上都更接近哈萨克人而不是乌兹别克人。
(卡拉卡尔帕克自治共和国占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相当大比例的一部分)
在苏联时期的划界中,卡拉卡尔帕克族获得了自治地位,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90年代初,莫斯科对于加盟共和国内部事务的管控几乎完全放开,卡拉卡尔帕克成了被承认的“国家”。不过,在苏联解体后,自身实力过于弱小的卡拉卡尔帕克选择了加入乌兹别克斯坦。根据年的协议,卡拉卡尔帕克将作为乌兹别克斯坦之下的自治共和国存在,但保留全民公投选择独立的权利。这份协议的有效期是20年,然而到年的时候,乌兹别克斯坦各界似乎都已经忘记了这回事。年6月下旬,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提出了项乌兹别克斯坦宪法修正案进行表决,在诸多充满争议的改革内容中,他计划大幅削弱卡拉卡尔帕克斯坦的自治权,全民公决独立的权利将被取消,这直接点燃了卡拉卡尔帕克居民的情绪,最终演变成了上周末的骚乱。
一步迈错,能否收回?
为了安抚民众,米尔济约耶夫立即赶往卡拉卡尔帕克,在命令安全部队严厉处置的同时,他也宣布将撤回这些改革措施,保留当地的自治权利。实际上,米尔济约耶夫的初衷是想要一劳永逸地确保乌兹别克斯坦的领土完整,毕竟卡拉卡尔帕克的独立可能性一直是个隐患,而近期国际局势的各种风险更令其感到担忧。中亚地区历来被俄罗斯视为不容染指的后花园,而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国在不遗余力地向这里渗透。近年来美军希望重返中亚,在这个区域加强军事存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就接连发生动乱,而为了保护自己在地区的利益,俄罗斯也不惜直接出兵哈萨克斯坦稳定局势。
(美军曾获准使用乌兹别克斯坦的基地,后被驱逐)
地区小国被全球大国的角力所裹挟,确实倍感无力,乌兹别克斯坦当局试图消除隐患也并非毫无道理。然而,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内部此类长年积累的民族问题非常复杂,处理起来只能小心翼翼,步子稍微迈得大了,一不小心就会踩雷。米尔济约耶夫动作比较快,及时收回了迈出去的脚步,但这么做是否可以挽回局势,全球许多双眼睛都在紧盯着。
#百家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