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中国海运崛起的时代强音

北京看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海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产业。这一定位是在充分认识世界大国发展历史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海运在我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予以了清晰阐述。

从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到今天的美国,世界大国兴衰历史清楚地表明,在这个71%被海水覆盖的星球,大国必崛起于海洋之上。我国近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也证明“兴海而强,禁海而弱”,帝国主义的侵略大都来自海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也需要成为海洋强国,海运强国既是海洋强国的组成部分,也是成为海洋强国的基础。从我国自身国情看,首先是地缘政治复杂,北方有世界军事和科技强国,东方有经济和技术强国,多个世界敏感的国家和地区毗邻于我,个别国家与我国争夺陆路国土,部分国家觊觎蚕食我国海洋领土的事件愈演愈烈,这就要求海运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发挥作用。其次是世界海运需求第一大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外贸物资90%以上依赖海运完成,约占世界海运需求的30%,矿石、煤炭和集装箱居世界海运需求第一位,石油居第二位,海运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战略通道。因此海运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支撑和重要推动力量。

海运兴旺则贸易繁荣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战略意义,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海运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海洋强国的其他组成部分提供基础支撑,是国家海外权益维护、履行大国国际义务的有效力量。

强大的海运业或者说海运强国是海洋强国最早的体现形式和最初的追求目标。十五世纪以来,从葡萄牙开始,都是先为实现控制海上贸易这一目标而最终走上海洋强国的道路。即使到了海洋强国内涵已拓展为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的今天,包括美国、欧盟和日本在内的海洋强国,仍然是海运强国,对海运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视。

一是强大的海运业可以不断培育出大量高素质的本国海员队伍,美国认为海运业是除海陆空军之外的“第四臂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一支高素质的海员队伍是海军力量重要的后备补充。二是强大的海运业推动着海洋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我国造船企业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轮、LNG船等高技术附加值的首制船订单都来自于我国海运企业。三是强大的海运业为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提供着重要的支持保障。我国已建成国际领先的海上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包括全球规模最大的AIS岸基网络系统、覆盖全国海域的海空立体救捞系统、联系全球海域的海事卫星通信系统,这些系统不仅为海运自身,也为海洋渔业、海洋工程业、海上旅游业、海洋科考提供着支持保障作用。

海运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强大的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重要内涵之一,海运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年海洋经济构成中,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作为海洋服务业的海运业全年实现增加值亿元,为海洋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运发达则国力远播

我国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与其他经济贸易大国相比,我国周边的地缘政治十分复杂。陆域接壤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等14个国家,海域毗邻了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7个国家。进入新世纪后,个别国家与我国争夺陆域国土,部分国家觊觎蚕食我国海洋领土的事件愈演愈烈,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空间和经济、国防安全。

我国虽然在经济上位居世界第二,货物贸易位居世界第一,航空母舰战斗群处于初步形成阶段,但综合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与美国、欧盟相比,在军事力量、经济水平和高新技术控制等实力上存在巨大差距。虽然经济总量高于俄罗斯,但在军事力量、高新技术控制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在亚洲,尽管经济规模与日本相当,但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其他亚洲邻国在综合国力不及中国,但大都采取依附和联盟域外大国的策略以保护各自利益。

我国作为全球海运第一需求的大国,而且是致力于实现和平崛起的非军事强国,建设海运强国,提升海上战略投放能力,切实发挥好海运的双重作用,形成安全、便捷、高效和绿色的海运通道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运强盛则国家强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平与发展虽是世界的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安宁。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斗争也日趋激烈,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从长远来看,中国和平发展之路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需要对突发事件迅速形成反应能力,满足国家武装力量部署所提出的人员和物资快速调度的需要,以及打击有组织的走私、盗窃、贩毒和恐怖活动等犯罪的需要。

在风云变幻、突发事件频发、局部战争不断的世界,海运发展也面临海盗和恐怖袭击的困扰,中国作为非军事强国和海运需求量最大国家,需要面对最大石油来源地中东地区动荡局面长时间内无望改变的困境。海运咽喉要道影响力弱,通道安全长期面临悬于一点犹如刺鲠在喉的尴尬局面。恐怖活动和海盗袭击的无常性、隐蔽性使海运“反恐”和打击海盗任重道远。尽管中国已经成为WTO成员,一旦某些重大事件发生,仍然面临海上禁运或无法经济地利用世界海运运力的可能。

海运业是国家海外权益维护、履行大国国际义务的有效力量。海运业是我国“走出去”最早的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是我国在海外存在的覆盖面最广的力量。在中国尚不足以与世界大国在敏感地区达成实力均衡的情况下,发展海运、提高对海运的控制力,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海运强国战略的实施,可通过海运企业遍布全球的船只和网点发挥作用,迅速对重要物资和人员进行运输,有利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尽可能减少国家损失,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年6“阳江”轮撤侨、年“民河”轮、年2月“天福河”轮利比亚撤侨、年伊朗石油运输、年马航失联搜寻和年越南撤侨,在这些海洋权益维护行动中,海运船舶和海上搜救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海监船舶巡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关键时刻显示出了海运系统的强大实力。

海运做大则利通有无

世界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贸易海运在外贸物资运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人口众多和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我国的战略选择,使我国成为全球海运需求总量及集装箱、铁矿石、原油运量最大的国家,年海运系统承担了10.2亿吨矿石、3.3亿吨石油、3亿吨煤炭和万吨粮食进口,以及1亿TEU外贸集装箱运输。在中国尚没有实力与大国在世界敏感地区达成平衡前,保持一支强大的海运船队有利于提高对海运通道的控制力,尽可能保障海运安全。

中国不能完全依靠他国控制的“海运市场”构筑中国与世界的海运通道,否则将部分抵消中国比较优势的发挥,影响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的效率。为保证经贸发展和进出口战略物资的运输,防止国际风云变化对我国对外贸易运输的影响,海运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运船队,形成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的国际贸易海运通道,才能在世界上以一个政治、经济大国的地位和形象,独立贯彻自己的意志,维护自己的利益。

海运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助于国家服务贸易出口、改善外汇收支的平衡。同时由于海运产业链长,其发展有利于带动金融、保险、咨询、代理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提高整个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希腊作为全球第一海运运力控制国,海运收入占本国出口值的44%,在国家外汇收入中占第一位;挪威航运业创汇收入相当于外汇总收入的25%,占第二位;丹麦、波兰航运收入占本国外汇收入的第三位;年日本和德国海运服务贸易出口均超过亿美元。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努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获得了很大发展,并长期保持顺差,年商品贸易顺差达亿美元,但我国的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大国地位相比很不相称,且长期处于逆差,其中服务贸易的逆差基本是由海运服务贸易造成的,年以来,海运服务贸易逆差从49亿美元迅速增长到年的亿美元。由此可见,海运服务贸易逆差对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提高我国海运国际竞争力,逐步减小海运服务贸易逆差,有助于改变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的状况,对改善外汇收支的平衡、保持外贸平衡的主动性有重要意义,是优化我国服务贸易,乃至整个贸易结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同时,由于海运产业链长,其发展有利于带动金融、保险、咨询、代理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我国提高整个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运科技》杂志是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主办并出版发行的综合类水运核心期刊。此订阅号原创文章深度有料,独家解构海事风云,为全球各个海事领域提供有效信息和交流平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转发!

杂志征订()

水运科技更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jj/10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