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西气东输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2.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主要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a上海、b广州、c香港的输气管道。

(1)一线工程

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d轮南油气田,向东到达上海,主干管道全长千米。

(2)二线工程

主干线西起新疆e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长多千米。

(3)三线工程

主供气源为中亚国家的天然气,主干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向东向南至福州、广州等地。

3.影响天然气管道走向的三大因素

(1)市场:为了扩大天然气的消费市场,要为尽可能多的城市提供天然气。

(2)建设难度:为减小施工难度和降低成本,工程线路多选择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较好的地区。

(3)气源:为保证稳定、安全的天然气供应,要尽可能地经过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供小于需。

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供大于需。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①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②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

③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①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5.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影响

  地区

项目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社会经

济的影响

资源开

发与经

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产业结

构调整

促进当地天然气产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

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有利

影响

促进西部能源结构的改善,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不利

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破坏

西电东送

1.原因: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等);东部经济发达,电力资源不足。

2.线路及其影响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

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A.北线:晋、陕、内蒙古

(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B.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C.南线: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晋煤外运

类型

主要线路

东西运煤通道

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通往华北

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等

南北运煤通道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答题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资源多少

气候特征

资源分布

位于××气候区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少(多);××资源贫乏(丰富)

需求量大小,利用的合理性

工农业、人口、污染、浪费

位于××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稀少),资源需求量大(小);污染、浪费严重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污染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调出地、沿线、调入地、有利、不利

经济角度: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角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

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生态效益

习题链接

[经典题]下图示意我国整体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B.Ⅱ

C.Ⅲ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1题,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分布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可知,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提高,图中Ⅲ曲线年以来表示的能源自给率状况总体提高,年前后达到最高值,可判断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小,应代表东部地带,Ⅰ、Ⅱ分别代表中部地带和我国整体能源自给率,正确答案为C。第2题,由上题知,我国西部年后能源自给率最高达%,所以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东部地带。选项中西北地区和西南皆属于我国西部地带,故选D。

答案:1.C 2.D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3~5题。

3.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

4.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D.运营成本低

5.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第3题,该管线主要跨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第4题,油库扩建,归根结底是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第5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答案:3.B 4.C 5.B

[·广东六校联考]“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回答6~7题。

6.“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7.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判断,“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干线不经过第一级阶梯、阴山山脉和寒带地区,经过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D正确。第7题,该工程是从中亚国家输入天然气,可以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A错误,D正确;该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极小,排除B;该工程不经过沪、浙,排除C。

答案:6.D 7.D

(·荆州模拟)读我国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图,回答8~9题。

8.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对我国的影响是(   )

A.彻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

B.与交会的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

C.提高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

D.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

9.与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相比,由轮船运输到缅甸再经管道输送到昆明的中缅油气进口通道(   )

A.油源相对不足

B.受气象等因素影响小

C.运输连续性较差

D.可直达我国主要石油消费市场

解析:第8题,四大进口油气战略通道的建设,能够加快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A错;油气进口主要是管道运输,不会与公路、铁路构成交通运输网,B错;可能破坏植被,降低管道沿线的环境安全系数,C错;可以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D对。第9题,中哈和中俄油气进口通道全部是管道运输,中缅油气通道是先经海运到缅甸港口,然后再经管道进口,所以运输的连续性较差,C对;油源充足,A错;需要经过海运,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B错;不能直达我国主要消费市场,D错。

答案:8.D 9.C

(·湖北七校联盟模拟)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如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10~12题。

10.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施煤改气,导致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措施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

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部分地区暂缓实施煤改气

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11.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12.中缅油气管道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⑤D.③④⑤

解析:第10题,材料显示:因“煤改气”导致“气荒”,则最有效的措施是暂缓实施煤改气。注意高耗气产业有些是影响很大的产业,不能随意关停。A、B两项所述内容实行起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第11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不利于管道铺设;该地纬度低而气温高、降水多而湿度大,不利于施工,故A正确、C错误;植被茂密,虫蛇出没的影响要小于地形、气候因素,则B错误;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则D错误。第12题,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则①错误;图示油气输送到云南,则②错误;作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能源供应路线数量及安全性上,则③④正确;管道建设能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则⑤正确。

答案:10.C 11.A 12.D

(·长春调研)哈密地处新疆东部,煤、铁、铜等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全年多大风。年1月27日,作为“疆电东送”战略第一个工程的哈密南-郑州±千伏特高压直流(直达输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据此回答13~15题。

13.“疆电东送”,最有利于新疆哪种新能源的就地转化(   )

A.煤炭    B.风能    

C.核能    D.地热能

14.在哈密±千伏换流站建设时对设备安装最不利的因素是(   )

A.地基不稳             

B.水资源严重短缺

C.强劲的风沙天气             

D.科技力量不足

15.哈-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投入运行,对郑州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   )

A.扩大了经济生产规模

B.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C.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D.降低了用电价格

解析:第13题,结合材料可知新疆新能源的开发应该是太阳能和风能。第14题,哈密地处新疆,降水少,光照充足,风沙问题严重,在设备安装中需要克服高温天气、强劲的风沙对施工人员和机器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第15题,“疆电东送”直接输电到郑州,电力供应充足可能使电价有所回落。A、B、C三个选项虽然都是对郑州的有利影响,但不是最直接的。

答案:13.B 14.C 15.D

(·南昌联考)川气东送项目,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包括一条主干线(四川普光至上海)、一条支干线和三条支线。据此回答16~17题。

16.关于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项目的优势在于输入地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大气环境质量

D.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17.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省,其主要原因是(   )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江苏省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解析:[第16题,由材料可知,川气东送项目主要向上海等能源短缺的地区供气,即这些地区为川气东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第17题,江苏省人口稠密,经济发展速度快,因此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再加上江苏省本身常规能源相对缺乏,故川气东送、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工程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省。]

答案:16.A 17.C 

(·南昌质检)牵动7个省级行政区利益的北煤南运大通道,已经动工。蒙西至华中地区的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km。读图,完成18~19题。

18.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来源地是(   )

A.贵州

B.东北地区

C.新疆

D.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

19.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8题,贵州省地质结构复杂,不适宜大规模开采煤炭,新疆和东北地区,距华中地区路途遥远,前期建设量大、成本高、见效慢。因而,可供选择的最佳方案是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第19题,建设北煤南运大通道可以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缩短运距,降低运输成本。

答案:18.D 19.D

(·聊城一中高三模拟)根据《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商定,从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读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如图),完成20~21题。

20.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

B.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C.缓解北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D.北部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

21.下列关于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

A.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

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其产业结构

C.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其能源结构调整

D.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解析:第20题,读图可知,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经过恰扬金气田,利于气源的补充,故D正确。第21题,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可以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但是对俄罗斯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影响不大,可以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但是不能消除我国的大气污染。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20.D 21.A 

22.[·济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中缅油气管道分布图。

材料二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年7月28日中缅油气管道(从中东进口,再通过管道输送)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1)结合图文材料从地质、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设不利的自然条件。(6分)

(2)与传统的海上油气运输航线相比,铺设中缅油气管道有哪些好处?(6分)

(3)试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开通对我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10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年12月8日,中俄重大能源合作项目——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位于71°N的俄罗斯北冰洋沿岸。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天然气可达亿立方米,中国每年可以获得万吨的液化气。下图为亚马尔天然气输出航线示意图。

(1)评价亚马尔天然气开发的条件。

(2)与西北航线相比,指出东北航线的优缺点。

(3)说明亚马尔天然气合作项目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作用。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输气管道建设和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分三条线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年全线贯通,二线工程年全线贯通,三线工程年全线贯通。如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图。

(1)从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简述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建设对上海、广州共同的影响。

(3)推测西气东输工程新疆段工程冬季建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25.(·山西高三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本题答案解析有错,请看文末留言处)

材料一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km。建成后,土库曼斯坦将在30年内每年向中国提供亿立方米天然气。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

(1)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天然气管道沿线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2)简述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

(3)简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的有利影响。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东、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贵州是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5位,埋藏浅,煤质好;年水电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42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的5%。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充分发挥有水有煤、水火互济的能源优势,成为“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下图为贵州省主要自然资源、生物质能及铁路线分布图。

(1)简述贵州建设能源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贵州省“西电东送”的区位优势。

(3)贵州省形成煤—电—煤化工、煤—电—有色金属冶炼、煤—电—建材等多种一体化经营模式,评价这样做的意义。

(4)列举贵州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可开发的新能源。

27.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煤炭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运力不足是多年来困扰我国能源市场的重大问题。新疆煤交所测算显示,一吨在南方市场销售的新疆煤,七成是运费,制约了新疆煤在国内市场上充分调配。煤炭资源结构性不足使需求快速增长的南方地区遇到了发展瓶颈。据权威部门测算,仅川渝两地,年煤炭总缺口将达到万吨。

作为西北与南方地区之间最便捷的快速铁路通道,兰渝铁路在年9月开通运营。兰渝铁路全线开通后,新疆至成都、重庆的铁路运费将降低约三分之一,时间缩短一半。

(1)阐述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征。

(2)我国为什么实施北煤南运工程。

(3)兰渝运煤铁路建设对新疆及川渝地区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28.(·重庆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安徽淮南市已探明煤炭可开采量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的19%,年煤炭年开采量1亿多吨。煤炭产业产值占全市GDP比重的38.4%。

“皖电东送”工程西起淮南,是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将淮南的煤转换为电能经皖南、浙北山区,然后到达沪西的重大工程,全长千米,总投资亿元。

(1)分析国家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主要原因。

(2)简述“皖电东送”工程对淮南市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

(3)说明“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发展的主要意义。

END点一下,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fz/8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