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技术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155815.html
古有驼铃叮当,不绝于丝路东西
今有铁龙呼啸,往返亚欧两域
两千多年前
驼铃婉转的丝绸之路
成为了中西文化货物交流的重要通道
两千多年后
横跨欧亚的蓉欧快铁
让成都闪耀全球,与世界近在咫尺
如今的成都
“蜀道难”早已变成了“全球通”
今天由小编带大家
了解一下成都的“全球通”
—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
它的实力几何?
如何培育和壮大?
当前成都物流基础设施不断优化调整,物流节点设施日趋成熟,枢纽通道条件日益完善,已形成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的空、铁、公立体口岸体系,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
随着全市现代商贸业日益丰富、先进制造业规模逐步扩大、跨境电商逐年壮大,不断催生着物流新需求,带动新一轮国际物流需求扩大。目前全市已形成“四港六中心”物流枢纽总体布局,为物流产业发展积攒了厚重的“底盘”,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四港六中心”物流枢纽总体布局
(一)
七大产业功能区协同化发展
产业链全景
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以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为支撑,以运输物流业发展为先导,重点发展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以物流促进贸易、贸易促进加工制造业集群发展,瞄准产业高端环节,聚焦设备研发设计及高端制造业。
▲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产业全景图
七大产业功能区空间布局
1.成都高新航空经济区
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以天府国际机场为中心,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包括航空智能智造园、航空科创产业园、航空枢纽经济园三个组成板块,重点发展航空转运集散、口岸服务、陆空多式联运、保税物流、城市配送、供应链服务,打造辐射全球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已落户普洛斯仓储物流、中远海空运、安博、顺丰等项目。
▲普洛斯(成都)高新工业物流园效果图
2.双流航空经济区
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转运集散、口岸服务、陆空多式联运、城市配送、供应链服务,打造辐射全球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目前已聚集物流企业家,包括DHL、UPS、联邦物流、中外运、顺丰、圆通、普洛斯、安博、易商、盒马等龙头企业。
3.青白江国际铁路港
规划面积73.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国际商品集散转运、分拨展示、保税物流仓储、国际货代、整车进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务业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泛欧泛亚的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历史的开端:
年4月26日,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首班中欧班列(成都)从青白江铁路港始发,沿着全长公里的铁路轨道,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后直抵波兰罗兹,耗时约10天(运输时间为海运的1/3,运输成本为空运的1/8)。
从此让成都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国际物流中转、国际贸易聚集、国际产能合作的开放型经济高地。
7年的耕耘:
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从年-年连续4年领跑全国。
截至年8月26日
???
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数量超过列,成为全国率先突破列的中欧班列,累计运送货值近亿元。
丰富的货源:
出口产品以TCL、联想、戴尔、吉利、沃尔沃、宝马等制造业企业产品为主,本地货源占比达65.7%,并带动本地制鞋、服装、花卉、日用品等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走出去。进口产品有法国红酒、德国啤酒、丹麦饼干、荷兰奶粉等余款欧洲生活消费品。
当火锅配上洋酒
成都人舌尖上的美味
更具层次感
最快8天到俄罗斯
10天到波兰
12天到荷兰、德国......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
正是中欧班列(成都)
运输时效不断提升的有力体现
截至9月底,成都国际班列已联接境外55个城市、境内17个城市,开行列,形成7条国际铁路通道,6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持续拓展。已吸引入驻招商局中外运长航、安博、中远海运、盒马鲜生、菜鸟网络、新华集团、成都蓉欧供应链等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产业化项目,功能区内现有高标仓约万平方米。
4.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
规划面积.0平方公里,发展集国际物流、航空快递、跨境电商、智慧仓储等功能为一体的航空物流业,打造区域型商贸生产复合型物流枢纽。目前已签约万纬天府国际临空物流智能产业园、普洛斯(简阳)电商智能物流园、深国际·简阳综合物流港、西南(简阳)广佳电子商务物流中心等项目。
▲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效果图
5.简阳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
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航空物流为特色的“供应链+仓储物流+运营”全价值链服务,打造国家级电商物流枢纽。
▲西部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效果图
目前已招引唯品会(中国)西部总部基地、传化智联成都东部物流中心、申通、韵达西南总部等龙头企业。
▲唯品会(中国)西部总部基地
6.新都智慧物流产业园
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物流装备研发制造及服务业、物流金融、电商物流、公铁联运、城际城市配送、跨境贸易、新零售等,为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提供硬件设备及技术服务。目前已经开通公路货运专线余条,覆盖多个城市,聚集全市60%的3A级以上物流企业。引入京东、阿里菜鸟、德国邮政(DHL)、普洛斯等一大批世界级的头部物流企业。
7.青白江欧洲产业城
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是青白江“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全域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供应链物流、生产性物流、保税仓储、订单处理、网络配送、电子商务、库存控制策略、金融支持、大数据服务、管理运营等专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打造适铁适欧产能物流枢纽。
▲欧洲产业城产业布局效果图
(二)
以“圈”结“盟”扩大“朋友圈”
年6月,“成都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联盟”正式诞生,旨在不断整合优势资源,聚合创新发展合力,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促进成都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联盟已集聚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余家,有力有效推进联盟内优势资源共享。
年9月1日,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发布《成都市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蓝皮书(简本)》,从物流成本、物流网络、运输结构、服务能级四个方面确立了具体发展目标,从通道提能、枢纽提质、货产聚能、要素保障、功能要素支撑五大方面确立了战略举措。
(一)
四大发展目标打造
国家物流枢纽、国际供应链枢纽
1.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国际物流枢纽服务效率。
到年,空铁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8%以上。中欧班列全程运输成本至少降低10%,提升铁路港作业效率30%以上,航空口岸单个企业平均通关时间节省3小时以上,铁路口岸整体进口通关时间将降至95小时以内,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续下降。
2.完善物流网络,优化国际物流服务体系结构。
至年,“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稳定运行,国际铁路班列直达城市增至35个以上,建立10处以上的海外分拨点,“蓉欧+”基地布局5处以上,全面形成辐射周边公里及以上范围的专线分拔集散运输网络。
3.调整运输结构,提升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
至年,全市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承担的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成都铁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万TEU(国际标箱),铁路单元化、集装化运输比重超过70%,城市配送进一步规范升级,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4.集聚要素资源,提升产业生态圈服务能级。
到年,力争引入培育10家百亿级供应链平台企业和10家5A级物流综合服务集成商,建成高标准仓储设施达到万平方米,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基本齐全,人才、新基建、科创平台等高端要素交互耦合,“人城产”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二)
五大战略举措保驾护航发展前景
通道提能
加快布局“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加快构建“7+5”国际铁路货运及铁海联运大通道。增强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国际陆空多式联运物流集疏运体系。加快完善区域分拨配送网络和配送中心建设。
枢纽提质
提升物流节点建设水平,加快补齐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短板。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口岸布局和功能。立足自贸区发展赋能物流产业,构建覆盖通关业务全流程的智慧港口平台,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力度,提升物流各环节作业效率。
货产聚能
创新“供应链+应用场景,构建内陆国际物流分拨配送体系,以“国际物流+高铁快运+卡车航班+城市共同配送”多式联运开展“门到门”一体化定制化全程服务。推动现代物流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形成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与其他产业功能区间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
要素保障
以科创空间为载体培育物流产业创新生态。重点招引全球物流头部企业研究机构、物流科技创新企业、物流行业独角兽企业等。制定高品质科创空间专业服务机会清单,提升科创空间创新效率。
功能要素支撑
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贯彻“人城产”的发展理念,系统集成关键要素资源,优化完善产业功能区的物流功能、产业功能及配套功能(生产配套、生活配套),构建以“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为发展导向的现代物流产业生态圈。
一条中欧班列(成都)
不仅将“成都造”发往全球
也将通达世界的“精彩”带回了成都
让这座远离海洋的内陆城市
变成了开放的前沿城市
它,不仅是一条物流线
更是成都与世界的风景线、机遇线
正如一支游走在欧亚大陆上的如椽画笔
勾勒出成都的美好前景
编辑:朱凌、魏杰
部分资料来源于成都日报、成都商报、四川日报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