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东干少年,会是未来的亲华派吗

作者:凤凰网特派哈萨克斯坦报道组时间年8月3日

在《凤凰大参考》哈萨克斯坦之行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鲜亮的,是一队不期而遇的东干少年。

他们几乎都能讲流利的中文,都有在中国接受教育的背景,都是20岁出头的少年。据说,这个团体在中国总数已经多达七八千人。因为“一带一路”,他们的未来有无数与中国深入关联的可能。

8月3日一早7点多,从阿拉木图市中心出发,一路向西,前往东干人居住的陕西村。明媚阳光的笼罩下,车开出0几分钟,眼中的图景就全变了:欧式的都市街景完全消失,车窗外展现出真正中亚腹地的样子。

从阿拉木图出发大约三个小时后,来到边防站。士兵走上大巴车,逐一检查每个人的边防证。无证者一律不得通过。

在办理赴哈萨克斯坦签证时,《凤凰大参考》特派报道组一并提前办理了去陕西村的边防证。

经过大约4个小时的车程,抵达陕西村。图为与《凤凰大参考》同行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历史学家Dror(左),在东干族青年马文昊(右)的家里。

马文昊几年前从中国西安留学回国,说流利中文,除了在陕西村拥有宽敞的房屋庭院,他刚刚在阿拉木图用2万多美金购买了大约80平米地基,准备盖新的房子。

据相关调查资料,第一代东干人本来驻扎在阿拉木图附近,一位俄国军官看到东干妇女的小脚很好奇就摸了一下,结果被打了个半死,差点起了干戈,于是东干人就选了偏僻的营盘扎下,开始了耕种生活。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的楚河流域,地理地貌太像关中平原,这一带竟然有六七千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西安市大。

与马文昊一样,他们是目前在中国留学的东干少年。东干人是中亚穆斯林民族之一,与中国渊源颇深,是中国西北回民后裔。40年前,他们千辛万苦翻越天山,至今已成为哈萨克斯坦一名不可或缺的成员。

据相关记录,其迁居中亚过程主要有两次:一次为8世纪末,乾隆将居于伊犁河谷的回民安置中亚。一次是~年陕甘回民反清大起义失败后,由领袖白彦虎率领余部迁居,人数约多人。其后0年间又有一些甘肃籍回民,陆续迁往。年,人数约人。《凤凰大参考》此行接触到的东干少年团,为这一后裔第四代。

图为东干少年苏和在郑和国际论坛做同声传译。

苏和是东干人在中国的第一个博士生。东干少年大多拥有语言优势,他们同时掌握中文、俄语、哈萨克语和英语。苏和就曾为一位中国银行行长做了长达3个小时的同传,而这一工作的基本规律是20分钟换一班。

苏和只有23岁,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毕业,即将前往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的专业分别有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研究以及国际关系专业。最近四五年一直从事翻译的苏和,渐渐喜欢上了国际政治。他的职业理想就是从政。

马帝目前就读西北师范大学,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中国留学时,马帝说:“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来源是中国,第二中国国经济发展很快,第三我喜欢中文和中国。”

“因为我们原来就是中国人。”马丁(左)这样回答为什么选择来中国留学。

仅仅在陕西村,《凤凰大参考》就遇到近20名中国留学生。淳朴的民风让这批东干少年保持了非常纯真的本色。图为两名东干少年马化龙(左)与伊布拉给母在我们归途时帮忙收回边防证。

很多中国人都知道,哈萨克斯坦前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KarimMassimov)28年前在武汉大学求学。他是武大校友中首位出任国家总理的人,也是在中国求学的东干少年的偶像。

马西莫夫精通中文、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多种外语,曾先后就读于北京语言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武大档案馆藏有马西莫夫当年求学时的成绩表,成绩表显示他当时每门课程都是优秀以上的成绩。

因为在中国的留学经历,马西莫夫不仅能说一口流利汉语,也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年,他在中国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作演讲。在致辞中,马西莫夫全程用中文发言,并引用中国俗语“想致富,先修路”比喻发展互联网的重要性,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作者:凤凰网凤凰大参考特派哈萨克斯坦报道组。

凤凰大参考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欢迎







































南昌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manz.com/htfz/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