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pf.39.net/bdfyy/qsnbdf/index.html虚云讲座,始设于年11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主办,以“人文宗教”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探索符合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特点的宗教学理论。经过十年的努力,现已成为中国宗教学界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虚云,是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禅门宗师,对中国当代佛教发展影响深远。年,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得到虚云老和尚弟子、当代禅门巨匠、“生活禅”创始人净慧长老的支持,设立“虚云讲座”,旨在展现世界各宗教的人文价值,实践跨宗教或宗教内的对话,推动我国宗教学研究。自年至年,十年间,共主办49场讲演,邀请48位著名宗教学者或宗教领袖主讲,50位优秀宗教学者担任主持、评议或对话嘉宾,近万名听众现场聆听。这些讲演人既有中国宗教学界最著名的学者,楼宇烈先生、方立天先生、陈鼓应先生、牟钟鉴先生、赵敦华教授、赖永海教授、卓新平教授、张志刚教授等,也有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韦尔比先生等宗教领袖,以及孔汉思、莫尔特曼、贝拉、施鲁赫特先生等国际著名宗教学家。年4月,《宗教与人文宗教:北大虚云讲座五周年讲演集》正式出版。该书把五年的讲演分成四个模块:东西方视野中的宗教观、宗教生活的现代性诉求、宗教研究与文明进程、佛教与亚洲思想。该书集中展现了虚云讲座的学术水准,体现了中国宗教学界共同的思考与探索。十年过去了,该讲演集的续编也将结集出版。虚云讲座是一座心灵沟通、文明交流的对话平台,自信的中国与多元的世界同频共震。虚云讲座第39讲《宗教与人文宗教:北大虚云讲座五周年讲演集》首发式虚云讲座49场讲演总目录第1讲年11月2日,当代著名天主教神学家、哲学家、世界伦理基金会主席、德国图宾根大学孔汉思(HansKüng)先生主讲“全球经济危机需要全球伦理”,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先生、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评议。第2讲年11月6日,美国法界佛教总会会长恒实(HengSure)法师主讲“佛教在西方的新面貌”。时任国家宗教局《中国宗教》主编韩松先生主持,北大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评议。第3讲年3月12日,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魏查理(CharlesWillemen)教授主讲“化地部的新研究”。北京大学外语学院王邦维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评议。第4讲年5月24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巴克(EileenBarker)教授主讲“西方的新兴宗教”。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卢云峰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金勋教授评议。第5讲年10月11日,东京大学岛薗进教授讲述“东亚视野的当代宗教转型”。北京大学外语学院金勋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先生评议。第6讲年10月23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讲述“‘禅’和‘生活禅’”。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先生评议,最后由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向净慧长老赠送礼品,以志纪念。第7讲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先生讲述“中国佛教思想的现代意义”。北京大学哲学系魏常海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魏道儒教授评议。第8讲年11月4日,当代著名神学家莫尔特曼(JürgenMoltmann)先生讲述“危机时代中的生命文化”。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评议。第9讲年12月12日,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讲述“禅宗的人文意义”。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主持,周学农副教授评议。第10讲年4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杨曾文先生发表讲演《苏东坡与禅僧的交游》,北京大学姚卫群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评议。第11讲年5月19日,法鼓山中华佛教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荣休教授李志夫先生主讲“有部真说‘自性有’吗?”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王邦维教授评议。第12讲年10月20日,时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学诚法师主讲“中国佛教教育概观”,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主持,李四龙教授评议。第13讲年10月26日,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合聘教授林镇国先生主讲“宗教与知识论:以五至六世纪佛教量论的汉传为例”,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刘宇光副教授评议。第14讲年11月16日,世界著名宗教社会学家、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埃利奥特社会学荣休教授罗伯特?贝拉(RobertBellah)先生主讲“人类进化中的宗教”,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孙尚扬教授评议。第15讲年4月23日,我国著名伊斯兰教学者、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金宜久先生,主讲“中国学界的伊斯兰教研究”。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王宇洁研究员评议。第16讲年5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先生,主讲“全球化的宗教与中国文化战略”。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评议。第17讲年10月27日,虚云讲座在百周年大讲堂多功能厅举办北大哲学系百年系庆特别讲演,以“东西方视野中的宗教”为主题,邀请牟钟鉴先生(中央民族大学)讲演“中国宗教文化‘多元通和’的生态模式”、楼宇烈先生(北京大学)讲演“中国宗教中的‘神’”、赵敦华先生(北京大学)讲演“宗教的自我辩护理性和自我批评理?:以基督教为例”、张志刚教授(北京大学)讲演“探索有中国气派的宗教学理论”。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主持。第18讲年1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马西沙先生,主讲“中国民间宗教与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及社会运动”。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宗昱教授评议,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第19讲年4月16日,时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主讲“道教‘有万不同’的富有观”。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宗昱教授评议,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金勋教授主持。第20讲年6月6日,世界著名伦理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哲学院士、哲学研究所所长、莫斯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主任古谢因诺夫(ГусейновА.А.)院士,主讲“托尔斯泰的理性信仰”。北京大学哲学系徐凤林教授评议,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马寅卯秘书长主持,中国俄罗斯哲学研究会张百春副会长翻译。第21讲年10月24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泽研究员,主讲“民间信仰研究与宗教学理论的发展”。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评议。第22讲年12月5日,教育部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傅有德教授,主讲“犹太教的现代转型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游斌教授评议。第23讲年4月28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主讲“印度佛教中的‘轮回’与‘解脱’观念”,王宗昱教授主讲“对《阴符经考异》的再考察”。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特邀评议,李四龙教授主持。第24讲年5月14日,德国海德堡大学资深教授、德国海德堡科学院院士、芬兰科学与文学院外籍院士,主讲“肉体?身体?心?魂?灵——作为跨学科桥梁理论的神学人类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孙尚扬教授主持,吴飞教授评议。第25讲年5月15日,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方广锠先生,主讲“从‘药师佛’谈起——兼论佛教疑伪经与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评议,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四龙教授主持。第26讲年10月8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办“虚云讲座五周年庆典暨第26讲”,邀请我国著名中国哲学史家、佛学家、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发表讲演,题为“宗教与科学”。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苏贤贵副教授评议。虚云讲座第26讲“宗教与科学”第27讲年11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虚云讲座第27讲,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先生发表讲演,题为“两种无神论”。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虎生教授评议。第28讲年4月10日下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虚云讲座”第28讲,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洪修平教授发表讲演,题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性——兼论中国佛教的契理与契机”,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张广保教授评议,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主持。第29讲年5月7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英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举办“虚云讲座”第29讲,邀请著名《法华经》研究专家、日本创价大学文学部教授菅野博史先生发表讲演,题为“《法华经》思想在中国和日本的传播”。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四龙教授评议。第30讲年5月29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室,举办“虚云讲座”第30讲,邀请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韦尔比先生(TheMostReverendandRightHonourableJustinWelby,ArchbishopofCanterbury)发表演讲,题为“基督教与商业伦理”(ChristianityandBusinessEthics)。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张志刚教授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所长卓新平教授评议。第31讲年10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正大会议中心弘雅厅举办第31讲虚云讲座,邀请国际著名佛教学者、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末木文美士先生主讲,题为“日本佛教的特征及其历史展开”。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金勋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颂教授评议。第32讲年11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勺园七号楼弘雅厅,举办第32讲虚云讲座,邀请我国著名《圣经》研究专家李炽昌教授主讲,题为“从‘文本/共处’诠釋方法解读《圣经》之人文价值”。李炽昌教授现任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及社会发展学院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山东大学饶宗颐宗教与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先生评议,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主持。第33讲年3月24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虚云讲座第33讲,邀请国际著名庄子、道家学者,当代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座教授陈鼓应先生发表讲演,题为“心通道境:心灵的内修与审美空间的外移──《庄子》外杂篇的心学”。讲座由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大哲学系主任王博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何建明教授评议。第34讲年5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办虚云讲座第34讲,邀请我国著名印度学专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王邦维先生发表讲演,题为“求法与游学——玄奘怎么成就他的学问?”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惟善副教授评议。第35讲年9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静园二院)室,举办第35讲虚云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跨艺术史、考古学与佛教史的佛教学者张总先生主讲,题为“三阶教与北朝隋代佛教”,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雪松副教授评议。第36讲年10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会议室(静园二院室),举办“虚云讲座”第36讲,邀请著名佛教语言学家、日本创价大学教授辛嶋静志先生发表讲演,题为“变、变相及变文之义”。北京大学哲学系姚卫群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明教授评议。第37讲年11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虚云讲座”第37讲,邀请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许抗生先生主讲,题为“《老子》是一部救世之书”。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静研究员评议,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主持。第38讲年12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第38讲虚云讲座,邀请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张志刚教授主讲,题为“重新认识‘中国民间信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评议,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主持。第39讲年4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百周年大讲堂多功能厅举办虚云讲座第39讲,邀请国际最著名的韦伯研究专家、著名社会学家、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施鲁赫特(WolfgangSchluchter)教授主讲,题为“作为救赎宗教的早期佛教与耆那教:韦伯对黑格尔宗教观的反动”,由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评议。讲演前举行简短的《宗教与人文价值:北大虚云讲座五周年讲演集》首发式,著名中国哲学史家楼宇烈先生、宗教文化出版社任继春社长、《中国宗教》杂志刘金光社长等嘉宾致辞,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主持。第40讲年5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虚云讲座第40讲,邀请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罗柏松(JamesRobson)教授主讲,题为“‘宗教’在中国有多重要?论宗教在现代性里不可思议的延续”。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主持,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包胜勇副教授评议。第41讲年10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室,举办虚云讲座第41讲,邀请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田青先生主讲,题为“梵音汉曲与佛教音乐”,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毕明辉副教授评议。第42讲年12月22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虚云讲座第42讲,邀请著名社会学家,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马戎教授主讲,题为“如何理解中国的民族问题?”。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昝涛副教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王娟老师担任评议与对话嘉宾。第43讲年3月16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办虚云讲座第43讲,邀请国际著名化学家、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主讲,题为“佛学与科学”。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人文学院吴国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净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院温金玉教授担任评议与对话嘉宾。第44讲年6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虚云讲座第44讲,邀请著名礼学与中国中古史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吴丽娱研究员主讲,题为“从‘郊天祭祖’看儒道并行”。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四龙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吴飞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史睿研究员担任评议与对话嘉宾。第45讲年6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虚云讲座第45讲,邀请国际著名道教与宗教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柏夷(StephenR.Bokenkamp)教授主讲,题为“早期的宗教合一主义?中古中国对佛教信仰的回应”。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宗昱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历史系陆扬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担任评议与对话嘉宾。第46讲年9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办虚云讲座第46讲,邀请国际著名阿毗达磨研究专家、香港大学明德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法光教授主讲,题为“胜解、禅修体验和唯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成建华研究员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惟善副教授、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刘震研究员担任评议与对话嘉宾。第47讲年10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会议室,举办虚云讲座第47讲,邀请我国著名佛教哲学家、佛教史家赖永海教授主讲“佛法智慧与智慧人生”,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员院长张志刚教授主持,副院长李四龙教授评议。第48讲年3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大英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邀请台湾政治大学名誉讲座教授、著名道教史家李丰楙先生,主讲“道教在神话学中的定位问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伯夷(StephenR.Bokenkamp)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宗昱教授担任评议与对话嘉宾,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主持。第49讲年4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假座北京大学二体地下报告厅,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先生,主讲“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强昱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唐文明教授担任评议与对话嘉宾,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主持。编辑:兰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