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是苏联解体之后“中亚五斯坦”之首,无论是从面积还是国家的实力上来说其他4的国家都没办法与之相匹敌。
年的时候哈萨克斯坦的国民经济收入达到了美元,其他的4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加起来也差不多才达到这个数。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差了一截,但在中亚地区算是混得不错的了。
而哈萨克斯坦建国不足30年,与之同步起家的另外4个国家都相差甚远。
哈萨克斯坦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多亏苏联,它就是继承了苏联的大量遗产。
首先,哈萨克斯坦国内的农耕区域不多,但是国家却蕴含着大量的矿藏。
当年苏联统治期间,在哈萨克斯坦内部建立了很多的矿产开采企业,并且留下了很多矿产二次加工的机器和工厂。
哈萨克斯坦国家的主要收入就是通过卖矿实现的,这一点和海湾的那些石油富豪非常的相似。
不过卖矿并不是一个长远之计,因为矿产总有开采完的那一天。虽然哈萨克斯坦通过矿产提高了国家的收入,但毕竟这不是实际的富裕。
最简单的对比就像韩国是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但是它却通过高端科技贸易维持着国家富裕。
哈萨克斯坦则与之相反,国家的科技力量相对薄弱,但是却靠着倒卖原料赚钱,但是总有消耗尽的那一天。所以哈萨克斯坦需要及时改革,推进国家经济的重塑。
当然这也是题外话。
再者,哈萨克斯坦曾经也是苏联的航空航天中心,因此哈萨克斯坦有掌握着一定的航空气发射技术。
所以在苏联解体的时候,他凭借着这些遗产可以自身开采矿藏加工售卖,本来这批钱是需要上交到莫斯科的,但现在直接归哈萨克斯坦自由支配,因此哈萨克斯坦的整体收入也有所提高。
哈萨克斯坦拥有航天发射场以及一定的航天发射技术,所以它也可以做航空器发射这一块的生意。
因为有些国家虽然有钱,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力发射自己的卫星,租用别人的卫星又太麻烦,就比如说很多的中亚国家。
由于哈萨克斯坦国家内部的发射基础的设备都是前苏联建造的,因此它不需要投入太大的成本,只需要投入少量的经费维护即可。
所以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他们的成本低,所以价钱就低,这也就增加了它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而这也对哈萨克斯坦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最后,也有哈萨克斯坦自身的努力在里面,比如在自身努力下哈萨克斯坦国内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周边国家比较高。
知识和文化才是第一生产力,哈萨克斯坦实现了高中以下的免费教育,所以哈萨克斯坦内的文盲特别的少。
在全球的受教育水平上哈萨克斯坦排行14,如此的一个成绩甚至要在中国之上。
这也标志着哈萨克斯坦正在努力的改变社会的人才结构,促进国家的经济转型。
只不过由于高科技国家的技术垄断,哈萨克斯坦若想追赶上高科技国家的步伐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