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的悲伤海军刚成规模,海却要枯

白癜风康复病例 http://m.39.net/pf/a_5779550.html

本文约字

阅读需要

11min

提到内陆国海军,很多人想到的是蒙古海军,这个距离最近的海边也有多公里的国家,海军部队的配置怎么样呢?截至年,他们的全部家当也只有三条拖船,两门炮,一台发动机,和七名水兵。

但我们今天讲的不是蒙古海军。在中亚地区,有一个内陆国有一支正规的海军部队,更确切地说,是一支内湖部队,这个国家就是乌兹别克斯坦。这支海军部队有着大小舰艇20余艘,服役人员名,和周边内陆国家相比,乌兹别克斯坦可以称为“区域性海军强国”了。

然而近年来,这支强大的海军却面临着一个非常尴尬的处境,那就是他们所管辖的水域——咸海正日渐枯竭。那么这支海军部队究竟是怎样组建,咸海枯竭后,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几近枯竭的咸海

斯拉夫的海洋梦19世纪,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地区的布哈拉汗国被沙俄帝国征服,成为附属邦,从此俄国人成为这块土地的主宰。为了夺取出海口,沙皇俄国先后击败瑞典,土耳其,清朝夺下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海参崴等出海口。沙皇俄国从陆地走向海洋,拿下出海口,拥有了辽阔的海域,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彼得大帝首先下令成立沙俄帝国的正规海军,在-年的大北方战争中,沙俄建造了波罗的海舰队。叶卡捷琳娜一世在位时的俄土战争促使了黑海舰队的成立。此后还陆续建立了北方舰队,西伯利亚舰队和里海区舰队。黑海舰队最著名的战役——“锡诺普海战”,此役大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军舰队。里海舰队的成立使得沙俄帝国正式成为里海水域的主人,对于和乌兹别克斯坦毗邻的咸海,沙俄也曾尝试在此建立海军部队。当时间来到半个多世纪后的苏联时代,斯拉夫人的宏大愿望终于得到实现,苏联在咸海地区建立起一个特殊用途舰艇部队,作为其里海舰队的一个补充,这就是乌兹别克斯坦海军部队的前身。中亚强国的三军理想年,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主体继承者,依旧保持世界军事强国的地位。而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的核心,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国土面积虽小,但人口却达到多万,是整个中亚五国中人口最多的。基于此,乌兹别克斯坦继承了苏联大量武器装备,如导弹、装甲车、海军舰艇等,并直接继承了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两个空军团和一个防空团。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建,从而成为独联体国家里军事力量仅次于俄罗斯的存在。对于乌兹别克斯坦而言,想要成为一个军事强国,可不仅仅是拥有陆军和空军这么简单,只有实现海陆空三军全面立体,组建完整的三军作战部队,才能构成坚不可摧的作战网络。然而很可惜,尽管乌兹别克斯坦分到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却没有分到一寸出海口,自己国土内唯一的水域,就是位于头部的咸海。但这并没有阻止乌国发展海军的决心,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里海和咸海周边的内陆国家纷纷建立水上力量,更促使其加快了建设海军的步伐。乌兹别克斯坦占据一半咸海年,乌兹别克斯坦从德国和阿联酋引进了第一批战舰,但是由于士兵操作不当,战舰直接沉入海底,乌兹别克斯坦的海军梦只能就此搁浅。21世纪,事情有了转机。事件使得美国开始大力打击恐怖主义,同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时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成为最早公开支持美国行动的外国领导人之一,此后,美乌军事合作显著升温,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年,美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乌兹别克斯坦成为美国在中亚最亲密的军事合作伙伴。支持美国的卡里莫夫总统年,壮志未酬的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终究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海军梦,重新开始组建海军。与此同时,天上掉落的馅饼也砸到他们头上,美国政府需要有人帮忙管控那些出入阿富汗的毒贩和恐怖势力,花费接近万美元帮助乌兹别克斯坦购买了14艘小型巡逻艇。为了协助乌兹别克斯坦打击边境走私并加强咸海水域的管控力度,美国向乌克兰方面提供万美元设计并建造了两艘毒蛇-M级炮艇,炮艇建成后便转送给了乌兹别克斯坦。初步海军计划此外,乌兹别克斯坦从韩国、阿联酋等国购买舰艇,很快就拥有了2艘战舰、4艘扫雷舰以及其他各型舰艇,总计40余艘、作战人员超过名的强大海军阵容,涵盖了水面舰艇、岸基炮兵和海军陆战队。至此,中亚强国乌兹别克斯坦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三军理想,军事实力几乎超过了其他4个中亚国家的总和,雄踞中亚榜首。然而,天不遂人愿,好不容易组建的乌兹别克斯坦海军,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远比军费不足更令他们头疼的问题——咸海快枯竭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消失的咸海咸海,曾经是中亚第一大咸水湖,世界第四大内陆湖,面积将近7万平方千米,和我国宁夏面积相当。全盛时代的咸海有着相当发达的渔业资源,以捕捞为生的渔民超过4万人,产鱼量占整个苏联渔业生产的1/6,是苏联最为倚重的渔业生产基地。咸海内散布着多座岛屿,因此被人们称为“AralSea”,翻译过来就是岛屿之湖。咸海的湖水主要依赖临近的阿姆河和锡尔河补充,然而成也阿姆河,败也阿姆河。早在沙俄时代,俄人就梦想在中亚地区开垦荒地、扩大水浇地用来种植棉花,以解决棉花依赖进口的问题。年,有人提出用阿姆河水开发卡拉库姆沙漠东南部的设想,但是限于当时的施工条件而未能实施。卡拉库姆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年,刚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提出将咸海南部的阿姆河和北部的锡尔河改道,用来灌溉水稻、瓜类、谷子和棉花的设想。这是苏联“棉花计划”的一部分。当时的计划制订者希望棉花能成为新兴苏维埃国家的重要出口产品。以列宁命名的运河年,为发展中亚经济,修建卡拉库姆调水工程的议案又被重新提出,经大批专家实地考察、调研、论证,调水工程于年正式开工。所谓调水工程,简单来说就是人工修筑堤坝拦截注入咸海的河流,然后将淡水分流到沙漠里,这就是著名的卡拉库姆列宁运河工程,这样一来原本无法栽种的棉花和牧草得以在这片土地生长。卡拉库姆调水工程工程完工以后,成千上万的移民来到阿姆河、锡尔河以及新运河流域,开垦和灌溉了万公顷的水田和棉田,使该区域成为新的棉粮生产基地。鼎盛时期,苏联40%的稻谷,25%的蔬菜瓜果,32%的葡萄都产自于该地区。沙漠边上的人民乐园作物种植带丰收的棉花然而,过度开发很快给咸海带来了不良后果。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大量水资源在传送过程中蒸发、渗漏。而咸海蒸发量不减,淡水注入量减少,使得湖水越来越少,海岸线不断后撤。年,咸海首次分为相互隔绝的南北两部分,而南咸海在之后又分成了东西两部分。如今的咸海,水域面积较全盛时期缩小80%,北部咸海在年后恢复到多平方公里,南部咸海东边部分几近干涸,西边部分仅剩下多平方公里。即使做最乐观的估计,咸海最迟也会在年完全消失。不断缩小的咸海海军的未来咸海的消失,首先波及的是沿岸渔民,曾经有一个叫做木伊那克的小镇,因为咸海丰富的鱼类资源过上了富庶的生活。随着咸海水分的减少,含盐度逐渐上升,鱼类纷纷死亡,村民们失去了谋生的手段,弃城而逃,如今的小镇已然变成名副其实的鬼城。干涸的河床变成了船坞、渔船的坟墓和牧民牛羊栖息的家园,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别样的旅游景点。辛苦一天的渔民,也不能维持生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乌兹别克斯坦想方设法恢复咸海的生态,人类对大自然所造成的伤害终究是不可逆的。更加不幸的是,哈萨克斯坦为了拯救咸海,在南北咸海之间修筑了大坝,把锡尔河的河水全部截向北咸海,从而加速了南咸海的萎缩。也就是说,如今的咸海已经没有足够的水域容纳海军的舰艇了。俄罗斯海军基洛夫号(图文无关)有广袤的海域却没有海军,无疑是件悲哀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军舰,同时海军也建设得比较完善,但却没有海,才是真的悲伤。在现有条件下,如果乌兹别克斯坦不采取行动,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局面:他们的海军部队没有败于对手,却会败在大自然的手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sakesitana.com/htdl/6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